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街道上,桂树寻常,桂花低调,时常只嗅其香,不见其花。
桂花的味道是极难复刻的,人工的香精总学不来自然的芬芳。
还好,我们能将其采撷,借这金黄的一味秋意,为这个季节添加些馥郁的甜味。
记忆是有味道的,在福州,单凭气温难以辨认季节,但漫步街边小巷,偶遇一阵甜蜜桂花香,秋的记忆便纷至沓来。
趁着秋意还未收场,一起来品尝被桂花味浸泡的福州吧。
PookiPooki cafe
,藏在
桂枝里
沿河的小小巷弄之中。
不大的店面里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咖啡豆的香气蔓延在这个甜点堆砌起来的可爱世界。
点上一杯
桂花拿铁
,静静等待花香与咖啡的醇厚交融。
△薄荷摩卡和桂花拿铁
桂花的香气不仅仅只是浮于表面,而是早就融合在了咖啡液体之中。
饮下一口,最初并不能感受到什么浓烈的味道,
但只需等待几秒,便能品味到满口馨香,桂子的香气沁人心脾。
三坊七巷
里的
Le temps patisserie 时间甜品
,则请桂花跃入了拿铁咖啡的香浓之中。
桂花拿铁
的底部是甜桂花,用牛奶将其浸泡之后,再注入咖啡液。
浓淡相宜的颜色碰撞在一起,沁润出闲适自由的好心情。
用沉厚浓郁的咖啡味润泽香甜的牛奶,将已经深潜到杯底的桂花重新激发出活力,让鼻尖也萦绕着桂花香。
桂花拿铁的口感顺滑,咖啡与牛奶自然地交融,花香的加入是锦上添花,也是令这杯饮品特别起来的秘诀。
将桂花加入咖啡,也许不是为了用它的甜蜜冲淡咖啡的苦涩,而是为了用这份来自自然的芬芳,更好地引出咖啡的醇香本味。
椿野糖水铺
坐落于
卫前街道
,暮色降临,暖黄色的灯光亮起,正是一品桂花甜的好时候。
除了加入常规的冰块外,这杯桂花酒酿冰牛奶中还有更易融化也更好入口的碎冰。
醪糟的加入让唇齿之间充满了米酒的甜糯,桂花的香气被酒酿晕染得更深更浓。
冰牛奶中,店家加入的桂花醪糟的量相当慷慨,完全无需担忧会越喝味道越淡。
喝到末尾,已经不知是因为酒萌生浅浅醉意,还是因为花香而迷醉了。
沿着
织缎巷
前行,行至
军门社区西区
,
幸日豆花
的小小店面引人驻足。
劳累了一天,任谁都想来碗甜甜软软的豆花抚慰心灵。
豆花的搭配也相当丰富,不在菜单前站上一会,怕是难以做好决定。
先不着急吃,耐心地把洒在表面的桂花搅和搅和,让接下来的每一口甜爽都有它作伴。
豆花又嫩又滑,若不是眼疾手快,怕是要从勺子中溜走。
碎冰亮晶晶,合着和豆花和桂花一起吃下,几种不同的口感在口腔中碰撞,再被香甜的滋味统领,化成沁到心底的幸福。
芋圆、桃胶、银耳、珍珠,每种配料都可口又柔滑,配上甜而不腻的桂花,对秋日甜品的需求都可以被这一碗满足。
相较于咖啡和糖水而言,桂花在面包和蛋糕之中,存在感更为明显。
走进
鼓西路
上的
云上麥集 Malt to> Mart
,以桂花为原料的面包品类很多,琳琅满目。
如果要和家人朋友分享,一袋五个的
桂花酒酿碱水球
,和分量饱满的
鸟越桂花酒酿吐司
,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想买个饭后甜点尝鲜,或是先预备下明日的早餐,则可以选择
桂花奶酪贝果
与
桂花芋泥派
。
桂花奶酪贝果的外皮韧性十足,桂花在焙烤之后,散发出更为成熟的香气,甜味被稍稍抑制。
作为内馅的奶酪是柔软的,很容易就被舌尖的温度化开,渗透到每一口进食的过程中。
经过发酵的奶香层次更加丰富,被熟制处理的桂花消除了涩味,精心烘烤的贝果散发着淡淡的麦香,每种味道都以最好的姿态登场,给味蕾带来舒适的享受。
如果买了桂花芋泥派带回家,使用之前放入烤箱复烤一下风味更佳。
层叠的酥皮被黄油隔开,在热气之中舒展,营造出酥香的口感。
芋泥包含着满满的桂花,糯糯的甘香带来厚重,桂花的甜美带来轻盈。
中平路
上的
三口面包
是一家小小的社区面包店,颇受附近居民欢迎。
芋泥桂花奶酪,将芋泥、乳酪和桂花三者糅合到了一起。
分开表皮的瞬间,饱满的内馅就挤出来,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气孔细密的抹茶面包是调和味道的功臣,微苦的滋味带来淡淡茶香,这一味草木的清新,与桂花的气质很是相配。
芋香是最先被唇齿品尝到的味道,随后是奶酪包裹着的桂花香甜,夹杂着些许微酸的味道,很好地中和了面包中略显拥挤的甜蜜。
红叶蛋糕
从未门庭若市,但从早到晚,店中的冷藏柜,好似偷偷掌握了一种魔法,让原本琳琅满目的蛋糕,渐渐了无痕迹。
想吃
桂花乌龙蛋糕
,也需紧赶慢赶,才买到仅剩的三块之一。
拿上心仪的蛋糕结账,径直走出店外,不过几步路的光景。
由于红叶蛋糕的销售模式,蛋糕在出售之前都是冷冻状态,因此,奶油并不会那么快融化,而是过上半个钟点之后,才会缓和到刚刚好的口感。
细密的桂花,和清甜的奶油一起入口,淡淡的秋意,从口腔之中开始弥散。
除开顶层较厚的一层奶油,作为主体的戚风蛋糕之间,其实并未填注太多浓厚的奶油。
宋人吕声之曾赞桂花:「独占三秋压众芳,
何夸桔绿与橙黄。」也许,桂花作为甜品也是如此,不必大张旗鼓,只静静散发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