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也尝试问过身边人,本以为答案会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颜值”、“身材”,却不曾想很多人略一沉吟,回答得郑重其事:
“我看中一个男人的认真”。
是啊,这个世界有太多浮躁。人们热衷于“暴富”,习惯了“闪婚”,看不到眼前利益,迅速收手。在这个“精明”的年代,认真专注地做一件事、长情专一地爱一个人,竟然成了一份难得。
好在有人始终怀有这份初心。
人们喜欢称肖全“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他微微一笑,简单介绍自己:“你好,我是肖全,拍照的”。
这个“拍照的”,拍的不是影楼风,也不是个人写真。他把镜头对准了最“不赚钱”的知识分子。
他的镜头下,三毛又温柔又寥落;杨丽萍褪下舞台上的神秘,揽镜自照的样子活泼动人;那时的崔健还是一脸的反叛;姜文嘴角依然有坏笑。
“我也要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拍这样的照片。”这是1990年,他无意中看到一张美国诗人庞德的照片后,萌生的想法。
这个念头产生不过10秒,此后付诸行动,竟用了他人生中最好的十年。
十年里,肖全在全国各地辗转漂泊,所有的家当只是随身一卷行李。
他常常接到朋友的电话:谁谁在哪,你拍不拍?
“拍!”肖全扛起摄影包就走。
没有路费,靠着朋友凑的1000块钱,走成都、到武汉、过长沙,至上海。
走遍五湖四海整个中国,一路颠沛,才追上了这些人最美好的样子,才记录下了那个最纯真的时代。
有人问,专注的人是什么样子。
看看肖全的眼角就知道了:一条条又深又长的细褶,像他走过的那些路。
“我是拍照的,不停眨眼,就变成这样了。”他又是微微一笑,仿佛这些辛苦,都是不足一提的过眼风尘。
人们总说,拿起锅铲的男人最帅,说的大概就是刘一帆吧。
20年的从业经历,履历里一长串地名:伦敦、印度、迪拜...工作过的地方说出来让人咋舌:多家米其林餐厅和五星级酒店。
他因为对厨艺的严苛,被称为“地狱厨神”。
只是人们不容易想到,这样的“神”级人物,也是从切一颗小小的洋葱开始的。
十几岁时入厨房,每天的内容很枯燥:洗碗、切菜、洗冰箱、切100斤洋葱。
每一片洋葱的的厚度都是1毫米,每一块洋葱丁的长度和厚度都是2毫米。
日复一日,把自己泡在油烟里,下的是苦功夫。
很多年后,他早已成为名厨,做客美食类节目。作为评审,刘一帆亲自示范了切洋葱:去头、去尾、剥去外皮,顺着洋葱纹路一刀一刀切下来,但不要切断。然后横切两刀,再纵向切成小丁。
嘉宾看得目瞪口呆,却不知道,这就是他坚持的结果。
做的菜无数次被老师称为垃圾,最后只能倒掉。
做西餐时,要忍受老外大厨的质疑,他暗自发狠:“我就不相信,一个华人做不出最好的西餐”。
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中间没有同事之间的嘻嘻哈哈,只有锅铲碰撞的声音和满头大汗。
10年前的除夕夜,刘一帆一个人在伦敦。
凌晨两点下班回家,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到郊区没有人烟的暂住地。瑟瑟寒风中,他一遍一遍告诉自己:坚持,只要坚持,世界就能看到你。
耀眼夺目,不过是咬牙坚持的另一个名字。
酒中见君子,也见匠人。
在水井坊600余年历史的古窖池旁,静静站着一个人。他是林东,一位酿艺大师。
大师这两个字,如今能当得起的,不多了。林东是一个。
他是那种真正“沉醉”的人。
为了从老前辈那里得到经验,每天林东都会开车接送自己的师傅。车里,师傅讲一段,他就背一段。理解之后,再加上自己的想法,讲给师傅听。
这种口授心传,和这种“程门立雪”的执着,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为了更快更准的鉴别酒体,他常常加大训练难度:放弃了传统的郁金香杯,换成了敞口杯,因为这种杯型香气散发更快,区别酒液难度更高;
为了研究酿酒工艺,他在窖池边一待十几个小时:有事找林东很容易,去窖池边,往往能看到他的身影。
家人笑他“泡”在酒里了,他只是由衷喜欢。
“匠心,说白了就是精益求精。因为不可能酿制绝对完美的酒体,但是酿酒人不断追求,终身努力,期望能朝着这个目标靠近。”
不止酿酒大师林东,在水井坊,每一位酿酒师,都在用心酿造。
因为在传承600余年工艺的水井坊,匠心已经渗入血脉,成为一代代水井坊人所秉承的良心。
新年心味。新的一年,一切都在更新,唯一不变的,是水井坊传承600余年,对品质的精益求精。
认真专注地做一件事,特别难得。一旦遇到,应该珍惜。所以水井坊邀请了肖全、刘一帆和林东,三个无比认真的人,三个专注的灵魂拍摄了一个匠心视频。
我们总是说匠心难得,其实不难。
它不过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心意。它不难寻找,就在我们身边。
新的一年,别让匠心只停留在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把匠心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吧。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