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佛山市委书记调整 ·  3 天前  
半月谈  ·  国考在即,申论归纳概括如何进阶拔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关注】50年!扶贫慢火车穿行在大凉山顶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14 17:08

正文



在中国高铁快速发展之际,绿皮慢火车已渐行渐远。而在四川大凉山的群山之间,一列慢火车运行了近半个世纪,至今仍在当地彝族同胞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坐着火车出大山:凉山百姓的痛与梦


1月16日,在成昆铁路喜德站,彝族群众将生活物资从5633次列车上搬运下来。


  52岁的吉克瓦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火把村的建卡贫困户。他家尽管是土墙房,但院子外修起了牛圈和猪舍,告别了过去人畜混居的日子。房子的一侧下面100米就是铁路隧洞,另一侧下面,就是近2千米高的悬崖。


  院子里,吉克瓦则收拾出50斤玉米粒背好,半勾着腰一步步从小山包挪下来,在铁路边喊上拎着鸡鸭的邻居吉克尔正一起去集市上卖土产。


  1公里外就是沙马拉达火车站。高高的铁路桥连着山谷,风在耳边呼呼刮过,被踢出路面的石块要隔一会儿才听到“啪”的落地声。


  他们说,乡里没有集市,如果坐私人开的面包车到县城,单程最少得70元,卖两只鸡还不够车钱。而坐火车出山的话,来回只需要15元。


  凉山处处断壁,灾害频发,过去过河只能靠“溜索”:一根绳子固定在两岸山崖,绳上穿一节竹筒,过河把绳子系在腰间,双手攀爬绳子,经常发生绳断坠崖的惨剧。


  修筑成昆铁路之初,外国专家来这里边看边摇头:“这里不可能修铁路,即使修成了,十年之后也会因自然灾害变成一堆废铁!”


  顶着山一样大的困难,从1958年开工历经整整12年,成昆铁路才从悬崖峭壁中被“掏出来”,从此成为凉山人的生命要道。


  这条铁路对于凉山人来说太重要了,外出赶集、孩子读书、婚丧嫁娶,周边彝族老乡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被打上了“慢火车”的印记。前几年在火车提速的时候,当地曾传言说要取消一些沿途站点,一些群众奔走求情,呼吁保留,否则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更难走出大山。


悬崖小站的坚持与挑战


1月16日,乘坐5633次列车的彝族群众吉克瓦则(右)和邻居吉克尔背着粮食、鸡鹅从喜德站下车,准备赶往县城农贸集市。


  “沙马拉达”在彝族语言里意为“索玛花盛开的山谷”,这个在群山之间矗立了近半个世纪的小车站,是成昆线海拔最高的车站之一,它不但深深印在了周边几代彝族人的记忆里,也烙印在铁路人的心上,见证着大凉山的岁月变迁。


  冬日的阳光洒满小站,等车的人们随意地或站或蹲,小山谷显得十分宁静。在车站工作了29年的老职工耿玉坤现在还记得,时光倒退到20多年前,这可不是一个太平的车站。


  “那些年客车一到站,所有人都紧张。乘务员反复喊着关好窗户,小心财物。晚上货车一停,从对面山坡就会飞来无数石子,砸得车身‘砰砰’直响,那是附近山上的人下来偷货物前,用来吓唬人的。因为太穷了,那会儿的人什么都不顾。”


  随着大凉山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老耿看着彝族地区一天天地变好,“吃铁路”的日子早已成了历史。对那些走出大凉山的彝族孩子来说,铁路是他们儿时不可磨灭的印记。


  近年走红歌坛的彝族歌手莫西子诗说:“我小的时候,村里的大人就模仿火车的声音逗我,长大了我坐着火车闯世界,永远忘不了火车上年轻人向往的眼神。”


“慢火车”带起扶贫快速路


1月16日,在5633次列车上,几位彝族妇女带着鸡赶火车到喜德县城赶集。


  此刻慢火车里,前去县城卖土产的吉克瓦则和吉克尔正穿行了几节车厢才找到座位,周围许多人像他俩一样带着大包小包货物,车厢连接处堆着一袋袋玉米、土豆,座位下面塞着鸡鸭。


  不少人穿着红蓝黑相间的彝族传统服装。彝族服饰色彩、样式繁多,甚至每一个山寨都不相同,彝族长者根据衣着颜色就能判断主人出门是婚丧嫁娶的哪一种情形。


  彝族女车长阿西阿呷就有这本事。她对这条线路上350公里26个站点了如指掌,报地名报了20年。


  “10多分钟停一站,像不像地铁?”阿西阿呷说,“如果是地铁,这恐怕是最长最艰难的地铁,开在大凉山顶上。”


  艰难不仅仅在自然条件。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基础设施落后,凉山截至目前仍有1618个贫困村、37万多贫困人口,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进入新年,凉山提出要实现500个贫困村摘帽,13万多贫困人口减贫的目标。


  这列慢火车肩负着大凉山脱贫攻坚的重担。尽管票价很低,运营这条线路年年亏损,但它依然坚持每日运行,一开就是近50年。


  吉克瓦则和吉克尔正坐了一个半小时到了喜德县城,下车直奔集贸市场,手里的鸡鸭粮食很快就换成了钞票,买点东西吃过饭,晚上8点再坐返程的慢车回去。依靠火车交通,吉克瓦则一年能够收入三四万元,供4个娃娃读书。


  大凉山的许多孩子都通过这条铁路,慢慢接触到外面的世界,铁路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更多的是精神和思想上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彝族百姓努力供孩子读书,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种子正在萌发。


  1985年出生的阿的木沙就是例子。他当年坐着慢火车走出家门读书,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不久前考上了沙马拉达乡副乡长。


  阿的木沙说,沙马拉达乡面积44.4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80米,有1241户5712人。2017年全乡6个村要脱贫。这里的主要产业是花椒、核桃、马铃薯,彝族群众卖农产品、买农用物资,基本靠火车出行。铁路不仅是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更是现代文明的窗口。最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老乡从周边山上搬到铁路线附近。


  尽管当地群众年人均收入仅有3560元,但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小升初也超过90%。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过去重男轻女陋习普遍,彝族女孩读书一度是奢望。


  而如今记者在铁路沿线随机走访,亲眼看到所有的适龄女孩都在上学。喜德火车站党委书记胡仲平说,每到假期和开学前后,喜德火车站一天要涌入3000多人,都是带着学生娃的家长。


  15岁女孩一火红敏在自家白粉墙上刻下一句话:自己的语言,自己来保存。她买了2本彝语词典学习彝族语言文化。这个在西昌读初三的小姑娘,已经给自己定下了未来的目标: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为更多的孩子传播知识。


  只有脚走得更远,眼睛才能看得更远。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作者:江毅 谢佼


主编:孙爱东

编辑:魏春宇 孔德明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