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班主任家园
班主任研究会是研究班主任工作和家庭教育的专门机构,在这里,教师与全国同行一起相互温暖,抱团前行;在这里,你会懂得如何做一名优秀家长,学会与老师沟通,助力孩子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  一个与DeepSeek和谐相处的例子 ·  昨天  
萍乡公安  ·  开学第一课 筑牢“防毒墙” ·  昨天  
海胆新闻  ·  校方通报:教师郑某某,被开除! ·  3 天前  
海胆新闻  ·  校方通报:教师郑某某,被开除! ·  3 天前  
江西省教育厅  ·  孙洪山调研春季开学和校园安全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班主任家园

一个老教师的忠告: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成大器!

班主任家园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6-13 06:58

正文

点击" 班主任研究会 "关注我们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所有家长“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问。 但是, 当今父母在对孩子的爱上却存在误区: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


为此,一位做了40年教师、当了30多年班主任,也是一位成功母亲的老教师提出忠告: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



01. 冲茶与炒菜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


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


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


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


“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


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需要、被母亲肯定啊。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儿子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 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02. 挤公交的五大要素


想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舍得放手。 尤其是培养男孩子刚强、坚毅的男子汉气质,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


每天上下学的路程,正是培养孩子刚毅、能吃苦的气质的一个绝好机会。让孩子锻炼着自己上下学,可以让他在路途中寻找到不少乐趣,也能够增长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儿子上小学时,家离学校很远,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从三年级起,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共汽车上下学了。


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就说挤公共汽车吧,有五大要素。”


我很感兴趣:“我儿子什么时候成哲学家了?挤汽车还挤出经验了!往下说,我洗耳恭听!”


儿子兴致勃勃地说起他总结的“五大要素”:“第一,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哪!只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人群一有动静,准是车来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大要素呢?”我兴致很浓地听着,逗他讲话。


“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前,抓住车把手,你就能上车了!第三,如果车上人多没有座,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面,这个地方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往下听。


“听我慢慢道来:第四,司机座位后面虽然宽敞,但离座位扶手远,你的双手要张开,放在车窗的玻璃上,这样能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


听完这“五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想,不去挤公交车,他哪能总结出这么多“要素”?


儿子上中学后,6年来天天骑车上学,风雨风阻,无论风吹日晒,从不叫苦,我从心里佩服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