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太多啦,而且,还是每周六由一位大牛讲师花上三个小时来深度解读一个专题。
对于童鞋们来说,要找到一堂适合自己的好课,并将各堂好课内容提炼,提纲挈领地为企业实操做指导,信息量可能稍稍有点大~
于是,混沌君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荐课形式,帮助诸位童鞋了解好课,用好好课,提供一点额外的小小帮助。
荐课这个栏目,就是这样诞生哒~
今天的荐课专题,是围绕着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这对相爱相杀的职场同事介绍的。产品开发早期,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分工协作很容易出问题,究竟该怎么办呢?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用错人。
而优秀的人,通常有三个特点:
Tip1:敏感度高。
与天分有关,有的人一眼就看出有问题,而有的人却很难觉察。
这一点,在面试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判断。让一个人做他不擅长的事情,只能带来双方的痛苦和时间浪费。
Tip2:容忍度低。
容忍度高的人,其实是做不了好产品的。因为他很难把别人逼到角落里还坚持自己的主张。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更是。对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是有创造力。而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所有创造力强的人都是自我中心的人,很难照顾别人的感受。
这种自我将造就对产品的敏感和决不妥协的态度,以及推倒一切的创造力。所以我们看到乔布斯其实就是一个绝对自我的人。
Tip3:主动优化。
一个人发现了问题,是在不停抱怨还是主动优化?这取决于你和他的沟通和鼓励。
我家很乱,我请了一个阿姨来打扫。
她第一次来,肯定要不停地和我沟通,哪些可以扔哪些不能动。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你不用多说,她也可以自动优化了。
所以我们在搭建团队的时候,
这是我们搭建一个好的创业团队的关键。
>>>阅读笔记《洞察产品经理》
Step1:两个数字:
NO.1:平均一个产品经理有多少个工程师?
谷歌的比例是8:1——8个工程师有1个产品经理,基本上每天或每周都有新东西推出。
Facebook的比例是20:1——在有200个工程师的时候,只有不到10个产品经理。所以,Facebook很多项目是没有产品经理的,由工程师自己解决。
很多情况下,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同时管理很多产品。好处是各个产品之间相互协同,坏处当然是他很忙。
最好的产品就是要50个产品看上去像是一个人做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假设你招了50个产品经理,每个人都有想法,那么,一个产品看上去像是50个人做的。
NO2.:资深工程师和初级工程师的比例是多少?
资深工程师很有经验,看过很多东西。但是他的创新的能力就因此下降了:他看的东西是过去的,他想未来的东西就比较少。
所以,一个资深工程师应该多带几个初级工程师,互相学习互相融合。
Step2:优化工具与流程
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问题。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快速增长的公司,会遇到事情太多,人忙不过来的情况。在国内,因为人工成本比较低,大家的解决方法就是疯狂地招人;而不是思考如何优化工具,或者优化流程。
我们鼓励最优秀的工程师来做工具。特别是在Facebook、Twitter,我们鼓励大家不一定都要去做产品,而是先去优化公司的工具,想办法提高公司的效率。
Step3:让工程师去创造新的东西
在公司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工程师多做决定,给他一个锻炼的过程。这里谈到的是代码管理和维护方式。
大部分公司的一般做法是,把每个系统单独承包给一个组或者一个人,形成各自独立的专家团队。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新人想做改动,就必须要说服很多专家,增加了改动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Facebook是怎么做的呢?
Tip1:大胆放权,大家轮岗。
任何人都能成为任何系统的专家,每个人都能提供新的框架和方法。这样就能产生更多的全站式的工程师。以前改动一个产品需要叫10个系统的人过来做,现在不需要,只要5个全站式工程师就能全改了,然后产品就很快推出去了。
Tip2:高度透明。
我们在Twitter发明了一个Twitter大学,上面有公司内部的在线选课系统。公司内部上千工程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拿出来分享给他人。如果员工可以不断地学到东西,他就不会离开。
>>>阅读笔记《比起产品,工具和流程优化更重要》
产品开发早期,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分工协作很容易出问题。
工程师最喜欢问:你有数据吗?
产品经理一听这话很崩溃:产品都还没做呢,确实没数据。
两者之间应该怎么协作?
工程师应该从扩展性出发,进行前瞻性提问,而非静态关注单个项目成功率。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提问呢?比如,
我们到底围绕什么样的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需求痛点?
我们跟竞争对手是有一定差异化,还是和它同质?
我今年希望达成一个什么样的进度?
而产品经理,则要考虑及时反馈对规模和用量的判断,让工程师给你跑数据,以技术和运维掌握全局判断。
为什么呢?用户规模的改变所带来的变化,是环境改变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
很多人认为,环境改变就是竞争对手改变。实际上用户规模除了可以改变竞争对手,对你自身平台所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这对社交性产品尤其明显。
它基本上不是被环境打败的,而是被自己的规模影响的。
豆瓣早期是“小而美”的地方,用户都是高质量的文艺青年,主要围绕读书产生的,后来扩展到音乐、电影等。在这些领域又衍生出来一些小组,这些小组的话题变成兴趣社交,成为更大的一个敞口。
但是,如果豆瓣不去分析规模所带来的变化,只求扩大规模,对产品就会有影响。
2010年,豆瓣和腾讯合作,从QQ导入很多用户,规模一下子变得很大。但是,这部分用户跟之前的用户不一样了:他们最喜欢讨论的是情感问题。
情感绝对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永远没有正确答案——“我爱上一个天蝎座,我该怎么办”,这种问题是永无止境的,别人问过你也会问。
导入乱七八糟的用户以后,豆瓣产品发生质变。
这时候要提醒工程师注意这个问题:考虑用一些手段制约和约束用户行为。
从技术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Tip1:工程师,应该对用户ID、活动轨迹、行为模式都要去约束和监控,找出异常用户。
Tip2:产品经理,不应该给技术定义的太死,要开放地让技术找解决的方案。
Tip3:最后双方再坐在一起去商量,每个手段对系统的提升一级代价和误伤是什么?
Tip4:这些都弄清楚后再上线实践,检验是否和当初想象的一样。
通过这样迭代,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就能形成很好的默契,失败几率变的越来越低。
>>>阅读笔记《现在还是不是做产品的最好时代》
*本文由徐克臻根据混沌研习社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直接在下方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亦可入社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