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读书会
“金融读书会”是由在金融界不同领域工作的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义务编辑的金融专业领域公众平台。以“聚焦金融政策研究、促进金融专业交流”为宗旨,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财富  ·  吴清最新发声! ·  9 小时前  
中国财富  ·  吴清最新发声! ·  9 小时前  
中金点睛  ·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策略 ·  20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通知!2025(金融/咨询/财会)社招信息汇 ...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2月6日-实习日报|中银基金+兴业证券+五矿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读书会

巴曙松教授在线问答:如何看待央行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

金融读书会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12-31 07:21

正文

编者语: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等文件已经发布,这意味着条码支付,这种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很常用的支付方式,正式结束了试点,成为央行认可的支付方式。条码支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扫条码或者二维码,完成收款或者付款的支付方式。由于门槛低、使用便捷,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已经成为大众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之一。中央银行明确规定,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的不同,将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那么,如何看待央行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敬请阅读。

回答人/巴曙松


解读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文件,包括此次的扫码支付文件,首先需明确央行在支付等领域进行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等职能。




近几年,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支付蓬勃发展,其中二维码支付迅速普及。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互联网支付公司拿着支付牌照,做了很多超范围的业务,有些业务直接影响到金融体系安全。


防范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金融领域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一行三会"最近一年来的一系列政策,从备付金管理到网联的成立,特别是最近连续推出的217号文、281号文和 296号文,正是“一行三会”积极贯彻十九大加强风险把控的总体布局,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将包括二维码支付的支付业务、金融创新放到合规的篮子里,让其规范发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备付金的管理是让不属于收单机构的资金放在央行的指定位置,网联的成立时让资金按照央行指定的方式进行流动,坚决清除洗钱、赌博等非法资金活动的土壤。217号文、281号文和 296号文是给二维码支付划定业务边界。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支付方式有其便利性,但是其安全性一直是业界比较担心的问题。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这样的功能也可能携带非法链接或代码。如果二维码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而二维码本身的可视化特性,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图形化方式传输,在目前的安全措施下,容易受到攻击,容易传播木马、病毒,造成用户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


从市场层面看,296号文针对商户和用户都有相应限额规定。目前,二维码支付的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还需要逐步完善,如果不进行额度限制,依靠大量聚合支付和无证机构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支付,其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当然为了鼓励创新,中国人民银行也没有全面限制,一棍子打死,而是对交易进行了限额,让二维码支付回归到小额支付的角色定位。这样既鼓励创新,鼓励支付便利,又控制了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296号文的出台,可以说是央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举措。可以预见,按目前政策趋势,接下来应当还会有一系列的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陆续出台。(完)



文章来源:悟空回答 20 17年12月29日(本文观 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彭淳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