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梅奥国际
关注梅奥医疗,掌握医疗行业最新动态!在这里,我们每天都会精选医院管理和医院营销好文来与你分享。作为国内首家专业的医疗品牌服务商。梅奥用实力来树行业标杆!梅奥国际官网:www.mayocc.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秦晖:儒家的命运(深度好文) ·  6 小时前  
哲学园  ·  “国学”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  21 小时前  
哲学王  ·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  昨天  
哲学园  ·  自恋,这个时代最大的统治术 ·  2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罗素:人性的四大欲望 ·  3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罗素:人性的四大欲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梅奥国际

揭秘:中美医疗水平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距?

梅奥国际  · 公众号  ·  · 2019-03-23 17:40

正文


2015年,李冰冰在澳洲连续高烧16天,虚脱到无法行走,但澳洲医生无法确诊,被迫连夜飞回国检查才知是化脓性扁桃体炎。

因此 当时 很多人发出共同的疑问,国外的医疗水平如此发达,却连普通的化脓性扁桃体炎都无法诊断出来吗?



众所周知,中国医学与美国医学存在差距,那么差距到底在哪呢?梅奥国际认为,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中美医疗水平哪些方面存在着差距,我们一起来了解。


基础课的差


中国的基础课一般是由那些做科研的老师编写并讲解的,就是把知识点全部罗列一遍,枯燥之余让人抓不住重点。


而美国的基础教科书则是临床老师编写的,把临床经验汇集成书,一本生化半本病例,学完基础课平均每人积累讨论2万个病例,但国内的大学毕业之日就是基础课全忘干净之时。



因此,中国医学生的0病例和美国医学生的2万个真实病例的区别在于医生的内功不是外功,内功隐于无形,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临床经验。可没有内功,手术一样做得非常漂亮,也不影响一般工作。


但在面对病情瞬息万变的危重病人,而疾病超越本科室的范围涉及其他系统,就会有一种很强的无力感,也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临床课的差


中国大多数医学院的教学理念是要求医学生掌握20%的常见病就可以了,而美国的教学理念是比较罕见病发生的概率,即发生在病人身上有或没有的两种情况,因此方方面面都在为病人考虑。


换句话说,中国是大锅饭教育,美国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 中国的大锅饭教育是建国之初医疗系统百废待兴的必然之举,这个也是内功,日常工作“似乎”不受影响。


临床培训系统差


现在全国普及的规培系统本意是好的,但是一看就是外行想把美国那一套直接照搬过来的。 美国医生社会地位高,薪水高,培训系统比较完善,一般外科住院医生每年要注册主刀完成400到700台手术,规培完毕可以独立手术开诊所啦。


在固定科室工作的时候,医院床位就这么多,有些科室的医生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上级教不教你是个很微妙的问题。很多主治老师天天自发值夜班,如此辛苦,不过为了有机会多缝一根血管,多开一次颅,也有不让下级医生成长过快上级医生。



医院分层与质量的差


中国医院分层是很明确的,不仅仅有三甲,三甲里再细分为乡镇级、县级、地级、省会市属、省级,还有部级三甲医院,共六个层次。美国对于医院的分级,只分医学中心和普通医院。


分级多并不会在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上占有优势。 分级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让我们看到医疗水平的不同和差距,另一个作用是分级反而固化并扩大了这种差距。省部级的三甲医院跟县级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当然,这种分级也有好处,医院多一些级别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要。而坏处是,都叫三甲医院,三甲医院里再分六个细分级别,导致患者就医导向混乱,因此患者就往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大医院走。


中国的医院,层级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美国。中国最高级的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跟美国高级别医院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基层医院之间的差别就是天壤之别了。

梅奥国际认为,由于我国医院分层太多,导致小地方医院门可罗雀,使得医疗水平整体下降,因为有些小诊所是医生个人开办的,很多方面没有重视,也就造成了人们不信任小诊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样千仓百孔的医疗体系,我们逃不掉,但至少在有健康能力时做点什么开心的事就好了。



就医观点的差


中美两国的生死观差异较大,所以也导致了就医观的差别。


首先,中美两国对于死亡的观点不一样,对于美国人来说,死亡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有宗教信仰,觉得好人死亡后可以进入天堂,所以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就好像大学毕业一样还要进一个更高的人生阶段。相反,中国人觉得死亡就是一切结束、一切归零,所以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于两国人民的生命观不一样,导致我们对医生的价值和期望不同。美国人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比较顺从的,随遇而安,年纪大了或者心脏病发作,患者在医院死亡,家属不会去闹;中国人对死亡,对医生的需求有时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中国病人经常跟医生说“钱不要紧,你一定要救回来”,还有说“医生,哪怕你有1%的希望也要用100%的努力,”这意思就是无论如何医生要把这个人救回来,有时却是违背人的自然规律的。


另外,中国一般称赞医生说“白衣天使”、“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华佗在世”,他们把医生当成神了,最好能够起死回生把人救回来。一旦发生死亡,家属就不依不饶,这是中美医患关系比较大的一个区别,主要是因为我们对死亡的态度不同。

梅奥国际建议,取长补短,吸收他山之玉,医院管理者们可以管中窥豹,以一个较深入的观点去了解中美医疗制度、结构、医疗水平的差距,真正做到虚心学习别国优秀的医疗文化和技术,从而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使得中国的医疗地位更上一层楼。




精彩文章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哲学王  ·  秦晖:儒家的命运(深度好文)
6 小时前
哲学园  ·  “国学”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21 小时前
哲学王  ·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昨天
哲学园  ·  自恋,这个时代最大的统治术
2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罗素:人性的四大欲望
3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罗素:人性的四大欲望
3 天前
禅茶一味  ·  茶虽好,这些时刻,却不宜多喝
8 年前
叔叔恋爱学  ·  叔叔的爱·约会专家网络服务
7 年前
FT中文网  ·  王石留下的遗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