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开始前,不妨播放一下上面这首歌曲,第一句歌词是「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猜一猜这句歌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究竟是「需要」还是「不需要」education呢?答案在文末揭晓。
---
知乎上有个朋友最近在看英文小说《
坟场之书
》时遇到了一个这样一个句子:
They had
not
, in life and in death, been married for over two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for
nothing
.
由于有两个否定词,构成了一个双重否定句,他看不懂这个句子。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其实,学校的教给我们理解「双重否定」的方法是极其死板的,苛刻地说,其实是错误片面的。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99%的人都是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
我最近刚好在读一本奇书,Paul Fussell的《格调》,这是一本描述美国社会等级的书。而语言本身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社会阶层,譬如只有贫民阶层才会说类似「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这样包含多个否定词的话,而在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中是完全听不到这类的语言表达的。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将这类话翻译为「双重否定」,这其实很不准确,因为这和我们英语学习者通常所说的「双重否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先来回到原来的句子:
They had
not
, in life and in death, been married for over two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for
nothing
.
这句话包含两个否定词,not 和 nothing,构成了一个「双重否定」结构,英语叫做 double negatives。
double negatives应该怎么理解呢?
非常简单,和数学中的「负负得正」原则一样,句子的意思变为肯定。
遵循这个原则,这个句子就变为一个肯定的意思:
他们的婚姻在阴阳二界维系了250年,一定是有原因的。
再举几个例子,左右两句话的意思是相等的:
He is
not
unattractive
. -----> 他很有魅力(He is attractive)。
I
can't
make friends with
nobody
. ----> 我可以和有些人交朋友(I can make friends with somebody)。
其实中文里也有双重否定,例如我们常常说「没有人不认识他」,「没有人」和「不认识」是两个否定词,在意思上就变成了一个肯定的意思,即「所有人都认识他」。对应的英文是「Nobody doesn't know him」,意思为「Everyone knows him」。两种语言都遵循「负负得正」的原则。
虽然意思上遵循「负负得正」的原则,但是double negatives在标准英语里被认为是不正确的用法,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语法错误(grammatically incorrect)的。所以,在正式场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当然,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为了修辞效果而有意使用双重否定。
除了以上我们常指的double negatives,英语中还有另一种所谓的「双重否定」,叫做negative concord,这就是《格调》中提到的「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
和double negatives不同的是,negative concord并不遵循「负负得正」的原则,句子依然保持否定意义,并且否定语气反而增强。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很不满意」,标准英语的正确说法是「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或者「I can get no satisfaction」。
由于和中文相反,这种通过「双重否定」加强「否定意义」的用法令人非常难以理解。其实不然,在某些语言中,否定意义只能通过「双重否定」来表达,否则反而被认为是错误的,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