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phell
www.chiphell.com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市场监管  ·  事关无理由退货!5月1日起正式实施! ·  昨天  
西藏市场监管  ·  事关无理由退货!5月1日起正式实施! ·  昨天  
西藏发布  ·  西藏跨省异地就医人员注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phell

[照片] 角落里的中国:浙江遂昌三村

Chiphell  · 公众号  ·  · 2024-11-14 14:00

正文

CHH ID:yixians

三个浙南大山里的小山村。
角落里的中国故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丽水大山里的一个小村有了正式的行政户籍:保义乡十九都。
一代一代,绵延至今,现在山村的正式名称是: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蔡源乡。







实际上,我知道这个村子也是偶然。

那天和几个茶友聊天,说起浙茶产地,有茶友提起了遂昌的龙井,进而提起了那里的村落民情田园山水。
于是勾起了好奇。
好在离苏州不算远,驱车才七、八个小时,那天晚上18点出发,第二天1.30就到了。
下了车,背包借着手电的微光走在山道上,天上是漫天的星斗,远处是大山的轮廓、身边是哗哗的水声。

起得很早,吃了块糍粑出门,才注意到小村是个很不错的地方,有翠竹婆娑,有鸡犬相闻,有林泉雅致,有石瘦花黄。



豆腐坊的大嫂

大嫂是我见到的第一个老乡,别人家的大门还没开,豆腐坊就忙碌了好一阵了。大嫂说黄豆就是村田里自产,没有一点豆腥味的,特别好吃,不够卖。
我很想尝尝这地里自产黄豆做出的豆浆是啥滋味,看人家正忙,没好意思开口。



阳光懒懒的照着,大黄狗懒懒的睡着,门前的两口子在懒懒的剥着豆角。
墙上,还挂着竹器手艺的牌匾。
聊了两句,说现在村里本来就没多少人,又不做农活了,因此,以前的手艺基本用不上了。





村里的房子大多还是土坯,一般是上下两层。
说实在的,雨洗风磨,老房子都显出了颓唐,墙壁裂开个大缝,实在有些不安心。







小村的建筑,多是石头+黄土夯筑建筑,雨洗风磨,岁月悄然的侵蚀着一切。







大嫂在晾晒的,是山上采的油茶果。
油茶是个好东西,有人收购去榨油,果壳就被老乡们做了下田的肥。
这一担子竹筐的油茶果,实在不轻,足有百多十斤,我担在肩头摇摇晃晃了几步,肩膀被压得生疼。
大嫂要挑着担子从家里来往三次。



木桶里,是刚刚出来的蕃薯粉。
这里是山区,可适宜耕种的土地并不多,因此,毛竹、茶叶是这里的大宗。
不过我还是推荐,有机会到遂昌的话,一定得尝尝这的红薯,特别是红薯干。
别的地方的红薯干,对牙齿实在是个挑战,而这的红薯干,又软又糯,只甜到心里。







老人手里拿着下地的农具,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这里的方言,有点类似闽南话和温州方言,实在难听懂。
是杆秤吗?没有准星。



大柯村口,高高的百年大樟树,下面,就是小小的家。







大柯的村子,大多是黄土夯筑的土楼,上下两层。
西风残照落日余晖,残存的百十所老宅被夕阳染上了金黄,和一碧如洗的蓝天组成个完美的视觉效果。

毛大哥是村里的治保主任,拿着柴刀刚下山,看见一个陌生人在村里探头探脑,赶快过来看看。
相视一笑。





醇厚的秋天,就藏在这竹匾里。














遂昌,独山古村。
村子很小,鹅卵石铺成的古道从村里穿过。
明代的古道,就那么现实地在我们脚下延伸,昔日的古居、街道、石牌坊、祠堂、书院、寨门、水井等依旧在,依然鲜活。
历史在这里难得的没有褪色。



大嫂正忙着打糍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