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女性ACS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比例较高,建议临床中结合女性ACS患者的特点选择合理干预措施。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在CCA-ACC 2017期间,从性别对ACS患者评估和管理方面的影响展开了深入探讨。
男性vs.女性心血管疾病发作信号差异
男性心血管疾病发作信号主要包括出冷汗或反胃,胸闷或胸痛,呼吸急促,单臂或双臂、背部、颈部、下颚或胃部疼痛;女性心血管疾病发作信号主要包括眩晕,上背部受压,胸闷,呼吸急促,单臂或双臂、背部、颈部、下颚或胃部疼痛,晕厥或极度疲劳。胸痛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重要危险信号,女性发生胸痛看似比例相对较低,是因为部分女性患者胸痛发作时误以为只是流感症状。
性别差异对ACS患者的影响
2016年发表于
NAT REV CARDIOL
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患者1年期死亡率、30天死亡率、院内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女性常见风险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发生率均高于男性,且女性在生活方面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与男性有明显区别。除此之外,女性还存在与性别有关的风险因素,比如怀孕和绝经期。
女性ACS患者病理生理机制
女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更高,且可能影响整个动脉系统。因此,女性ACS患者阻塞性病变比例较高。女性患者发生血管痉挛、非动脉粥状硬化冠状动脉分层、冠脉微循环受损以及血栓频率均高于男性。女性死于AMI的患者中斑块腐蚀发生率为44%,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关临床研究
CRUSADE研究从400个医院入组39370例NSTE ACS患者,其中37.3%为女性,女性患者过量使用GPⅡb/Ⅲa抑制剂比例更高,46.4% vs. 17.2%(
P
<0.0001);处理的患者中,女性出血比例显著高于男性,15.8% vs. 7.3%(
P
<0.0001);未处理的患者中,女性出血比例显著高于男性,8.5% vs. 5.4%(
P
<0.0001)。
新英格兰北部PCI注册数据显示,女性患者介入出血并发症风险明显高于男性(图3)。早期(≤46岁)停经的女性预后更差,且CAD风险因素以及出现严重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上升。随访18个月结果显示,早期停经女性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7.8% vs. 5.3%,
P
=0.003)以及MACEs(11.3% vs. 9.0%,
P
=0.007)发生率均较高。校正后,18个月独立风险因素MACEs和TLR分别为
HR
1.54;95%
CI
1.18-2.00以及
HR
1.61;95%
CI
1.21-2.13。
新英格兰北部PCI注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