专栏名称: 精准医药GETG
为中国患者提供全新的、高端的、精准的基因治疗药物及其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贵阳这条路段违停现象,为何难治理?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港真超有趣 | ... ·  3 天前  
贵州日报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徐麟主持并讲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准医药GETG

暨南大学陈功团队首次在非人灵长类脑中风模型上,用基因疗法实现大脑原位神经再生

精准医药GETG  · 公众号  ·  · 2020-11-13 15:07

正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Bio生物世界”

脑中风有较强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但目前治疗方法有限。目前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主要是恢复血流供应和神经保护,但治疗窗口通常在几个小时的狭窄范围内。许多中风患者很难在发作后的数小时内到达医院接受治疗,因此可能发生大量神经元死亡和脑功能丧失。如何再生功能性新神经元是中风后恢复大脑功能的关键。

2020年11月5日,暨南大学陈功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杂志发布了题为:In vivo Neuroregeneration to Treat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NeuroD1 AAV-Based Gene Therapy in Adult Non-human Primat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在非人灵长类脑中风模型上实现脑内胶质细胞原位转化为功能性神经元,进行大脑修复。

陈功教授团队之前已经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证明单个 神经转录因子NeuroD1 在小鼠脑内过表达可以将胶质细胞原位直接转化为功能性神经元。鉴于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脑中风的临床试验都失败了,并且这项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型技术,陈功教授团队决定采取谨慎态度,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进一步验证这一新技术。

在这项研究中,陈功教授团队首先在9到21岁的成年和老年恒河猴上建立了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因为脑中风常发病于老年人口中。通过使用星形胶质细胞启动子GFAP控制神经转录因子NeuroD1在胶质细胞里的表达,陈功教授团队成功地证明了因为猴脑缺血性脑中风引起的应激性星形胶质细胞可以被高效地转化为神经元。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葛龙娇表示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NeuroD1治疗区域的神经元密度始终高于对照区域,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是在NeuroD1治疗后,有一类对脑中风损伤敏感的中间神经元受到了显著保护,并伴有神经炎症的明显下降。该结果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提示胶质细胞原位转分化技术不仅可以再生新的神经元,而且还能够保护受伤的神经元免受继发性的炎症损伤,从而防止进一步的神经元丢失。这种神经再生和神经保护的耦联作用可能对大脑修复产生深远的影响。

论文通讯作者陈功教授表示,这是一种独特的基因疗法,通过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向脑内直接递送神经转录因子NeuroD1。与经典的纠正基因突变的基因疗法不同,我们的基因疗法能够再生新的神经元,因而是一种由基因疗法介导的细胞疗法,称之为神经再生型基因疗法。

这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是世界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