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付丽娟:成长经历,决定了赚钱能力 ·  昨天  
简单心理  ·  爱与依恋,始于童年延续一生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壹心理

建议内耗严重的人戒掉这1件事,越早开始越好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9-18 10:56

正文

这段时间,我想通了一件事:

不再向别人渴求“无条件的爱”,而是去接受“爱就是有条件的”。

这样想之后,我发现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爽了。

作为“缺爱大军”中的一员,曾经我和很多人一样,也怨恨过父母:

“为什么只有满足你们的要求,实现你们的期待,我才能被肯定?我是你们的孩子啊,你们就不能无条件爱我吗?”

也在爱情里,经历过无数次内耗:

“我那么爱你,为你付出那么多,从来没想过要你回报,我只是想你也无时无刻爱着我而已。”

从小到大,我在所有的关系中,不断渴求无条件的爱,却一遍遍失望。

我开始怀疑:无条件的爱真的存在吗?如何才能接受有条件的爱?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

一个人学会爱自己,从不再执着“无条件的爱”开始。


我一度想改变父母的想法,觉得TA们对我的爱就应该是无条件的,否则就是不爱我。

现在回想,一方面觉得自己挺幼稚的,另一方面,我也能接受并理解这种对爱的强烈渴求。

先说说,到底什么才是“无条件的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同时他提出了对心理学影响深远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完全接纳、不带任何条件和评判,这是我们生命初期的最大需求。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会完全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评价每一种经验,罗杰斯称之为“机体评价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的行为是由经验和感受来指引的。

比如婴儿肚子饿了、拉屎了,一感到不舒服就会哭,被抱在怀里就很安全很满足,就会笑。这是一种最直接、自然的本能,没有好坏之分。

人也最容易在这个时期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被爱被接纳被尊重,这有利于我们形成积极的自尊。

然而,随着我们长大成人,父母就会把自己的条件和期待加在我们身上,“要做个好孩子我才会爱你”“要考个好成绩我才会表扬你”……

于是我们开始相信,要达到外界的要求才能被爱,慢慢遗忘了之前的“机体评价过程”,放弃了内心的真实和天性,转而用懂事听话的表现去取悦他人。

为什么说一直追求别人给的无条件的爱,结果往往是“失望大于希望”?那是因为——

你渴望的是生命最初的需要,但再也没有人会把你当作婴儿看待,无条件满足你的所有需求。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John Welwood认为:

“追求无条件的爱,是我们把脆弱乃至全部的自我,交给一个未知的选择。那意味着,我们把爱的权利让渡给别人。”

所以问题就在于,即便你真的得到无条件的爱,又怎能保证对方不会随时抽走爱你的权利?

别人给你的爱没有条件,意味着TA们拿走这份爱时也没必要向你交代,你所受的伤害就会更深。


更糟糕的是,我们越是渴求“无条件的爱”,越会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幻想有一个强大的人来爱自己。这么看,无条件的爱是一种“不平等关系”。

人格心理学家Jeremy Nicholson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世界上不存在无条件的关系,关系是建立在各种条件的基础上。

很多人都习惯把欲望、需求投射在朋友、伴侣、父母或孩子身上,希望对方能满足自己,比如——

结婚之前,你是不是要看对方的外貌、人品、背景、收入是否符合你的条件?

失业时,你是不是渴望有朋友给你介绍工作,或是陪在身边安慰你、关心你?

甚至买房、买车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希望父母、兄弟姐妹能帮你一把?

如果TA们都做到了,你是不是也会觉得TA们对你好,然后会更爱TA们一点?

长期处在不对等的关系里,总有一方的感受和付出会被忽视,就算对方再爱你,也会选择离开。

反过来,当我们是无条件付出的一方,也会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回报太少,久而久之,就会不想再委屈自己。

一段健康的关系,是彼此都能清楚认识并能沟通好自己在关系中的条件。

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需要付出与收获的平衡,不应该是一方的妥协和另一方的控制操纵。

所以你会发现:能够讲条件的关系,反而可以让我们避免受伤害。

因为我们不会去计较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在关系里坦坦荡荡、舒适自在。

认清这一点,你会瞬间松口气,不再把父母、恋人看作不满足你需求的“恶人”。

相反,你会察觉到,其实TA们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甚至都没有得过多少真正的爱,不知道爱是什么。

我们无法非黑即白地谈论“爱”,因为中国式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是同时损耗又修补着。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父母的爱会带着点“势利”的味道,导致我们的内在体验并不好。

因为习惯了内化父母的评判标准,我们真实的感受和经验会被歪曲,外界的价值评判会取代早期形成的积极自尊,自我和外在价值的冲突在我们内心撕扯、内耗,人也变得低自尊和焦虑。

可成年后,如果还要求另一个人无条件爱自己,很不现实,也很累。

那缺爱的我们,该怎么满足自我?

最好的自救方式是:学会无条件爱自己。

关于如何无条件爱自己,最近看完很火的电影《热辣滚烫》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可能很多人都从贾玲演的杜乐莹身上,看到了曾经怯懦、自卑甚至习惯讨好的自己:

父母从小偏爱妹妹,导致妹妹嫌弃她30岁还啃老,瞧不起她这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男友厌恶她身材太胖、性格太怪,想分手,但其实他早就出轨了乐莹的闺蜜;


好心帮表妹录节目,结果表妹通过恶意剪辑,让观众以为乐莹是个推搡父母的不孝女……

尽管如此,乐莹还是渴望周围人的爱——

妹妹让她把房子过户给自己时,她毫不犹豫地签了名;

被闺蜜横刀夺爱,却给她当伴娘;

男朋友把她当做“长期饭票”,她却以为找到一个爱自己的男人;

表妹把她当做让自己转正的工具人,她却对表妹的嘘寒问暖感动至极。

背叛、利用、抛弃……没人关心她经历了什么,她绝望到想跳楼,命运却给了她重生的机会。

拳击是她掌控生活的开始,一次次的出拳、跑步、格斗,让她的身体和感受连接起来,让她学会尊重身体的感受,尊重内心的想法,为自己重新活一次。

以前卑微讨好的眼神,变得坚定、有力量,前男友约她吃饭示好,她也能勇敢拒绝。

所以,无条件爱自己,就别把自己拱手置于别人的审判里,更别轻易去评判自己。爱自己这个人,而不是爱别人眼中的自己。

不是要“乖”、要“懂事”才能爱自己;

不是要“买房买车”、要“升职加薪”才能爱自己;

不是要“取得某种成就”、要“做个有价值的人”,才能爱自己。

你可以去觉知、去体验任何感受。卓别林说过:“所有的痛苦和情感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无条件爱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总会因为完成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成就、做了什么事情,才会喜欢自己。

但其实,无条件爱自己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存在”。

无论自己多不完美,都接纳自己,爱自己的存在,我们才会在关系里得到滋养。

歌手伊能静就是这么一个人,如果你了解她是如何一步步练习爱自己的,也会备受鼓舞。

她在家里排行老七,爸爸一直想要儿子,直到伊能静出生,他失望地离开了这个家。

伊能静到现在也不知道爸爸爱不爱她,小时候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你,妈妈会过得好一点”,她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愧疚,觉得是自己让妈妈受苦。

缺爱,成了她身上最典型的标签,她渴望从他人身上索取无条件的爱,不断求证自己值得被爱。

和庾澄庆的第一段婚姻里,她想要对方的体贴关心,一旦得不到就“作”得厉害——

拍戏被蚊子咬得皮肤过敏,庾澄庆就半夜起来帮她冰敷、擦药;

吵架会像小孩一样离家出走,庾澄庆半夜出门找她,一找就是好几个小时;

庾澄庆是个“老派的男人”,喜欢默默陪伴、照顾伴侣,她却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第一段婚姻结束后,她发现自己内心的创伤没有愈合,于是停掉工作,独自去旅行。

她租了一个小房子,把物欲降得很低,自己照顾自己,体验面对真实自我的过程。

但跟秦昊谈恋爱时,她的不安全感再次出现,想到从小被爸爸抛弃,又爱上一个比自己小10岁的男人,突然哭了起来。秦昊得知原因后,非但没安慰她,还抓起外套准备走:“我跟你说有病要治,我没病也不想当医生。”

这句话瞬间“捶”醒了伊能静,她开始花很长的时间学习爱自己,比如:

她在综艺《毛血旺》里提到,吃东西的时候不只是吃一个好吃的口感,而是感受食物在“满足我,取悦我,被我享用了,被所有的方方物物照顾着”,那么内在就会很丰盛;

她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就夸两句,不好也说“没关系,你已经很棒”

当然,秦昊也用正确的爱去疗愈她。面对伊能静的“作”,他总能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化解,比如:

伊能静抱怨秦昊没有结婚前浪漫,“我跟你是爱情,你跟我是亲情”,秦昊回了一句,“你跟我在说相声,我跟你在生活”

秦昊妈妈提醒儿子多夸老婆,秦昊很配合,妈,咱家祖坟在哪,冒烟呢吧,我太幸福了”。没套路、没甜言蜜语,只有即刻而真诚的回应,让缺爱的伊能静不仅学会爱自己,还在爱情中得到滋养。

虽然关系是有条件的,但无条件的爱也偶有存在,只是碰上它需要一点运气。在没有这种运气时,我们要先学会无条件爱自己,明白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样才能学会去爱别人,然后得到别人的爱。

此刻,我脑子里开启了单曲循环,是大张伟给《热辣滚烫》唱的那首歌:

“我爱我的懦弱,我爱我的笨拙,我爱我被别人嘲的苦涩……即使满目荒漠,也要栽上一朵只为自己开的花。”

小时候没被无条件爱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你都潦草、苛刻地对待自己。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

勇敢地做自己,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林大发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部分参考资料:

[1]一条.中国第一代少女偶像:50岁后,太爽了!2023.06.09

[2]往事叉烧.秦昊:伊能静你有病得治.2023.07.01

[3]武汉大学研究生会.珞研原创丨亲密关系专题——无条件的爱存在吗?.2023.02.24


只有真正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在人际关系中拥有更多的自信与安全感。


如果你也曾执着于“无条件的爱”,曾被深深地伤害,想要学会无条件爱自己,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改变思维认知,学会接纳自己;可以与群友温暖互助,学会珍视和照顾自己还可以免费观看心理咨询师干货直播课,与咨询师实时互动,获得专业心理指导,开启自我关爱之旅!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