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如果本身就阴血不足、阴虚阳亢的人,夏天气血会有点往出走得过了,容易出现失眠、头痛、烦躁、口干、发热的情况,这会儿就要注意把气血往里头引了。首先的注意休息,早点睡,睡久一点,才养得住气血。中午日头大,气血最旺盛,务必午睡一会儿,如果实在睡不着,静坐一下或者闭目养神也行。其次可以喝一些菊花茶、绿茶,泄泄火气,或者喝点薰衣草茶,颇能安神。晚上减少令人兴奋的活动,比如泡吧、唱k等,使精神舒缓。睡前可以泡泡脚,并按摩脚上的涌泉、太冲穴,都有助于把气血往下引。
此外,如上所说,立夏开始阳气浮于体外,故体表阳气旺盛而不畏寒,反而常觉烦热,但相应的人体内部的阳气就比较少了,即脏腑之间阳气不足,因此,实际上,立夏开始乃至整个夏天,人体往往存在一个“外热内寒(注意,体内并不一定真的有寒邪存在,而是出于一个相对阳气不足的虚寒状态)、外实内虚”的情况。这是一个被大众所忽视的生理状态。大多人都以为此时人体阳气十分壮实,故炎热之时,活动之后,为了快速消暑,往往直接饮用冷饮冰品。这样饮用确实会比较快的感觉到舒爽凉快,但其代价往往是导致脾胃虚寒产生——此时人体内里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冷饮下肚,脾胃受到寒邪侵袭,身体自发产生反映机能将往出往外走的阳气回收到脏腑里来祛除寒邪,故外面阳气减少,人就不觉得烦热了。但这样的行为,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行为,且有一定的健康代价。一方面,每次冷饮都会对脾胃进行刺激,虽然每次阳气内收之后慢慢脾胃阳气也能恢复,但久而久之还是会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另一方面,道医认为,“通天下一气耳”,表里气机相同,内里寒气侵犯导致气机收敛,体表之气也会闭塞,这就把夏天热气闭在体内,结果反倒导致中暑。明代医家张景岳在其着作《景岳全书》中就对此有所记载,认为这是“由畏暑贪凉,不避寒气,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并将此称之为“阴暑”。民间亦有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夏之所以要吃姜,也正是这个原理,夏季难免会吃点冷食,故适当吃姜,散散脾胃寒气。同样的,从健康角度而言,我们往往建议运动大汗出,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以小口、多次饮用温水热茶为宜——试一下你就会发现,实际上慢慢喝几杯热水,帮助汗出,把阳热之气发散出去,反倒很快就不会觉得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