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君临
君临专注于为投资者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和企业价值分析,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分析师观点聚合平台。在投资领域,我们相信方向比努力重要,眼界格局决定成就大小,在这里,我们为你把脉金钱流动的路线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DeepSeek,突传重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君临

万科股权之争告一段落,谁是大赢家?

君临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13 20:32

正文


万科股权之争告一段落,谁是大赢家?

1月12日晚,万科A的公告显示,万科收到华润股份和深圳地铁集团的通知,公司股东华润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润贸易于1月12日与深圳地铁集团签署了《关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华润股份和中润贸易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合计持有的公司约16.9亿A股股份转让给深圳地铁集团,转让总价为371.7亿元。转让完成后,华润股份和中润贸易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9个热门回答


魏英杰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万科管理层想让国资占大头,还透露出一种“家奴”心态

万科管理层想让国资占大头,除了有各种现实考虑,比如可借助国资占股的身 份捞取市场好处,恐怕还有一番自己的小算盘。 否则的话,万科一开始就是国营背景,何必改制上市?

多年来一直有个神话,就是当年万科改制,王石本来可以成为第一大股东,他却高风亮节,选择了放弃。王石当年有机会成为万科名副其实的老板,这是事实,但放弃持股倒不见得有多少神圣光环。王石担心树大招风,对个人与企业发展不利,大概也是事实。那时候,如果王石将一家有国营背景的企业变成民营企业,肯定是要冒政治风险的。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

但让国有资本成为第一大股东则不然。第一大股东不等于绝对控股股东,其对企业的控制能力比后者弱许多。 这样,王石等人就能够以企业创始人、“高级打工者”的身份,掌控公司日常运营,拥有绝对话语权。 这恐怕也是宁高宁时代华润集团想增持万科股份却被王石等人拒绝的原因。

在这样的企业治理架构安排下, 万科管理层表面是打工的,其实却扮演着“实控人”的角色。 就像一幢大房子,主人常年不在家,一切还不是“管家”说了算?宁高宁当年对万科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二者长期相安无事。反过来想,如果华润集团积极参与万科实际运营,又会是什么情形?

对外有国资第一大股东的加持,对内得其实际运作便利与利益,这或者就是万科管理层的小算盘。万科管理层既是企业的高级经理人,在董事会里又占有绝对优势,实权比大股东大多了好不好?只不过到后来,由于担心遭遇“野蛮人”入侵,万科管理层才想到要把“房子”买回来,自己“翻身做主人”罢了。

万科管理层的这种精心计算,并未超出中国传统权谋术的范畴。只要符合公司运作规范,大股东闷声不响,万科管理层怎么折腾或许不会有人多嘴。 但公开排斥民营企业,藐视民间资本,这就充分暴露出一副“家奴”嘴脸,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小俊

万科股权之争如果说胜利,也只能说国资背景的胜利

王石是真的胜利?我觉得,王石未必是真的胜利。只不过是从一个怀抱投靠到另外一个怀抱而已, 如果说胜利,也只能说国资背景的胜利。

王石在这场股权大战里,赢得了情怀,输的和赢得一样多。

1、  深地铁兑换华润,但股权之争的麻烦并没有彻底解决。

2、  深地铁不是华润,会不会从来不过问?这是个大问题。

3、 本来和小女朋友谈谈恋爱爬爬山很舒服,舒服生活结束了。

王石的胜利,只是当初和华润闹了别扭赶走了华润,迎来了深地铁的胜利。

当然深地铁会不会吃下所有宝能的股票,说不好。

在中国背景比金钱和股份更重要。更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觉得悲伤,王石的胜利,只不过是看透中国官场商场审时度势靠边战队的胜利。

何止是他的悲伤,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悲伤。做企业一辈子,辛苦打拼,最后还得抱大腿抱国企大腿。市场经济这么久,所谓的国退民进,真的是这样么?

未来有一天马云的阿里帝国,马化腾的腾讯世界,会不会有国资委的影子? 我们深思极恐。

我从来不觉得这场战争,是真的英雄的胜利。




喵爷粥

创业邦杂志

谁是大赢家,政府说了算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曾发文称:没有一个政府会眼睁睁地看着重要的公司因为资本之争而陷入泥潭,看着保险公司在短期险种的掩护下,成为一家有历史的成功公司的大股东。 万科股权之争作为一场连续剧,更不能成为有损社会整体价值的巨大事件,万科之争已不仅仅关系王石个人命运,而是重大的社会事件,决定了中国未来的财富生成路径,以及企业发展路径。

在实体与资本运作之间取得均衡,将是未来长期的发展方向,资本家与实业家之争成为无休止的东风西风之争,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在过去半年,当各方股东矛盾激烈对立时,政府层面深度参与了此事的协商处理 :作为华润集团的直接管理单位,国资委接替了华润集团处理此事。在最初,华润方面傅育宁团队自己可以做决策,但在后期,所有决策都由国资委来做,华润在此事的所有决策也都需要提前获得国资委批准。

长达13月,震动全国的“宝万”之争就此尘埃落定了。有人笑到最后,有人黯然离场,有人要自己舔舐流血的伤口,也有人仍然要尴尬地站在股市上。最终,大部分人期待的“正义”将临了,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这本该是一场市场之争,最终却被高于市场的力量临幸告结……




财神姐姐

财经生活家

你们玩你们的股权收购,我们玩我们的股票投资

资料显示, 截至2016年中期,恒大永续债达1100亿元。 这个金额如果按照大陆的会计准则,从权益中扣除再列入负债,那么实际的负债率真的有点吓人呢。

为此,恒大总裁夏海钧曾表示:公司高负债,主要由于收购大量土地所致,目前恒大持有土储高达1.86亿平米,若全面变现,负债比率可低至50%。

目前借过永续债的除了恒大以外,还有绿城中国、雅居乐、瑞安房产等等,都是有过资金链断掉传闻的公司,相反如万科、保利等公司都没有借过这种高利贷,这也是造成恒大和万科股价的差距之一。

本质区别

万科呢?在股权之争中业绩仍创新高的万科,全年销售超过3600亿,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达82亿,全年肯定过百亿。在恒大的宣传上,我们不难看出:相比于负债,许老板更在意的,可能是恒大地产的整体估值。

所以说,投资者不傻,虽然恒大报表华丽,但财务结构极其冒险,负债高企。比比恒大和万科的财务报表,也许,你能看出恒大与万科差别在哪里?看一公司的家底,应该看公司扣除负债后的净资产规模,即股东权益。

再看企业信用评级及融资成本:恒大评级被下调至B-,万科为BBB+;融资成本恒大最低为8%,万科最低为2%; 恒大信用评级显著低于万科,恒大融资成本为万科的4倍。


最后不可忽略企业运营成本:恒大和万科上半年销售额差不多, 恒大的运营成本110亿元,万科50亿元,差不多的销售额恒大运营成本是万科的2倍

表面上,恒大销售额似乎超越了万科。但骨子里,单从财报上的几个重要指标看,说恒大已全面超越万科还为时尚早。

恒大如果想全面达到万科目前的水平或超越万科目前的水平,不少市场人士预测恐怕不止一两年。

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在乎谁最“大”。你们玩你们的股权收购,我们玩我们的股票投资。我们期待每一个企业都健康成长,因为我们更在乎“大”后面的买入理由。




刘德科

德科地产频道

深圳是大赢家

1.  昨天(1 月 12 日)傍晚,万科发了公告,华润将卖光所持万科股票,全部都给深圳地铁集团,卖了 371.71 亿元。深铁成为万科第二大股东,占股 15.31%,第一大股东仍然是宝能系(25.4%),第三大股东是恒大(14.07%)。

2.  地方国企深铁和央企华润的第二次交锋。跟半年多前(2016 年 6 月 17 日)的方案相比,双方各有胜负。


▼深铁入股万科前后方案对比

简单说,深铁本来是用地换股,现在是掏了现金,用更贵的股价,买下了更少的股权。这是深铁的负手,但胜手是如愿入股万科。华润的胜手是,所持股权没被深铁的用地换股方式稀释,并且卖了更高的股价,拿到了几百亿白花花的现金;但负手是从前跟万科没关系,现在只能斩定跟万科的十六年情缘,弄丢了万科这块「肥肉」。

3.  当然,这笔交易能成,是很不容易的。据说,这是在国务院国资委和深圳市政府主持下,历经数轮谈判,才达成的。其间,国务院国资委曾明确要求华润「央企不与地方争利」。

4.  所以,这一切不是万科王石和华润傅育宁所能决定的。

5.  幕后的角力到此为止,台前争斗才刚刚开始。所谓「幕后角力」,就是王石、傅育宁、许家印和姚振华这些当事人都决定不了的事情;所谓「台前争斗」,就是万科管理层和宝能及恒大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事了。

6.  万科股权大战,是由宝能引发的,华润是后来才发飙的。现在,华润退出牌桌,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万科管理层会怎么对付宝能?还有最后进场的恒大。

7.  恒大不是问题。恒大和万科管理层一样,听深圳市政府的。尽管恒大很不愿意承认,但恒大的总部事实上已经算是从广州搬到了深圳。看几个时间节点你就明白了——

2016 年 8 月 4 日,恒大发公告说,花了 91.1 亿元,买了万科 4.68% 股权。从此,恒大入局万科股权之争。

2016 年 9 月 12 日,恒大地产集团注册地变成了深圳,同日在「广州红盾信息网」上的状态是「已迁出企业」。

2016 年 10 月 3 日,恒大发布公告,与深圳国企深深房(000029.SZ)订立协议,拟 100% 股权资产重组。意思就是,恒大将借壳「深深房」在 A 股上市。

短短两个月之内,恒大跟深圳突然就水乳交融了。所以,在接下来的万科股权之争中,恒大应该是会很听深圳市政府的话。

8.  从 2015 年 7 月 10 日宝能「举牌」万科那一天开始,宝能就已经不能自主,它有时候依存于华润,有时候依存于恒大。虽然宝能依然是万科第一大股东,但一旦失去了靠山,随时可以被抛弃、被牺牲——这么讲有点难听,但没办法,得懂规矩,那种叫做「政治正确」的规矩。其实,宝能的牌玩得挺好的,只可惜功亏于 2016 年的两个昏招:上半年声称要「血洗」万科董事会,下半年去惹了董明珠的格力电器。宝能未必是坏企业,毕竟它也是长在深圳的怀抱里的。

9. 看起来复杂无比的万科股权之争,最终可以简化成两个词:「深圳」和「安邦」。

10.  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是中国。




大妞

地产大妞

南玻或是另一大赢家

先说说已经主动退出争夺战的华润

事已至此,华润也很无奈。知情人士透露,“当初华润十分想把股份给宝能,如果不是国资委华润的股份早给宝能了。”华润野心其实很大,准备控股万科,清洗王石。仔细想想,当初表面上宝能要进,华润想退,深铁要来,深铁从资源到能力到基础,各个方面都要比宝能好的多。表面上给国资委处理,其实是华润与宝能的一直行动人被发现,上级领导直接接管此事。转了一圈,事情又回到了原点,因为华润此次出让的股份,在17年前就是从深圳国资委手中买入的。


姚老板这次满盘皆输,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姚老板姚振华从92年开始一直在赌,虽然他确实赌赢了不少,但是对社会的破坏力甚大,负能量满满,既然是赌博,就不可能没有输的时候。他的短板也不少,短板之一,就是太过狂妄,太过肆无忌惮。他将资本嗜血的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在宝能“偷袭”格力的时候,上面已经感觉苗头不对,随后又搞了南玻,被罢免的董事长曾南及其高管团队与也与宝能交恶,而南玻也是深圳工业的一面旗帜,政府已经不高兴,但又无计可施。于是姚振华一直摸着石头过河,看没人阻拦,胆子越来越大。


“大道当然”的王石,最终还是赢了

万科股权争夺战,目前来看最大的赢家是王石以及万科管理层。王石在近期的一个公开演讲中的精神状态极好,神采奕奕,脱稿演讲,心情十分不错。有知情人士爆料称,其实在12月下旬,此事已经定局了。王石在演讲中提出“大道当然”的口号,就是“走大道,傍大款,合伙人”。王石的愿望实现了,不但击败了“野蛮人”,还赢得优质国有资产傍身万科,这一战,虽然打的艰难,但是赢得漂亮!


此事有可能也和南玻有关,南玻管理层不甘心,想在政府的支持下夺回管理权。如果后续真的向这个方向发展,那么,南玻也是一大赢家了。




王芳洁

小黄人读财

深铁是大赢家

目前华润在万科事件中的发言权已上交国务院国资委,处置万科股权的话语权被掌握在国资委体系内部。 相信对于深圳市政府来说,留住万科的初心不变,因此万科很有可能还是会情归深圳市国资委直属企业。 直属深圳市国资委的19家企业,能承载万科的企业凤毛麟角。


在目前的万科股权结构中,“宝能系“持有25.4%,华润集团持股15.29%,中国恒大持股14.07%,万科管理层通过金鹏计划持股4.14%,万科企业股中心通过德赢资管计划持有3.66%,万科工会持股0.61%。

按照1月11日的A股、H股收盘价,万科的总市值超过2200亿元。拿下华润持有的股份,即使有所折让,可能也需要300亿资金。 而19家深圳市属国企中,绝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规模只有几百亿元,根本没有入局万科的实力。只有2家企业具备相关实力,即深圳地铁集团与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今日午间,有消息称,深圳地铁将接盘华润系所持股份。看来,很有可能,深圳地铁将重新入局万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当然,与”资产注入+定向增发“方案不同的是,此次入局,深铁需要花真金白银来购买股份。

在目前的万科股权结构中,“宝能系“持有25.4%,华润集团持股15.29%,中国恒大持股14.07%,万科管理层通过金鹏计划持股4.14%,万科企业股中心通过德赢资管计划持有3.66%,万科工会持股0.61%。

也就是说,即使华润集团将全部股权转让予深铁集团,“宝能系”仍可保持第一大股东位置。

但在总股份中,万科管理层若获得深铁以及刘元生等持股较高散户的支持,则可能已超过“宝能系”持股比例。

2016年11月初,腾讯曾从三位独立信源处获悉,“宝能系”当时已谋求退出万科方案。在去年6月份,万科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深圳地铁集团持有前海国际100%股权,初步交易代价456.13亿元人民币,股份发行价格为每股15.88元人民币。

按照这份重组预案,深铁将在万科集团获得第一大股东位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