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城乡建设一PPP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政府项目信息平台 www.chnifp.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城乡建设一PPP

医院PPPvs基础设施PPP 破译六大不同点

城乡建设一PPP  · 公众号  · PPP  · 2017-06-30 11:44

正文

本文系 @中国PPP服务平台

90年代以来,公立医院PPP已经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广泛发展,包括澳大利亚、瑞典、巴西、英国等都有很多成功案例。本文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公立医院PPP的实践经验出发,和国外基础设施PPP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以助于我国公立医疗PPP模式的推广,不过,由于国内外医疗体制不同,所以推行PPP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借鉴的时候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础设施PPP相关的文献越来越全面,模型、风险、收益、合同结构和融资事项也被解读得较为深入(Brown 2007)。早在19世纪,政府就试图鼓励私人投资公共领域,通过土地补偿、长期租赁(铁路,收费高速公路)、垄断补助(河道)和持续的采购承诺(供水和电力)的方式赢利。资产和贷款的定价,收入分配,费用减免都变得更加成熟和合理,但今天的基础设施PPP模式和一个世纪前非常类似。铁路PPP成长过程中,通过更有效的管理、零成本的土地租赁利用、资源的垄断性控制,赢利空间大大增加。PPP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是因为风险和投资运作都是由私人实体承担。社会作为整体收益人,将拥有新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否则没有PPP将不复存在。基础设施PPP机制和所获得资源将不完全引入到医院和医疗保健领域。医院PPP有六大常见关键点区别于基础设施PPP。

1.政府,而不是个人,是产出的主要购买者:基础设施PPP通常是众多终端使用者付费-高速公路上的司机,火车上的乘客,接收供水和供电的工业用户和家庭用户。相比之下,典型的医院PPP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政府,通过融资租赁或科室服务的形式收费。这种方式更加简化并有局限性,同时也给医院的私人运营商的收入来源增加了风险。

2.合作伙伴关系的风险来源于政府方而非市场:医院合作伙伴关系成功的风险往往更多的归结于付款义务的长期承诺机制,而不是市场需求。正因如此,医院PPP的贷款费用通常高于基础设施的贷款费用。

3.产出的可测性:基础设施PPP可输出高度可测量的产品,无论是电力、供水、道路还是其它。但医疗服务则非常多变,却决于医疗条件、合并症和病人特征,这些都是无法观察的。

4.产出根据时间而改变:典型的医院PPP运营周期大约20-30年,享用医疗设施服务的病患的组成、收入、年龄和病症会发生改变。尤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人口和流行病都会同时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医院医疗服务构成和产出。与此不同的是,基础设施PPP产出总量的变化则相对正常化,产出的组成也是不变的。

5.技术和组织结构随时间而改变:随着法规、医保系统、技术和更好的信息的改变,医疗服务供给变化越来越快。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年门诊部和住院部所占比例都有很大变化,新技术改变了诊断和医疗方案,护理工作从医生转移给护士再到护工,每种医疗服务的住院周期也有所不同。这些改变的不可预期性,以及在项目总投资中占有较大份额,是医院PPP独一无二的特征。

6.投资资本金与运营成本的比例:全周期内,医院临床、实验室、药房和医疗服务占年运营费用的65%,辅助服务(食品、支持、计算机系统)占了17%。设备维护和建设成本摊销费不到总投资成本的1/5。对于基础设施的运营,设计、建设、融资和维护占了大部分总投资成本。这就意味着,私营企业参与医院实体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所获得的效率收益潜力低于基础设施项目。医院效率收益潜力的主体来源于提供服务。政府义务和交易成本及收益的内涵请见下表。

在医院PPP界定方面,关系到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很难提前计划得很全面。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必须不断积极磋商讨论,正因如此,合同管理才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因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所获得收益,在融资和设施合同条款中的可预见性也不如基础设施PPP。







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中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