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邮阅读
中邮阅读网集期刊、图书、有声阅读、数字订阅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由中国邮政主办, 是中国邮政旗下唯一的数字媒体发行平台。唯一官方网站http://www.183read.com/。爱生活,爱阅读,一切尽在中邮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陈平原、徐平利:所有的大学都很忙,我们需要重 ... ·  23 小时前  
凤凰网读书  ·  AI都能提供情绪价值了,为什么我还是孤独 ·  昨天  
十点读书  ·  元宵,愿愿成真,圆圆如意 ·  昨天  
十点读书  ·  寒假低成本带孩子见世面的5种方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邮阅读

不想被抛弃,你必须有这种能力

中邮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14 17:37

正文

点击上方 “中邮阅读” 可以订阅哦!



文/李月亮


01


我在餐馆等人,旁边有个女人也在等。


她一直打电话给她老公指路,开始还耐心,越指越狂躁,最后爆了:我让你学着用GPS,你非不用,就是接受不了新事物!都什么年代了,活得跟野人一样!


最后这句把我逗乐了。同时窃喜:还好我不是野人。


但也没喜悦几天。


上周我去健身馆,瑜伽教练问我怎么好久没来,我说忙。


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实情况是,我们家离健身馆大约两公里,这个距离,走路太长,打车太短,我每次都为了怎么去煞费苦心,为了不费这个心,就索性不去了。


这理由太不过硬,我有点说不出口,只是在课后跟教练说准备买辆自行车,来去方便。


她说你可以骑小红车啊。


小红车?


就是共享自行车啊,满大街都是,扫码就能骑,一次五毛钱。

第二天我试了一次,果然方便。


而且留意了才发现,真是满大街都是啊。


原来我虽不是野人,但也算不上新时代的新青年。


02


我其实是个守旧的人。说白了,是懒,懒得费心去研究新事物,于是也就接受无能。


但现在越来越觉得,有些新东西,真的是好,真的能为我们节省时间,减少麻烦,提高生活品质。


所以,就算慢半拍,我也强迫自己去跟上时代的节奏。


  • 以前我出门,钱包、手机、钥匙是必带的三样。现在家里是密码锁,买东西都是手机支付,所以,出门只要拎着手机就一切OK。


  • 以前我抽屉里一堆快餐店卡片,现在它们统统没用了,要订餐,用外卖软件就好。


  • 以前想听耶鲁哈佛的课程,得翻天覆地找,现在网上有无数名校公开课,随时看,免费。


  • 以前出门打车,常常等半小时打不到,现在直接网上约车,他会比男票更准时地等在我家楼下。


  • ……


无数新事物,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科技对我们生活的改变超乎想象。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去年和今年不一样,甚至昨天和今天都不一样。


03


前几天有个挺黑色幽默的新闻。


一个小学文化的色鬼,闯进一个单身美女家里,图谋不轨,巧的是,美女正跟朋友视频聊天,朋友在视频里听到美女呼救,大声呵斥,但色鬼根本不知视频聊天为何物,继续施暴。朋友见呵斥无效,报了警,自己也赶过来。色鬼还未得逞,警察已到,抓了个正着。


——没文化多可怕。


当然,我们学习新事物,不是为了更稳妥地干坏事。利用它们做正经事,才是真格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原著小说曾被称为“最不可影像化的故事”。因为它讲的是一个少年与老虎在一条船上227天的海上漂流。“不要碰动物和水”,这是好莱坞的箴言,何况这只动物还是老虎,还要跟一个少年长期待在一条船上。但李安借由科技手段,打造了一只以假乱真的数码老虎,并呈现出了美轮美奂的震撼风景。可以说,是新科技催生了这部零差评电影。


李嘉诚常常讲,虽已近90岁高龄,但他对新技术的了解,并不逊于年轻人。他以前看新闻喜欢纸质版,iPad出来后,就只看电子版了。他的下属说:“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喜欢尝试新事物,越穷的人越留恋旧东西。


这话不无道理。


04


有个开服装店的妹妹,从淘宝一兴起,就意识到形势变了,迅速开了网店,找人设计页面、四处广告宣传,网店越做越大,把自己的实体店都带得红火多了。现在她已经成了认证大V,正在筹划搞VR体验、视频直播。


她也有了自己的小团队,她说招人时,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对方要懂新事物,这样的人能给团队带来新鲜血液,创造无限价值。


最好玩的是,妹妹把她老妈也培养成了科技达人。我有次去店里,看到阿姨正拿着iPad给顾客介绍一件大衣——“你看这是网购客人的评价,全是五分好评。”“别的店也有这款,都比我家贵。”她嗖嗖地刷着页面,看得我眼花缭乱。


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


不久前有个朋友的姑姑找他借钱,朋友在外地,把一万块转账给我,托我给。我说你直接转账给姑姑不好吗?他说不行,她搞不懂这些,必须要当面拿钱。


我约了那位姑姑一起去银行,取了钱给她。她挺开心,说:这多好,拿到手里钱就是钱,转什么卡,不把握。


我说转到银行卡里,钱也是钱,也把握。她摇头:不行不行,还是这样好。


这位姑姑和妹妹的老妈,年纪相仿,外表看起来也无甚差别,但显然,她们已经是两个时代的人了。


如果我们不跟上世界的节奏,可能最终就会变成姑姑这样的人。


05


其实人掉队,不是一下子掉下来的,无非是别人看电视时你坚持听广播,别人用电子邮件时你坚持写信,别人用社交软件时你坚持打电话,别人网购火车票时你坚持去火车站排队……


最后量变转为质变,你落伍了。


“我现在这样就挺好,别跟我介绍这个那个的,我懒得学。”这可能是很多人拒绝新事物时的心态。


心理学说,人有路径依赖:一旦做了某种选择,就会习惯性地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轻易不肯回头,这种心理限制了人接受新东西的能力,让人变得保守、固执、狭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