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书先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加州高铁不用查,中国内审人喊话特朗普!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入股价格未确定能否认定股份支付已授予? ·  3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费用资产化?把费用变资产,听着就离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书先生

“好好挣钱,比什么都重要”

温书先生  · 公众号  ·  · 2019-05-06 20:23

正文

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凯紫   图 / 花瓣网

来源:凯紫(ID:kaikaivoice)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向陽朗读音频


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 ——傅雷《傅雷家书》


1


钱,很俗吗?


坦白说,还年幼的时候,先生心里是真的觉得很俗。


那个时候,老师在课堂上问:“长大后想要干什么?”


同学纷纷举手:“医生、老师、科学家。”


大家的理想,几乎都是在长大以后,为别人、为世界去奉献自己,没有一个人拍着胸脯说:“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要有钱。”


那个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于金钱,他们觉得小孩子谈钱,就是思想上走了歪路。


可随着年岁渐长,初中到大学,父母口中“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渐渐变成了“书读不好,将来怎么找工作?怎么赚钱?怎么养活自己?”


不知不觉,人们对金钱的态度,悄然改变。


有句话说:“小时候对钱只觉得庸俗,长大后对钱只剩下喜欢。”


因为越长大越发现,钱,真的很重要。


之前看到一条微博,描述的是“21岁到27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女生,对金钱的看法”,觉得既感慨又真实。


“21岁,有个女同学买了个1万块钱的包包,你不理解为什么买这么贵。男朋友说就是为了装逼,我就不会这么买。”


“23岁,你认识了一个有钱的姐姐,对你很照顾。她送给你一个爱马仕的包,你用了以后发现,原来贵的包真的质量比较好。”


“25岁,你分手了。当初说不会花1万块钱买包的男友果然兑现了承诺,送你的礼物从没有超过100块钱,却给劈腿对象送了好几千的花。姐姐告诉你,你就是傻,舍不得为你花钱的人能对你有多好呢?”


“27岁,你终于明白了先谋生后谋爱的道理,努力了很久开始升职加薪。这时,你发现月薪3千时出现的男人和月薪3万时出现的男人真的差别很多。你赚钱以后,给父母买了新手机,父母嘴上说着浪费,回头就和朋友炫耀。原来,钱不能代表幸福,但有钱真的容易幸福。”


是啊,幸福是如此难以捉摸,没有人知道属于你的幸福真正长什么模样。


也许,有了金钱,你又需要健康;有了健康,你又需要自由。


这个世界,没有百分百的幸福。


只是,拥有金钱的人,始终拥有更大的概率,去触摸幸福。


2


李宫俊说: “没钱的日子不难过,而是根本不能过。”


小的时候,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直到成年之后,才知道把一个家庭抗在肩上,这负担有多么重。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就讲述了一个男人独自把家庭扛在肩上的故事。


男主加德纳,因为付不起违例停车的1200美元罚款,被迫用10天的牢饭来偿还。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是因为停错车又没有钱,就不得不在人生履历里加上坐牢这一项。


可生活,就是有这么艰难。


从牢里出来后,他没钱交租,被房东赶出门,只能带着儿子去地铁站过夜,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要去卖血来供儿子吃饭。


但即便如此穷困潦倒,他也没有放弃过,从底层的推销员做起,拼了命地付出努力,最后成为了知名的金融投资者。


加德纳给儿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儿子的童年有一半时光,因为父亲的穷困而饥寒交迫;但又有一半时光,因为父亲的富有而单纯无忧。


他明白了,世界上从未有过真正的平静和安宁,只是有个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加德纳在最穷的那一刻,依然对儿子说:“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努力去争取。”


成年人的世界里,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你想要活得更好,就去努力挣钱。


郭德纲曾这样形容过自己的过去:“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没钱更苦。”


他还说:“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又何况一帮说相声的呢?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终于我们也看见了花团锦簇,我们也知道了彩灯佳话。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这并不是说,成功者都是熬出来的。


而是告诉你,当你不是天生成功者的时候,除了拼搏,没有别的路途。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忍饥挨饿也是世界某处真实的角落。


生活的恩惠不会凭空而降,必须是你自己付出了努力。


3


小时候,觉得金钱只跟吃饱穿暖有关。


长大后,才发现金钱牵连的还有感情。


儿时的我们憧憬简单纯粹的爱情,长大却明白,成年人的爱情,没有金钱就悲哀而且无奈。


它代表你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既无法给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无法给伴侣爱的保障。


记得前两年的七夕节,微博上有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马上就要七夕了,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好?预算200元内。”


有网友评论:“200块钱的礼物,你不如送给她一个自由。”


我不知道这个男生看到这个评论后会如何感想,但说实话,看到一些公众号铺天盖地地diss这个男生,让人不免有些心疼。


的确,这个世界上不乏小气的男人。但对这个男生来说,也许200元就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呢?


于他而言,这已然是自己的全部。虽然在外人看来显得小气,但至少也付出了行动不是吗?总比那些嘴上说着爱,实际却不肯行动的男人,要好的太多。


我们总是习惯在一无所知的时候,对他人的事津津乐道。


我们谁也不知道,这200元是不是这个男生两周的饭钱;谁也不知道,他为了这200元的礼物,是不是已经倾其所有。


如果有足够的金钱,也许他的微博又是另一种画风:七夕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好呢?没有预算,她开心就好。


谁不希望自己是这样一个男朋友呢?


先生真心地觉得,没有必要去苛责。


只能说,在成年人的感情里,没有金钱,就是一种悲哀。


它也许不会让你寸步难行,但它会让你受尽心酸,就如同这个男生,只因为一条微博,便让人戴上种种的有色眼镜。


可以想见之后的人生里,过日子、结婚、彩礼、买房、儿女,没钱会让他遭受多少委屈。


金钱,是男人的胆;是女人的脸;是婚姻的根; 最重要的一点,它可以是人的自尊。


4


有人说:“先用金钱填饱肚子,再去详谈自尊与理想。”


以前的我,并不是很懂这句话的意思。


理想、情怀与希望,这都是我们曾经无比憧憬的东西,为什么会和庸俗的金钱扯到一起?


后来我才明白,理想、情怀、希望仍然是美好的,想拥有它们这没有错。


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就像电影《缝纫机乐队》里有一句台词,非常残酷: 金钱可以救命,但理想不能。


《缝纫机乐队》是一个讲理想的故事,但也没有把理想置于金钱之上。


我一直认为,当一个人能够不让金钱左右你的生活,这个时候,才适合去谈理想。


我有个朋友,也是很有理想的人,现在的工作,绝非他的期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