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教育相关新闻资讯,定期推送家长及学生关注的优质内容。合作请联系 (8610)82628888-601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教育  ·  30项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评价改革优 ... ·  14 小时前  
上海教育  ·  30项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评价改革优 ... ·  14 小时前  
江西公安  ·  江西公安全力护航“开学季” ·  17 小时前  
中国教育报  ·  视频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2 天前  
中国教育报  ·  收藏!陪孩子看!哈尔滨亚冬会最新赛程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教育

谁说养孩子要顺其自然?这就是差距!父母都应该看看

新浪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6-12-06 18:56

正文

*如何订阅我们?

*搜微信号" sinaedu "或公众号" 新浪教育 "

-------------✄----------


现在父母教育孩子,讲究“放手”,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于是,孩子随心所欲的在成长,却离你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远,而矛盾就越来越多。


睿妈觉得,养孩子,从来就没有什么顺其自然,但凡是你看起来很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在他背后都有一对已经帮孩子未雨绸缪的家长。


睿妈的叔叔一家是华侨,一直住在旧金山,后来因业务发展,一家人又搬回了中国。 因为长期在国外,所以叔叔的教育理念还是比较开放的,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的儿子浩然身上。


浩然从小就属于被“放养”长大的小孩,叔叔一直给他足够的自由,具体表现在:


浩然在3岁以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


叔叔觉得这没什么,孩子嘛,爱吃爱玩是天性,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准没错。可是问题来了,等浩然上了幼儿园以后,不听老师的安排,吃饭挑食,大家都午休的时候,他一个人满地乱跑,气的老师有一次都哭了。


直到幼儿园老师向叔叔告状,叔叔才想起来教育孩子说: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你看看人家的小朋友怎么就能好好吃饭、乖乖睡觉呢?”


可是睿妈真的想说:不是浩然不乖,是你没有给他乖的机会啊。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没有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却指着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能自动适应里面的生活?


适应是早晚的事,但如果家长能够未雨绸缪一下——提前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孩子适应的会不会更快些,也就不会有调皮捣蛋、老师来告状的情况发生了吧?




等浩然上了小学,叔叔答应他,只要完成了课内作业,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 于是,小孩子就急匆匆的做好作业后,看漫画书、打游戏、看动漫,就是不看一点书。


终于有一天,叔叔带着浩然去参加同学聚会。在饭桌上,一众家长起哄让孩子表演自己的才艺。有的孩子唱歌,有的孩子跳舞,有的孩子讲故事,还有的孩子秀英文,到了浩然这里,上来就讲起了“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情节。当时叔叔那个尴尬啊,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


回到家以后,叔叔狠狠地数落了浩然一番,觉得儿子给自己丢了面子。


可是睿妈想说:你没有在孩子的兴趣培养阶段,发现孩子的兴趣,直到孩子没有才艺展示,或者没有一技之长时,你才来责怪孩子,应该吗? 如果家长能够未雨绸缪,平时多关注一下孩子,培养孩子至少一种兴趣,就不会有聚会上那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吧?


后来,等到浩然大学毕业,叔叔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自主选择工作,虽然叔叔完全有能力为他安排好一份不错的工作。


可浩然呢,大学上的浑浑噩噩,一点正经东西没学到,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于是,浩然就整天赖在家里想,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工作,却一直没有实际行动。


然后叔叔开始着急了,每天催浩然赶紧出去找工作,还特意说谁谁谁家的孩子毕业后就特别有出息,去了某国企,或某外企,或某事业单位……还说自己当年毕业那会儿,可没像浩然现在这样,简直太没出息了。


睿妈想说: 你只看到了孩子现在没有自己的想法,对人生没有规划的样子,那你之前有给孩子展示过这个社会的多样性吗? 你有带他见识过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吗?你有在孩子确立目标后,助他一臂之力,让他尝尝成功的甜头吗?如果你没有做这些未雨绸缪,孩子是不会自动成功的。



说一下现在的浩然吧,虽然已经娶妻生子,但始终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家三口的花销都要从叔叔那里拿,整天只知道打游戏,跟朋友喝酒打牌……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叔叔都没法将自己的事业传给他……


看吧,这就是一个“自由生长”的孩子的教育结果: 父母尊重他,给他自由和独立的空间,然后孩子长大后就真的特别独立,独立到别人的意见一点也听不进去……当然,这是个例,但既然存在,就值得我们探讨。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 自己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没出息,那你有看到别人家的父母做了些什么吗?


也许人家牺牲掉自己的业余时间陪伴孩子玩耍,陪伴孩子阅读;也许人家从小就下功夫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许人家在用心陪伴孩子的同时,更用心发现孩子的每一个亮点,并帮助孩子将其扩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