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丨一览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反思张家界“两个菜要844元”风波 ... ·  4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纸媒撞上新媒体还有春天吗?丨纸媒“死亡名单”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7-11-23 18:06

正文


前两天,楚天金报宣布将停刊,又引发了新一轮纸媒将(yi)死的恐慌。


注: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随着新媒体近乎疯狂的发展,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报刊杂志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有人说,这是传统媒体人告别的一个时代,纸媒真的会消失吗?我看未必!


1

纸媒不会完全消失


或出于投资方撤资、优秀人才流失、广告投放减少等原因,不少报刊杂志宣布停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停刊或将停刊的报纸杂志有58家。


注:资料来源网络丨清博整理


这其中有的永远离开了媒体舞台,也有不少选择暂时蛰伏谋求转型。


因为这些报纸杂志的停刊,纸媒将死的言论甚嚣尘上,但我觉得纸媒是不会完全消失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找到一种死掉的媒介。


之前,广播在电视与网络出现的强压下也被唱衰,但因为与汽车和音频收费搭上关系而迅速崛起;同样,电影在电视的打压下,也就在前几十年,很多人纷纷预言电影将灭亡,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电影在电影院获得新生,谁能保证纸媒以后不会遇到这样的机会?


所以纸媒必然也会分化成新的方式存在,现在的设想有比如免费报、社区报、行业杂志,甚至量身定制个人报纸。而且现在党报以及一些行业报还是非常红火的。


注:图片来源《领客LINK》


同时,2017年也有不少新的报刊杂志出现,比如《大众日报海外版(日本版)》、《天山时报》、《科普时报》、《中国信用》、《领客LINK》等等,看来有些报纸杂志的停刊不过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不可否认,面对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今后纸媒这种传播形式必定会萎缩很多,所以当前环境下纸媒的转型确实势在必行。


2

纸媒转型新媒体是大势所趋


纸媒不会死,但目前很多凋零,所以不少纸媒都在寻求转型,目前环境下最为常见的便是转型做新媒体。


如《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华网》都纷纷开通自己的公众号和微博账号,一些文艺杂志如《牡丹》《鲤》等,也在公众号推文中继续维持受众喜欢的风格和文字。


我们都知道目前信息过剩,新媒体因缺乏有力监管,内容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而纸媒在相对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内容生产机制,可以持续产生原创、保持内容独特性。而优质的原创内容正是当下所需,纸媒恰好是有优势的。


在我看来,纸媒和新媒体并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冲突,比如vivo手机就曾在人民日报上用了整整四个空白版面来为产品打广告。


注: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大家从一头雾水到后来的恍然大悟,其实报纸也可以有创意十足的广告,再通过新媒体传播,传播效果与话题度绝对满分。


另外我们在网络媒体上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新闻其实都是靠报纸或电视台记者来采编而来的,然后通过新媒体直接或加工后再次传播。


所以新媒体和纸媒,既可以单独用于企业和品牌的推广,也可以线上线下结合来共同为品牌推广出力。你看纸媒转型做新媒体或与新媒体相结合,其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从目前的一些报刊或杂志的新媒体转型来看,有一些是做得很成功的,纸媒转型新媒体还是可以有一些想象的。


3

纸媒成功转型新媒体,可以有这些想象


也许对于多数纸媒而言,转型就如同碰到一只老虎,未知且凶猛。现在我将分享一些纸媒成功转型新媒体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想象。


①纸媒+新媒体,媒介融合齐发力


目前没开通公众号、微博或者没在其他平台发布信息的报刊杂志应该寥寥无几吧,其中有些就做得非常不错。


以人民日报为例,他也是纸媒,目前人民日报、人民网、客户端及微信、微博等统一品牌输出,每一个都单独运营,各自业务不交叉,但各自又互相辅助,且都具有独立的竞争力。


拿两会的报道来说,报纸版丰富版面内容和呈现形式,同时公众号推文权威更新最新并两会信息,用H5呈现《2017我来北京开两会》,而“人民直播”两会话题在微博更是引发网友关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注: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相关报道现象级产品频出,总点击量数亿。纸媒+新媒体通力合作可是能惊艳舆论场的。


②砍掉报纸杂志业务,品牌加持做新媒体


目前很多报纸杂志停刊,但并不意味他们的消失,像之前《悦己SELF》杂志发布停刊说明是就表示会保留42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并专注发展社群。


这类转型中我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外滩画报》了。外滩画报除了PC端的网站、移动端的APP和微博、旗下还在运营着外滩教育、外滩时尚、优游、凹凸帮、文工团等10余个公众号,形成新媒体矩阵。


注:图片来源外滩画报


目前外滩画报全网粉丝近百万,最开始的粉丝都是导流自纸媒用户,新外滩的目标用户仍然主要集中在新中产和新消费这一代人,帮助他们打造有格调的生活方式。


从优质内容的输出,到组织线上线下的活动,做定制产品收费课程,未来打算深挖社群……外滩画报就是这样一步步布局他的新媒体之路的。


如果你想砍掉报纸杂志业务,实现产能升级,利用原有品牌的影响力加持转型新媒体,或许可以学习外滩画报。


③打造全新媒体品牌


危机就是机遇,这句话有时候真的很有道理,《东方早报》的停刊为媒体圈带来的是希望而不是绝望,澎湃新闻的上线与发展就是实例。


不得不说上海报业很大胆,直接停刊《东方早报》转做新品牌澎湃新闻。专注时政,直切移动,原创新闻,大图模式,瀑布流,每天发布超过150篇新闻报道与评论……APP累计用户7000万,日均活跃用户600万,澎湃新闻志在成为互联网领域原创优质新闻供应商。


注:图片来源蓝研社


如今,澎湃视频频道、英语项目已上线,澎湃新闻至此已有6个频道、72个栏目。在我看来一个真实的澎湃新闻代表了报刊大胆的新媒体转型之路。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新一轮的征程早已开启,愿大家在市场洪流中越试越勇,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康庄大道。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