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网

科研这么浮夸,不怕把自己吓死么?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4-21 16:13

正文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本人一名小博士生,极其无聊的时候看了一下一些老师的简介、一些项目的介绍资料,真的是非常佩服写作者的文笔,为什么能把一件事情说得那么的高大上,还不能说他撒了谎,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大家吐槽中国的科研现状,我想就有一部分就是这浮夸的语言带来的吧。还是直接举例子吧,素材来源于周围同学对老师的吐槽、来源于自己阅读的一些材料。

案例1:“全球首次”这个词绝对高大上!


大家应该经常读到这样的话:“某某部分作为全球首个成立的**部门”,“某某教授全球首次将**技术应用到**领域中来”。当我是个本科生的时候,每每读到这样的话,都会心生敬意,绝对这个部门和这位教授一定和牛逼,因为从0到1嘛,这就是创新!可是等我读到博士,看到某位教授简介中这么一句话,对应去找他的论文,原来就是把某一领域的某个方法拿过来用了用,效果也就那样。当时我就在想,您这么浮夸,不会把自己给吓死么?我随便写一篇SCI,把其中一个小的创新点是不是也可以说成全球首次啊,反正之前别人没这么干过呢!

案例2:“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词汇放在哪儿都没问题!


经常读到这样的话:“**部门将系统研究**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系统架构,探究**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我第一遇到这样的话,我会认真揣摩其中每个词的内涵,因为人家凝练出这么些词不容易啊!后来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把这个具体的研究对象换成X,发现里面放任何一个词都可以,并且都会显得极为高大上,说明自己研究的东西是多牛的牛逼啊。这么高度的凝练没有给读者提供任何信息,只是彰显了自己的牛逼,所以遇到这样的话,我一般是直接跳过的,甚至整个文档就不看了。

案例3:基金写的越难懂越容易中!


虽然不是老师,但是搞科研或多或少听一些关于申请基金的事情,毕竟广大博士生都有可能在导师的带领下写本子嘛!有个同学在上海某牛逼大学,导师让他写基金本子,还偷偷告诉了他一个窍门,说基金本子写的越难懂就越容易中,因为评审专家看不懂就没法提意见。我的妈啊!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导师呢,我应该拜在他的门下的啊。后来也看了(不对,应该委婉的说是拜读)好多基金本子,自认为也是研究这个方向比较了解的,但是怎么看那些个基金本子都读不懂啊,除了基金本子后面浮夸的简历。顺手又翻了翻之前在导师带领写的一个本子,研究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相对我看到了那些个高大上以至于看不懂的,的确有点“清新脱俗”,这样的本子不也中了么,哈哈!

案例4:到底用定性的还是定量的话,有门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