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迪壹时事
您好,欢迎光临迪壹时事!我们将与您一起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分享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防教育时代感;解读党的最新政策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发现新西兰  ·  突发:大S流感去世,年仅48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迪壹时事

中纪委机关报“盯”上这种工作微信群!

迪壹时事  · 公众号  ·  · 2018-10-26 00:00

正文

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 贾亮


通知……收到……汇报……


通知……收到……汇报……


这是党员干部微信、QQ工作群里常见的一幕,可当你有几十个工作群,除了浏览群里的各项通知确保不遗漏重要信息、及时回复以示自己获悉情况,每天疲于应付,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扑在工作上呢?


近日,《湖北日报》一则报道中提到,某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入群20多个,每天至少要回复5个群的信息。


“打开微信群、QQ群回复上级通知、汇报工作进度已为社区干部张群(化名)的日常工作之一。”


基于网络的通讯手段,以其迅速、便捷、可留痕等特点,大大压缩了时空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工作,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干部产生了“工具依赖症”,导致工作群出现了泛滥的趋势,原本旨在“提高效率”的工作群也逐渐成为一种负担。


更有甚者,一些工作群还成为“吹吹拍拍”的作秀场,领导随意发点感慨就能赢得点赞一片。



工作群异化了?当然不是,问题不是出在工作群身上,根本的原因还在人身上。


具体而言,是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习难改。不难发现,在一些披着新技术、新载体外衣的工作群里,工作模式仍不过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文字汇报代替实地考察”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版本。

新瓶子里装的还是旧酒,虽然换了“马甲”走的还是老路。这一点,身处那些工作群里并深受其害的人并非不知,因为很多工作群创建的初衷,仅仅是自己“图省事”,不是为工作考虑。


而当关注并参与那么多工作群的讨论成为日常工作中“不能承受之重”,当一一浏览、逐条回复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懈怠、敷衍等态度自然难以避免。


在当前科技进步的时代浪潮中,逆潮流而动、抵触排斥创新的举动无异于自缚手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