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罗话指数投资
专注指数基金投资,分享定投和指数投资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一年出售90亿杯!“雪王”即将上市! ·  18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大涨120%!限购! ·  昨天  
老罗话指数投资  ·  2025年2月19日A股主要指数估值表 ·  2 天前  
老罗话指数投资  ·  当AI遇见创新药:一场重塑未来的投资叙事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近200亿元!化工巨头,放大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罗话指数投资

当AI遇见创新药:一场重塑未来的投资叙事

老罗话指数投资  · 公众号  · 基金  · 2025-02-20 00:26

正文

某个清晨,你正通过智能手表监测心率,而某个遥远的实验室里,AI系统仅用几分钟便筛选出了一种潜在抗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这样的场景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科幻片。
AI与生物医药的碰撞,或许正以颠覆性的姿态改写人类对抗疾病的剧本。 港股创新药板块,正是让科幻片走入现实的助推之一。


图片


一、创新药


关乎人类存亡的“科技竞速”

AI重塑各行各业的背景下,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创新药领域?


医药行业的本质是“向死而生”。 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高达26亿美元,耗时十年,失败率超过90%。 而当创新药遇上AI,这一困境或有可能被破解。 若将新药研发比作“大海捞针”,AI便是“磁铁”。

传统模式下,科学家需手动筛选数万种化合物;而AI通过深度学习,可预测分子性质、模拟药物与靶点结合效果, 有效加速药物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据麦肯锡分析,生成式AI在制药行业的不同环节中,预计每年可以产生约 600亿到1100亿美元 的价值。

图片

资料来源:麦肯锡

基长这两天还读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和大家分享: 诺奖得主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布一项重磅研究,通过结合多种AI算法,成功从头设计了具有高效催化活性和新型折叠结构的丝氨酸水解酶,达成里程碑式突破。
而从投资视角来看,创新药面向的是星辰大海—— 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需求,从不会消退。
让我们将目光放得再长远些,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叠加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健康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药市场称得上 “长坡厚雪”
据咨询公司沙利文分析,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到了 1.47万亿美元 ,预计到2026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 1.77万亿美元 2.07万亿美元

面向全球市场的巨大需求,出海或是国产创新药主线, 中国创新药出海之路可谓是多种模式并驾齐驱。其中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和数量逐年上升,同时首付款总额也呈上涨趋势。
图片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
从供给端来看,中国药企正努力从“仿制跟随”转向“原创领跑”。根据历年NMPA年度药品审评报告,1类新药IND品种数量自2017年以来逐年上升,2023年为 1241个 ,同比增长 31.7% ,为近5年新高 (小科普:1类新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通常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研发、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或生物活性的药物)
中国药企注册性临床开展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数量于2023年超过美国。 在创新药研发这一领域,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或正在逐步兑现, 规模宏大的工程师群体和完备的科研体系,为研发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图片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

此外,政策端也有发力。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临床价值导向的审评规则,倒逼企业告别低效仿制,转向真正的创新。在1月17日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透露“ 集采省下来的钱80%将用于创新药, 充分发挥了减负担、腾空间、促改革的动能转换作用,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一切,都为创新药板块注入了扎实的产业逻辑。


图片


二、港股


全球创新药企的“离岸实验室”

那么,为什么是港股?


从数据上看,恒生指数早已跨过 20000点关口 ,自2024年以来涨幅达 32.67%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7日,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从长期来看,港股市场有望在宏观经济复苏、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的推动下延续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态势。 (备注:关于港股,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基长本周发布的 《2025年港股投资指南:从“过山车”到“摩天轮”,如何抓住下一站机遇?》

对于医药板块来说,香港市场是一座横跨东方与西方的桥梁, 既承载着中国内地医药企业的创新野心,又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瞩目 。自2018年港交所推行18A规则以来,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被允许在此上市融资。
就像我们此前说过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在产品上市前往往较难盈利。 18A政策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在港股上市融资的渠道, 帮助它们获得资金以支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根据Nature统计,2024年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有所回暖,预计全球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有望 增长40% 。在降息周期的大背景下,港股流动性有望得以修复, 为创新药板块注入活水
图片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Nature

图片


三、港股创新药指数


投资未来的抓手

说清楚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关注创新药、为什么可以期待港股之后,具体要怎么投?


基长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投资未来的抓手: 港股创新药指数(931787.CSI) 。它在香港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以反映香港市场创新药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开年以来该指数已经“吸金”超25亿, 目前指数挂钩的基金产品规模合计超百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月17日,指数挂钩产品的规模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指数所选公司业务覆盖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全链条,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近70% ,如同攥紧的拳头,精准击向医疗行业最前沿。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一年出售90亿杯!“雪王”即将上市!
18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大涨120%!限购!
昨天
老罗话指数投资  ·  2025年2月19日A股主要指数估值表
2 天前
老罗话指数投资  ·  当AI遇见创新药:一场重塑未来的投资叙事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近200亿元!化工巨头,放大招
3 天前
商界  ·  认知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
8 年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最渣的父母,永远在“为了孩子”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