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姑娘找我聊天,她说她刚换了一个工作,月薪翻了倍,但代价是已经连续两个月都加班到深夜。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女孩子要独立,但是没必要这么拼命。
她告诉我,她爸爸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做了一个手术,一周时间就用尽了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
她说,在病房外看着妈妈打电话筹钱的时候,才真正地体会到钱对家庭意味着什么: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关键时候它能救命。有时候,长大只在一瞬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8wEfsAiaibOWRJvcME0oKakeTJSwotIKBiclc6v9olOJUaXzrlibgbM04iabFPOzGjddxvIlujibwP03o0hj2FKHmWQ/?wx_fmt=jpeg)
听完她的故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我们都讨厌医院,不想生病,但是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提前到来。
她说想给自己和父母都买上保险,给未来买一份保障。但是她花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依然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保险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本身就复杂,并且种类繁多,市面上的产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再加上部分代理人不专业,购买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坑里。选择时千万不能盲从,要多花一点心思去研究。
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因为做了这个公众号,有了更多机会去接触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也了解到现在有一些第三方咨询机构,专门从事保险方面的咨询。
所以,我这次特别邀请了资深保险规划师杨震,请他从客观中立的角度给大家开一次讲座,全面解读保险里的陷阱,讲座开始前,先上一波干货。(本文纯干货,绝不推销保险)
![](http://mmbiz.qpic.cn/mmbiz/x8wEfsAiaibOXPcdxIFGEYhHU1MeadWTIYVISK1nUCqj654K6yYSLoia43stQianVicJvH0h3SpRMkLxQSr8kAGUgFQ/0?wx_fmt=other)
-01-
买保险可以挣钱?
其实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现在大家都有了保险意识,但大多数人对保险的认知还处于农耕火种的原始阶段,都怕买了之后钱打水漂儿,总觉得买保险最后得返点什么才划算,比如说市场上包装成“教育金”、“养老金”的各种年金险:有理财也有保障,感觉蛮划算的呀。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其实很容易踩坑!
我的一个客户,几年前姐姐脑中风住院,性命是抢救回来了,但也没办法继续工作了。本来还庆幸早些年家里从代理人那里买过保险,一年保费2万多,交了好多年,结果想申请理赔的时候,才发现买的是年金险,用于养老规划还行,附加的重疾保障只有几万块。
一方面姐姐失去了工作能力,要交后续的保费捉襟见肘,只能无奈退保,损失了一大笔钱,另一方面,还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欠了20多万外债。
买保险最核心的价值是弥补家庭发生意外时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这些年金险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理财产品,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所以一定要回归保险的本质,先保障后理财
,在保障没做足之前千万不要碰理财型保险!
![](http://mmbiz.qpic.cn/mmbiz/x8wEfsAiaibOXPcdxIFGEYhHU1MeadWTIYPK0XdR1C3AFFoLQAsSaNAMnD3Tg7dC38lpNQyAQKCuAJ7PFgKETTwA/?wx_fmt=other)
-02-
“产品化”思维
让你白花很多冤枉钱
有很多人买保险,都是直接奔着保险产品去的:我想买个保险,给我推荐一个好产品吧。什么产品才是好的?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而每一类保障产品都有对应的保障作用,保险配置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保险配置的核心是家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我们配置保障,一定要有“全局”思维,综合考虑家庭所处的阶段:收入、负债、个人的年龄和健康情况等。
我们可能面临重疾、意外、医疗、身故等各种突发情况,一张保单根本无法合理覆盖人一生所面临的风险。如果配置不合理,花再多钱都是白搭,根本起不到风险防御效果。
![](http://mmbiz.qpic.cn/mmbiz/x8wEfsAiaibOXPcdxIFGEYhHU1MeadWTIY8ndIb5ld31X74xDIG8W11ictl9W5EzvdzbbeKC2aT3ZE6Ls5MPBjtJg/?wx_fmt=other)
-03-
买对保险的4个打开方式
买保险的各种不正确姿势,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这么深的水,怎么才能避免被坑钱呢?这里提供4点建议吧:
号称一张保单管一生的“万能险”,其实相当于把用于风险保障的钱,分了一部分去做理财。保障功能被严重削弱!所以基本等于「什么都不保」,根本起不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有的朋友在代理人的说服下买了“返还险”,认为到期还能返还保费,像是没花钱。其实这类保险只是在寿险的基础上附加了重疾险,一般情况下,要比纯保障型产品贵6-7倍!
很多父母只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保险,却忽视了自己。其实,只有家长自己做足保障,避免收入中断等因素影响孩子的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保障。所以买保险的正确做法是先大人后小孩,真正给宝宝一个安稳的未来。
很多朋友总担心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会故意拖延,但其实理赔的关键在于是否做好健康告知。可以说,买错保险,是赔多少的问题;健康告知做没做对,才决定能不能赔。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x8wEfsAiaibOUbrI3lAGmt6MuwicI6rrDktFWZV1XXOj2Inib6L1sGKwwpqDdW73XXvibgu9uPYpEVu07X3s7Zj9Rcg/640?wx_fmt=gif)
保险行业纷繁复杂,认知成本很高,很多代理人对自己卖的产品一知半解,见人就直接各种推销说服,签字之前你是上帝,签字之后他是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自己一定要具备基本的保险常识,理性对待,不要盲从。
那么作为普通人该怎样才能快速避坑呢?这里推荐大家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方式,美文特别邀请了资深保险规划师杨震老师,送给大家一节限时免费公开课——《保险避坑指南》,现在报名,免费参加。
▼
1.80、90后的我们怎样才能为家庭筑起一道全面的保障?
2.如何才能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最全面的保障?
3.作为普通人,重疾、医疗该如何选?哪个最重要?
4.不同阶段的家庭,该如何确定保障方案?
5.为什么你买的保险,申请理赔时总是被拒?
6.评估保险产品好坏有哪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