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常驻广州的CRA,很荣幸能参加本次于广州举办的“临床监查员(CRA)实践技能专题培训班”。毕竟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并且有两位那么优秀的前辈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这种机会还是非常难得的。
而此次培训的内容也安排的相当丰富,带给我的感受如下:
在第一天的课程中,胡老师从临床试验相关的法规开始,一步步为我们讲解了临床试验中各方的职责,以及作为CRA从中心筛选到中心关闭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要点。
而王老师则是在第二天的课程中我们讲解了数据统计分析以及项目自查、稽查、视察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且带领大家一起分析了作为监查员所应具有的品质,以及自身的发展规划,最后还把遗传办的申报流程和大家做了分享。
两天的培训下来,我想每个学员,尤其是新人,对于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各个环节所应注意的问题,都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临床试验行业的从业者们应该都知道,我们主要的行为准则来自于GCP。而GCP寥寥数页,除了对临床试验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定义总结外,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一个基本原则。
而临床试验真正实
施起来是如此复杂繁琐,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在GCP中往往是找不到解决办法的,这个时候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就显得如此的重要。
在此次培训中,两位老师就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分享了大量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引领大家一起思考和解决。
比如:
研究者个人为经济状况不佳的受试者补贴交通费是否可行?
研究者是否可随意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临床试验的招募广告?医院的受试者补贴发放流程复杂且严重滞后导致受试者要求退出应该怎么处理?
……
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都和CRA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有些可能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有些可能大家都还没有遇到过,经过此次分享讨论,大家的思路得到了扩展,也学习到了很多很好的经验,相信在以后遇到时,一定会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紧张的学习中会空出茶歇的时间,让大家有机会互相认识交流心得,同时放松身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每天课程结束后还给出了足够的互动交流时间,请老师为学员们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问。
面对专业认真的两位老师,大家提问的热情也非常高涨,就在不停地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大家的笔记本上又增加了不少知识点,能看出大家在此次培训中都是满载而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