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Evrysdi
Evrysdi是一种口服小分子药物,其通过选择性与SMN2基因前mRNA中的2个剪接调控位点结合,增强U1 snRNP的识别能力,同样改变剪切,从而增加全长SMN mRNA和蛋白水平。
该药为液体状态,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每日1次,是首个可在家使用的SMA疗法。2020年8月,Evrysdi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21年3月及6月分别获得EMA及NMPA批准上市,中文名艾满欣。
不同于Spinraza需要通过鞘内注射给药,口服使得Evrysdi的患者依从性大幅提升。同时,Evrysdi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在全身组织中广泛分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
在美国市场,Evrysdi的定价为11700美元每60mg/瓶,年治疗费用在14万至34万美元之间,是治疗费用最低的SMA药物。在上市后的首个完整年度,Evrysdi全球销售额就超过 6.5 亿美元;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6.46 亿美元,同比增长34.6%;2024年上半年继续延续增长态势,达到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3)Zolgensma
Zolgensma是SMN1基因替代治疗药物,通过自我互补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9载体,将1个或多个SMN1基因拷贝传递到运动神经元的细胞核,使外源性基因在宿主细胞内持续表达目的蛋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优势在于仅需单次静脉注射,即可让患者获得终身临床疗效,且不整合至宿主基因组,安全性较高。
临床III期STR1VE试验结果显示:1型SMA患儿在出现症状后接受治疗,91%的患儿存活且不需要呼吸辅助,64%的患儿可以独立坐至少30秒,显示出强大的治疗效果。
2019年5月,Zolgensma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随后在全球超过51个国家获批,中国也于2022年开始相关临床试验,但尚未获批。
Zolgensma上市后定价高达每针212.5万美元,堪称全球最贵的药物。2019年上市后,7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3.61 亿美元,2022年销售额达到13.7 亿美元,2023年下降至12.14 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达 6.44 亿美元,同比增长6%。
综合来看,目前上市的三款SMA药物各有优势,且都已成为年营收额突破十亿美元的大药。
渤健的 Spinraza作为首款精准靶向药,开创了SMA治疗的新纪元,积累的治疗病例最多;诺华的Zolgensma通过单次静脉注射,实现终身临床疗效,为患者带来长期治疗的可能;罗氏的Evrysdi凭借其口服给药的便利性、较高的药物可及性以及相对较低的价格,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后来居上,成为SMA治疗主流的药物之一。
不过,这三款药物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Spinraza无法穿过血脑屏障,必须通过鞘内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Evrysdi疗效受到患者年龄和SMA类型的影响;Zolgensma高昂成本和潜在的免疫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研发价格更为亲民、疗效更优的新药,或是探索科学有效的组合疗法,成为各大药企的主要攻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