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 EHJ) 作为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的旗舰期刊,长期以来一直是心血管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发表的论文代表着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11月8号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2023-2024年《欧洲心脏杂志》及其相关期刊发表的顶级论文分享大会成功进行。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对各种类型的顶级论文的深度解析展开讨论。
Editor in Chief ,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
Filippo Crea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
曹丰教授
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
刘震宇教授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
刘巍教授
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首位上台的讲者是来自Editor in Chief ,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
Filippo Crea教授
,他的演讲主题是关于“临床研究顶级论文分享”作为主持人,教授对大会组织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大会的传统和意义,强调了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多样性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分享了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顶级临床研究论文,包括中国关于臭氧污染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丹麦关于高残余胆固醇预后作用的研究,以及韩国关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十年随访研究。他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在论文准备中的应用,并强调了其必须被声明且不能用于生成结果。最后,他介绍了投稿流程和审稿时间,并鼓励观众参与明天的编辑见面会进行交流。
随后上台的讲者是来自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
Tomasz Guzik教授
,他的演讲主题是“转化研究顶级论文 ” 。论坛主要讨论了欧洲心血管研究领域顶级论文的发表情况,强调了心血管研究期刊的发表标准,包括发现性、临床实用性、可重复性、新颖性以及足够的机制探索。他通过具体例子展示了这些期刊中关于微生物群、肺动脉高压、空间微重力对心血管老化的影响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强调了多模型、多技术验证的重要性。同时,教授也提到了开放科学的重要性。
接下来上台的讲者是来自Editor in Chief of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Digital Health的
Nico Bruining教授
,他的演讲主题是有关于“数字健康领域顶级论文” 介绍了《European Journal of Digital Health》的发展情况,该期刊旨在连接临床与科技,特别关注数字健康在心血管疾病诊断、监测、患者参与和个性化健康中的应用。教授提到了该期刊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并强调了这些技术在提高诊断准确性、患者监控、研究效率、成本效益和患者参与度方面的潜力。此外还提到了该期刊的开放政策、全球读者分布和今年的影响因子,并展示了该领域内的一些优秀论文,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应变测量模型、AI算法等。最后讨论了将数字健康应用于心脏病治疗的未来趋势,并强调了数据质量和数据驱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