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聚藏
聚藏——邮币收藏品移动交互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野球帝  ·  第一届CBA俱乐部杯总决赛,在西安 ·  昨天  
野球帝  ·  NBA史上,最疯狂的交易截止日... ·  昨天  
庞门正道  ·  你身边一些很硬的同学,一些很硬的作品。 ·  2 天前  
野球帝  ·  巴特勒去勇士!五方交易!彻底疯了... ·  2 天前  
野球帝  ·  帝哥小卖部,清仓进行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聚藏

病毒潜伏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的人长,有的人短?丨追问新冠肺炎⑯

聚藏  · 公众号  ·  · 2020-02-15 07:31

正文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技日报》创作,在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下属平台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月9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 论文中称,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 此外,也有媒体报道,一名65岁女性新冠肺炎患者自武汉返回山西40天后就医,两天后才确诊。 病毒潜伏期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有的人长有的人短呢?




什么是潜伏期?

病毒在潜伏期会干啥?



潜伏期指的是易感人群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 因为具体是什么时间感染的很难精确知道,所以一般以接触患者或到疫区的时间为最可能感染的时间,发病日期与感染日期的时间差就称为潜伏期。 ”12日,南方医科大学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赵卫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赵卫长期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2003年还参与过抗击“非典”。 他举例说,比如甲25日到医院,乙医生接诊了他,甲被诊断为新冠肺炎,乙30日发病,那乙的潜伏期就是5天。 但事实上,病毒大流行时,因为传染源众多,所以潜伏期时长的判断相对复杂,存在一定的难度。 需要流行病学的数据统计,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潜伏期的具体数字。


至于感染者处于潜伏期时病毒在人体内会做些什么? 赵卫表示,简单说,就是适应环境,为大量增殖做准备,包括合成产生子代病毒的组分。 “新冠病毒的结构包括包膜、衣壳和核心(即核酸),它们可以视为病毒的成分。 在产生子代病毒颗粒前,宿主细胞内是看不到完整的病毒颗粒的,只能找到病毒的组分。 病毒颗粒进入细胞后,先合成子代病毒的三个组分,再进行装配,从而产生子代病毒颗粒。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 赵卫解释。


也许有人会问,子代病毒传染性或杀伤力会更强吗? 赵卫介绍,不一定,一般来讲, 绝大多数子代病毒和亲代病毒是相同或非常接近的,不会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性状的变化。 如果在重要功能位点上发生了变异,其生物学特性才可能发生改变。



潜伏期不同

与病毒数量和感染者体质有关



此前,官方说法是新冠病毒潜伏期最长为14天,如今又有说是24天,甚至40天。 潜伏期长短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和初始进入感染者体内的病毒量和感染者的体质有关。 一般初始进入的病毒量越大,发病的速度就越快,潜伏期就相对较短。 ”赵卫说,而体质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些人因为免疫力过强,当病毒进入体内后,免疫分子很快响应,对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进行过度攻击,从而引起超敏反应,造成肺部细胞被自身免疫力,而不是被病毒杀死,进而引发肺炎等严重症状,并可能继发感染其他的微生物等。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潜伏期长短与病人本身体质有关,有些人耐受性很好,而一些人则比较娇气,稍微有点不舒服就会感觉到,这种主观性的东西很难去评估。 而且, 病毒进入人体内,没有显示出外在症状,这到底是属于潜伏期还是无症状感染,目前是很难区分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但需要说明的是,病毒进入体内,没有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而且也没有症状,但同样不可忽视,因为体内有病毒,就存在传染性。 ”该专家说。


24天潜伏期属个案

价值非常有限



不管是24天,还是40天,这应该都是个案,个案的价值非常有限,而且可能存在并非在武汉感染的可能性,所以不应该成为判定最长潜伏期的依据。 ”赵卫说。


确实,就此问题,多位专家也表示,这种个例可能跟自身暴露有关,由于对病例追踪不是那么密切,完全存在其他地方暴露或接触感染者的可能性。


11日晚,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对预印版的部分文章信息不应该被过度解读。


图片来源: 央视


钟南山指出,有关我们团队关于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的文章是一个预印版(preprint server),预印版本身就需要征求更多的同行意见,按照预印版的官方要求,其信息并不能给媒体引用,也不能指导临床,必须要经过同行评议。 在预印版里面的潜伏期,我们有一种统计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口述记录下来的,我们根据患者讲述的接触传染源时间以及症状最早出现的时间进行计算,最长的是24天。 但实际上真正叙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1例,也就是说1099例中只有1例。 以这仅有的1例患者报道的时间作为疾病的最长潜伏期是不够科学,既往其它疾病也有先例,如狂犬病。 我们的研究显示所有患者潜伏期的中位数是4天。 此外,我们在这篇文章即将报道四分位间距,分别是2天与7天(即差距为5天),其更加科学地反映人群的总体情况。



相关链接: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就可以痊愈? 丨追问新冠肺炎⑮


为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不断出现假阴性?丨追问新冠肺炎⑭


有些人无症状,有些年轻人也成重症……这是因为新冠病毒“太狡猾”吗?丨追问新冠肺炎⑬


新型肺炎患者治愈后还会二次感染吗?丨追问新型肺炎⑫


CT影像代替核酸检测诊断新型肺炎,可行吗?丨追问新型肺炎⑪


KN95和N95口罩有区别吗?KN95口罩能否用于一线防护?丨追问新型肺炎⑩


新型肺炎“追杀”中老年?男性更易感?有科学依据吗丨追问新型肺炎⑨


防疫期间,孕妇能否减少孕检次数?应怎样防护?丨追问新型肺炎⑧


“战疫”期间到底能不能去看牙医?丨追问新型肺炎⑦


买不到口罩、护目镜怎么办?丨追问新型肺炎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