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在知乎上的一条高赞回答,近来被频繁引用。
提问: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回答: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晴空之上一头雄鹰飞过。
这个回答后来成为了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的开篇,也成为了同名网剧的第一镜。
随着网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很多剧迷们再一次发起了提问:如果用这十二时辰来记录自己生活的城市,会是什么样?
在所有的提问中,成都得到呼声最高。
于是,马伯庸昨日在微博发文回应,他原来考虑过写成都十二时辰,然后发现剧情特别简单,全篇共7字:大家都在打麻将。
《成都十二时辰》就此变成了麻将桌上的“血战到底”,虽然场景单一,但也不乏智力和体力的角力。
有网友提醒马伯庸,“火锅”在《成都十二时辰》中也应该有姓名;马伯庸的回答,则展现了剧本的巨大留白。
终于,有成都本地网友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将《成都十二时辰》的剧情梗概勾勒完整:
巳正,大荒落。狼卫入成都。
死囚张小敬受命追查狼卫,出狱之后先去烫火锅。遇到不良人中的老兄弟,大家摆龙门阵。结果一摆就摆到半夜。
狼卫曹破延则因为旅途劳累,进城以后就去吃串串。因为串串太好吃,涮起来又慢,吃到忘记时间,也吃到半夜。
龙波进城以后跟人打麻将,打到半夜,把300桶墨料全都输了。
半夜,仨大老爷们儿凑到九眼桥喝酒,从互相看不顺眼喝到互相吹牛逼,再喝到结拜兄弟,最后喝到抱在一起哭,闹事。被警校刚毕业的李必抓回派出所醒酒。
第二天,巳正,大荒落。三人酒醒,故事结束。
马伯庸对《成都十二时辰》的脚本设定虽是调侃,但却彻底打开了全国各地网友的脑洞,结合剧情,我们一一来看。
北京的堵,当然是无可争议。
在全国的汽车保有量排行榜上,北京长居第一。而城区同心圆式的结构和产城分离的设计,造成了恐怖的早晚通勤高峰。
按照电视剧的设置,狼卫是巳时也就是早上9点进城的,这一时间,正好是北京最堵的时候。所以狼卫如果此时进京,会被堵在六环,等节日都过完了,狼卫还没进城;
又或者,狼卫进城后,会因为是外地牌照而被限行,最终本剧只能草草收场。
北京的问题是进不了城,重庆的问题是找不到路。
在重庆,一个恍惚之间就是1楼和18楼的分野;轻轨钻进居民楼的视觉冲击,如同观看一部26世纪的赛博朋克大片;现实版的“重庆折叠”营造了一种“哪都去不了”的无力感。
要知道,重庆可是一个共享单车都战略放弃的城市,以狼卫靠马驱动的车辆,有信心能够征服这里的道路吗?
另外,重庆还是一个抖音之城。
别的不说,就曹破延和狼卫这样这样的奇装异服,很可能被网红小姐姐们拉去洪崖洞拍抖音,导致阙勒霍多的大业被流量淹没。
还有一个可能会给狼卫造成交通困难的城市是武汉。
自2008年开始,武汉进入了“满城挖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无处不在的基建工程将武汉变成一个大工地,许多建筑早就物是人非。
因为庞大的基建工程,武汉市民的出行极为不便。据相关报道指出,2016年武汉正式步入“中度拥堵”城市,日均拥堵长度达到110公里,拥堵时间超过9小时。
所以盲目入城的狼卫们,大概率会被堵在一个舆图上完全不存在的位置,动弹不得。
同时,狼卫还要小心武汉公交司机。
据说每一个武汉公交司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飞行梦。论飙车,他们从来没在怕的。
当然,如果狼卫试图进入一个中原省份,那……算了,网友说,阙勒霍多应该早就被顺走了……但这样黑河南真的好吗?
解决了交通问题,再来看看实操问题。
如果狼卫们此时进入魔都,那大概率会碰上负责垃圾分类的保洁阿姨。
按照标准:伏火雷属于有害垃圾,石脂属于可回收垃圾,肥料和残渣属于干垃圾,而废水则属于湿垃圾。
显然,忙于制作阙勒霍多的龙波和狼卫,根本没时间操心垃圾分类。于是,张小敬在李必的指引下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潜伏在龙波的宅子外面,等到他们丢垃圾的时候大声通报居委会阿姨:龙波的干湿垃圾没有分类!
经过一番较量,阿姨们最终制服了龙波一行,并开出了上海垃圾分类的罚单,还把名字写在了小区公告板上——全剧终。
阙勒霍多在魔都是垃圾,在山西却是最普通的商品。
剧中,狼卫们可是赶着300桶石脂进城的,如此行囊,很可能被山西人民当成做批发生意的小贩。也许,龙波还没来得及加工,就被某煤老板高价收了。
如果在横店,龙波和狼卫很可能陷入悲喜交加的矛盾境地。喜的是,这里有无数的道具供他们使用;悲的是这些道具都是假的。
或许,他们还会被剧组强行征调去拍戏,80/人/天,管盒饭。
《东北十二时辰》就简单了。
有诗云: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扒蒜烧烤小龙虾,青岛百威大雪花。
到了晚上,东北还有乔杉大澡堂和刘老根大剧场,保证你舒舒服服,老带劲了。
据说张小敬的老家也是东北的。老乡见老乡,还整啥刺杀呀!
另外一个充满欢乐的城市是天津。
据说这里人人都能讲段相声,卖包子的张嘴都是说学逗唱。
其他一些城市里,狼卫可能无法适应当地饮食。
在湖南,如果吃饭点一个微辣,会暴露自己外地人的身份,引起他人的侧目和关注;
在贵州,如果没有两升的酒量,就会因为沉醉茅台而误事;
在广西,如果身上没有螺蛳粉的味道,打招呼都没人理;
在山东,狼卫会惊讶地发现石脂被当成了煎饼卷大葱的蘸料。
看石脂黑黝黝的颜色,像极了大葱伴侣——甜酱。
而在广州,狼卫最应该操心的不是吃什么,而是如何才能不被吃掉。
此外,还有《保定十二时辰》:一头渤海驴流浪到了保定最终成为火烧的奇遇记;
《南京十二时辰》:一只忧郁的鸭子裹挟着帅气的粉丝和高冷的豆腐努力逃出南京但未成功的故事;
《柳州十二时辰》:有一天,螺蛳,米粉,酸笋,青菜组成了神奇四侠。而花生,木耳,腐竹,黄花菜,萝卜干则组成了复仇者联盟
……
总而言之,全国这么多城市,除了唐代长安,还真就没有一个能顺利召唤阙勒霍多的。
除了城市之外,十二时辰之火已在坊间蔓延,甚至出现了“万物皆可十二时辰”的盛景。
以情趣分,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精彩。
看剧十二时辰,每九十分钟都是不同的精彩;
钓鱼十二时辰,十一个半时辰都在等待,最后半个时辰才是收获的喜悦;
考试十二时辰,不要抱怨,这是你一年中为数不多认真学习的时候了;
星座十二时辰,据说是最新的星盘算命方法;
以职业分,各行各业的十二时辰都令人尊敬。
做新媒体小编的也非常不容易,不仅要24小时待命,还要24小时改稿。
此外,游戏玩家的十二时辰,随时在准备开团;
全国网友的十二时辰,随时在准备开喷。
至于普通社畜们,也在周末和上班时度过了完全不同的十二时辰。
周末
上班
最后,科普一个小知识。
虽然《长安十二时辰》中,每一刻的报时都十分精确,但其实在古代做到绝对计时是非常困难的。
日晷受天气影响较大,准确度不是非常高,携带非常不方便,大多数场景下,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如“一弹指”“一炷香”之类的相对计时方法才是主流。
如今,对普通人而言,十二时辰就如同相对计时下的“一弹指”,稍纵即逝;但即便如此,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每一个“一弹指”,都不被辜负。
其实,关于《十二时辰》
近期还有很多有趣好看的文章
我们为你精选于此
文末扫码即可查看
《去了趟山东,发现自己还没颗葱高》
推荐理由:beebee星球上周的十万加趣文,带你了解山东的“葱”文化。
《只有上海人知道你是什么垃圾》
推荐理由:新世相经久不衰的流量文章,重温上海垃圾分类的迷惑行为。
《广西人,食物链顶端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