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吃药时经常会看到说明书上写“每日三次”,很多人就会在吃饭的时候,早、中、晚各一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每日三次用药,其实和吃饭没有关系。关于每天吃药频率这个事儿,咱们从头
捋
。
先说
每日一次,指的是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一次
,这个“
同一时间
”划重点。比如每日早上或晚上。某些药物在说明书中有规定服药时间的,以说明书为准。比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应在早晨的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如果用法标明每日二次,那就是指每天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 12 小时
,比如头孢克肟。
说到重点了,大家最容易误会的每日三次,以为指的是每日早、午、晚各 1 次。
注意,不是早中晚饭。这里指的是相隔约 8 小时
,这是按照一天 24 小时除以三次来划定的。如果我们按照三顿饭的时间,那晚饭距离第二天早上的早饭时间就太长了,
会影响药物在体内浓度的稳定性
。
比如对于血药浓度稳定要求较高的抗菌药物、抗癫痫药、治疗震颤麻痹药、降压药等,可能会严重影响疗效。而早饭和午饭,或者午饭和晚饭之间,肯定是要小于八小时的,这样可能会造成药物浓度偏高,也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更何况我们吃饭的时间可能并不规律,不论如何,用吃饭来计算服药时间都是不严谨的。
如果严格做到 8 小时服用一次有困难,比如小朋友睡眠时间呢比较长,也不用把睡得正香的孩子喊醒吃药,比如对于口服抗生素来说,前后相差两个小时问题也不大,让服药间隔尽可能均衡就好。
另外,凡事无绝对。
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还真就和三顿饭的时间相关
,比如降糖药和治疗消化系统药物,由于血糖或胃酸的高低与进食有关,所以这两类药是要跟着三顿饭的时间来吃的,而不是隔 8 小时一次。但这种毕竟是少数,说明书中也会有特殊标记。其他没有强调和吃饭时间一起的,要求一天三次服用的药物,还是要尽量按照八小时一次来服用。
搞定了最难懂的“每日三次”之后,接下来就容易理解了,咱们继续往下捋。
每日四次,按照之前的思路,就是相隔约 6 小时服一次
,比如 7 点,13 点,18 点,睡前类似,也要看具体的作息时间,如果睡眠时间很长,可能需要中间唤醒服药一次。
关于药物间隔,大多数药物是按照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而定的。有些药物需要维持药物浓度的稳定,因此需要固定的时间服用,如治疗帕金森的药物需要每 8 小时服用一次,还有些药物需要每 12 小时服用一次。
但有些药物只是提醒大家并不能小于规定的时间间隔而已。比如对乙酰氨基酚要求两次间隔 4-6 小时,我们吃了之后退烧效果不错,后面 12 小时才烧起来,也可以等到 12 小时再吃第二次。后面如果不再发烧了,随时可以停药,并不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中的间隔来服用药物。这类药物属于按需服用的药物,说白了就是需要它就可以吃,不需要了,就不用吃。
总而言之,药物的事儿不要大意。不论是用药时间,还是用药方式,多看几遍说明书会更加稳妥。实在还有疑问,那就去问专业人士吧!
作者丨
刘子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
审核丨
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