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的《新闻联播》出现了一幕罕见画面。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正与代表们热情握手,看到93岁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82岁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习总书记一把挪开了前排的凳子,邀请他们坐到自己身边。
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习近平、王沪宁等会见与会代表。这是习近平邀请黄旭华、黄大发代表坐在自己身边合影。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这两天,习近平总书记“挪椅子,扶老人,坐身边”的一连串动作持续刷屏,让网友们直呼“太帅了”。
透过镜头,人们看到了尊长敬贤的情怀,也看到了以黄旭华、黄大发为代表的全国道德模范风采。这不是简单的“你请我让”,而是一种直击人心的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从哪来?平凡人做不凡事,用个人行动诠释时代价值。就像科学家黄旭华,“蒸发”30年,用算盘算出关键数据,研制出我国核潜艇的核心技术,93岁高龄的他依旧照常工作;像黄大发,36年只干一件事,为让全村人喝上水而绝壁凿渠,一条渠改变一方水土,也改变一地历史。这种精神叫作黄旭华,也叫作黄大发,让人充满希望、充满信仰。
从算盘的声响中,我们能听到一个科学家孜孜以求,为了科技强国的远大梦想;从凿头的挥动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老党员追求理想,为群众谋幸福的不凡实践。那么,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让座”中能看出什么呢?
这一让,既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精神品质的高歌;既是对贤者的谦和,也是对精神模范的感佩。
之于黄旭华、黄大发,之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让座”,网友们感受最深的恐怕也是一种精神力量——让出的座,何尝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垂范表率的精神高地?
没错,精神力量是可以传递的。你看,黄旭华和黄大发不正是因为一种从理想到行动、从信念到现实的精神魅力而感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吗?你看,习近平总书记扶着两位老人坐下的举动,不也感动了万千人吗?或许你此前不认识谁是黄旭华、谁是黄大发,更不知道他们的事迹,也许就从此刻开始,一种特殊的精神感召正在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启发人、熏陶人、引领人。精神模范的价值当如此,精神力量的气质应如是。
伟大还是平庸,个人可以选择,群体可以改变。
而如何成就伟大、如何超越平庸,不仅要靠部分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托举。面对奉献,有些人会觉得是个人的事,即便感动也只是一时的眼泪;面对榜样,有些人会觉得遥不可及,就算心向往之也是“言胜于行”;面对伟大,很多人会觉得难以触及,纵使在前方矗立着高尚也只是路过而已……
现实是复杂的,但不能改变对高尚与善美的不懈追求。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对于建设精神文明、对于追赶道德模范、对于善待凡人善举,从来都无须犹豫、无须徘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超越物质生活,中国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突出,这就是我们的新时代,是需要精神滋养的新时代。只有人人都向黄旭华、黄大发等道德模范学习,只有人人效仿习近平总书记的“让座举动”,丰富物质生活、提升精神文明才会“双丰收”,人们的美好生活也更可期。
相关阅读:新闻联播这一幕刷屏了 网友:这个动作太帅!
17日晚的《新闻联播》出现了一幕罕见画面。
在播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新闻时,坐在总书记身边的一位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位老人,今年九十多岁了。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的他,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当时,习总书记正与代表们热情握手。
看到93岁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82岁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习总书记一把挪开了前排的凳子。
邀请他们坐到自己身边。
两位老人执意推辞,习总书记一再邀请。
最后,两位老人在习总书记身边坐下。总书记对两位老模范如此关心和尊重,全场人都十分感动,大家长时间热烈鼓掌。随后,习近平等同代表们合影留念。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17日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参加大会的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和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向全体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作出表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王沪宁参加会见并出席表彰大会。
17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暖意融融,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精神饱满、笑容洋溢。
9时30分,习近平等来到这里,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习近平等高兴地同代表们热情握手,亲切交谈,代表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
看到93岁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82岁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习近平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
两人执意推辞,总书记一再邀请,最后两人在总书记身边坐下。总书记对两位老模范如此关心和尊重,全场人都十分感动,大家长时间热烈鼓掌。随后,习近平等同代表们合影留念。
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习近平、王沪宁等会见与会代表。这是习近平邀请黄旭华、黄大发代表坐在自己身边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王沪宁在表彰大会上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体与会同志,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同志们的殷切关怀。5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新时代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重中之重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各项工作改进创新,激励人们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丁薛祥参加会见,刘延东参加会见并在会上宣读表彰决定,黄坤明参加会见并主持表彰大会。
大会为受表彰代表颁奖。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代表,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代表,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白发苍苍的老人是黄旭华院士,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核潜艇之父”。在当时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他“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
尽管已是93岁高龄,黄旭华院士仍旧每天都会到办公室工作一上午。他说,自己要做年轻人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必要时出个点子。什么时候退休不知道,身体还可以干几年。
此外,他还经常到校园、到科研院所做讲座。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大心愿,就是我们的国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从“跟随者”变成“领跑者”。
另一位是绝壁凿水渠的村支书黄大发。来自黔北山区的他,用36年的时间干了一件大事:修水渠,让全村人喝上水。
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终于竣工了,这条“生命渠”结束了当地“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
”
的历史。因为修渠的主要发起人是老支书黄大发,这条人工“
天渠
” 被群众亲切地称为“
大发渠
”。
(综合“人民网” ID:people_rmw、“新华视点”ID:XHSXHSD、“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等)
福利不断
赠书活动:小编开始赠书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供14本《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赠予热心读者。图书共分14天送完,每天送出一本。
《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鲜明提出把解决老百姓的“小事”作为党的“大事”;提出党和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和更好解决老百姓的养小、送老问题;提出激发党政体系外的8000万普通党员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加强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选拔干部应该更加重视基层经验和组织群众的能力。
1.关注“说人解事”微信账号;
关注方法: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说人解事】,关注TA!
2.关注后查看历史记录,打开您感兴趣的文章页面;
3.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分享时加上你#一句话点评#;
4.截朋友圈图发回“说人解事”账号;
5.小编会每天挑选出1位幸运小伙伴,每位将收到赠书一本;
6.中奖名单将在第二天微信中公布,敬请留意
。
7.中奖的幸运小伙伴,
请尽快将您的真实姓名、详细地址、手机号码、邮政编号发给小编,以便为您邮寄书籍(我们承诺绝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此信息仅用于该次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