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目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GDP实际增速5%左右,赤字率3%,特别国债1万亿元,这与市场预期一致。略超预期的点在于特别国债发行节奏略超预期,将连续几年发行。然而今年5%的增速目标,要在2023年正常基数基础上实现,难度更大。此外,财政赤字所蕴含名义GDP增速7.5%左右,这也意味着CPI和PPI将要摆脱当前通缩的局面,政策逆周期发力也必须要大于2023年。
宏观政策定调整体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相对2023年而言更积极。形势判断上,海外措辞缓和,国内表述相对积极,确认了回升向好的趋势,但基础需要巩固。宏观政策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财政积极,货币稳健,同时也强调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需要政策间协调配合,注重与市场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
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1)适度加力,从实际的赤字规模来看,理解偏积极。今年赤字规模4.06万亿元,叠加专项债增加的1000亿元,以及特别国债1万亿元,广义赤字增加2800亿元。若算上去年结转的5000亿元国债,2024年新增的债务融资规模比2023年高出1.28万亿元,财力要明显高出2023年。从广义财政增长来看,2024年第一本账+第二本账支出增长1.8%,高于2023年的0.95%,财政支出力度继续增强,适度加力有保障。(2)提质增效,财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强调重大任务和民生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支持科创和制造业发展;严肃财经纪律。(3)风险化解方面,报告指出要标本兼治。短期内地方债务重在化,或主要以展期,或增发债务来解决,中长期将从消化存量,提高效率来着手。
货币政策总量目标表述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社融和M2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的目标,在当前GDP平减指数低迷背景下,实现GDP平减指数增长2.5%左右,总量宽松需要加码,后续降息和流动性宽松值得期待。结构性货币政策强调做好五大篇章。
产业和科教政策凸显高质量发展诉求。今年报告中产业政策是作为首项任务提出,与之相关的新质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笔墨篇幅较大,凸显当前经济工作中“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的转变。关注点有三:制造业领域要实施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重点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支持平台经济,健全数据要素制度。
扩大需求战略兼顾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1)消费方面,要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新型消费、传统消费中汽车、电子、养老、育幼、家政等将会受益。(2)投资方面,更注重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短板,科创、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发展、设备更新改造、民生保障、三大工程将是拉动投资的重点。
房地产政策继续优化,在防风险板块出现,意味着地产政策仍以纠偏为主,主要聚焦融资政策和发展新模式;改革释放积极信号,财税金融改革值得关注;外贸政策量稳重于质升;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将扎实推进。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原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于
2024-03-6
;张陈证书编号:
S055052211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