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15 小时前  
秦皇岛晚报  ·  【中国好手艺117】铁艺灯笼 ·  15 小时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编辑·手记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浅谈全真《功课经》忠孝诚信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5-19 17:59

正文

忠孝诚信思想是道教教义之一,是道教教化民众自觉行善的道德律令。道教诸多经典反复强调忠孝诚信的教化作用,猛烈地批判虚伪欺诈狡猾等言行,在道教伦理学发展中上留下了独特的篇章。


文/楼嘉咏

《功课经》简介

《功课经》是道人每日除了戊日、必须要诵持的经典,其中包括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义,道学神学思想、威仪规范、修持方法、斋戒禁忌、祖师嘉言懿行等诸多方面,内容广博,义理宏深。所以历代教门高真,无不重视课诵,以作进德的梯磴,成仙的径路。全真派早在邱祖《清规榜》上就有:“两堂功课宜持”的训诫之语。可见《功课经》对修道之士的重要性。

焚香和诵经祈祷国家政治清平(资料图)

《功课经》中的忠孝诚信


《功课经》虽是道士随堂之功课,但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忠孝诚信思想和内容,下面就《功课经》中忠孝诚信经文进行分析。


经曰:《双吊挂》:


上坛齐举步虚声,祝国迎祥竭寸诚。

当日陈情金阙内,今朝香霭玉炉焚。

皇图巩固山河壮,帝道遐昌日月明。

万民瞻仰尧舜日,岁稔丰登乐太平。

香供养,常清常静天尊。



这是《功课经》中第一处反映爱国思想的经文,据老道长讲是当年王常月祖师传戒时,“天字号”戒子所作的冠顶律诗,诗的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是:“上祝当今皇帝万岁”,表达了道教对国家的祝福。万物生长靠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个国家元首引领这一个国家的国运命脉。君明则国兴,君昏则国败。《太上道德经》上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经文中“域”指宇宙、自然界。“四大”指:道、天、地、王。把一国之的“王”作为为四大之一同等对待,体现了道教对元首的尊重,是爱国的体现。整首诗更是反映了道教通过自己特有的宗教修持,焚香和诵经祈祷国家政治清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熟,百姓乐业的美好祝愿。


经曰:

愿国安民丰 时和岁稔

愿真风丕阐 道化兴行

愿凶恶化贤 邪魔归正

愿兵刑罔措 囹圄空闲

愿沉滞升迁 冤仇和释

愿参玄学者 入道成真

愿历劫宗亲 俱皆超度

愿历世师友 同证真常

愿所有眷缘 增崇福慧

愿所伤物命 早生人天

愿绝食酒荤 不相杀害

愿持身端正 不履邪淫

愿悉破悭贪 悉除险峻

愿言无诳妄 行贵真诚

愿弱已饶人 潜忍忿怒

愿慈心下气 恭敬一切

愿不堕边夷 不随邪见

愿结交仙友 栖集清虚

愿智慧开明 神通恢廓

愿广行方便 普济群生

愿永断执迷 咸归至道

尘劫有尽 我愿无穷

尘劫有尽 我愿无穷

尘劫有尽 我愿无穷

端望帝真 曲垂济度


皈命礼谢

无上虚皇 至真三宝

一者一人有庆

二者二景齐明

三者三农乐业

四者四序和平

五者五祠巩固

六者六合澄清

七者七星临照

八者八节安宁

九者九泉开泰

十者十类生成

十一者福留善信

十二者大道兴行

一切神光普照 一切众圣留恩

一切有情赖善 一切正果成真

普天均乐 四海同春

闻经悟道 罪灭福生

闻经悟道 罪灭福生

闻经悟道 罪灭福生

就是教诫修道之士,要知恩报恩(资料图)


《功课经》早课二十四愿和十二愿经文,爱国思想更为丰富,如二十四愿中第一愿就是:国安民丰,时和岁稔。第三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第四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闲。十二愿中第一愿:一者一人有庆。第二愿:二者二景齐明。第三愿:三者三农乐业。第四愿:四者四序和平。第五愿:五者五祠巩固。第六愿:六者六合澄清。第十愿:十者十类生成。从这些发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道教的爱国思想既有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祝福,也有对国家元首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有对国家自然生态的祝福,国家永无战争,科学持续发展 。道教对祖国的热爱,更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道教重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创教之初就提出了“春夏禁杀”的思想,提出了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阴符经》更是强调:“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反对一切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达到“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太上道祖在《道德真经》告诫我们战争对人类社会环境毁灭性破坏,道祖说:“兵者,不祥之器”。“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教从创教之初,就一直在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涌现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中华民族的脊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邱长春祖师。邱祖是最伟大的爱国者。当蒙古铁骑南下、血溅中原的时候;当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候;当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的时候,我教邱长春祖师,不顾个人安危,以七十三岁的高龄,从山东莱州出发,到现在阿富汗附近的大雪山会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邱长春祖师以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不顾个人安危荣辱,对当时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自然生态的保护、战争的停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而伟大的贡献。邱祖是真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一思想的伟大的践行者。


《功课经》在早课对道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晚课同样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晚课“十二愿”中就有: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三愿皇王万岁。四愿国土清平。五愿民安物阜。短短的十二愿就有五愿是直接为国家祝福祈祷的。道教徒每日两次早晚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虔诚的道教徒怎能不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现在国家提倡“爱国爱教”,其实我们的祖师早就提出来了,爱国爱教一直是我们道教的优良传统。早课二十四愿:第一愿,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第二愿: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就是道教界“爱国爱教”生动写照。


《功课经》不但要求修道者要爱国爱教,也要孝亲诚信。其中孝亲思想集中体现在晚课的《报恩宝诰》中。经曰:志心皈命礼 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脱生。父母怀躭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崄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报恩教主。佑圣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


所谓报恩诰,就是教诫修道之士,要知恩报恩。要知道父母对我们有什么恩德,我们如何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深恩。在道教里真武大帝也称报恩祖师,祖师以十四岁太子身出家修道,修行四十二年功行圆满,五龙捧圣。祖师道成之后思父母劬劳未报,现披发跣足的童真之相,以报父母养育深恩。后世道教徒效法祖师行愿,礼帝为师,报父母养育深恩,祈求祖师加被在世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 道教全真派延行重阳祖师出家教制,虽然出家没有出国家,没有出父母之家,是出情欲爱念之家。不孝养父母是教制和戒律所不允许的, 百善孝为先,欲修仙道之长生,需修人道之孝行。出家不孝顺父母,不但与神仙无缘,恐怕连个一般的好人都做不了。所以道教供奉的神仙都有一个共同的神性“孝”,在好都道观里,主神的后殿都是父母殿,像茅山、武当、衡山都有父母殿,就是表的孝道。我们诵《玉皇经》、《文昌经》都要诵玉父玉母、文昌圣父母宝诰。就是时时提醒修道之士要报父母养育深恩。

做到这四条,方是“口业清静”(资料图)


《功课经》对诚信也提出了要求,如早课“二十四愿”中有“愿言无狂妄,行贵纯真”。这个发愿对人说话有四种要求,一是不妄语;二是不绮语;三是不恶口;四是不两舌。

妄语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妄语就是说话不诚实,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两舌

两舌即是搬弄是非,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恶口

恶口即是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说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绮语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如果做到这四条,方是“口业清静”,没有口过了。

学道修仙同样强调要打实基础(资料图)

忠孝诚信是修道成仙的基础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说:“学道有基,升仙有梯”。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不行而至,凭空而就的,不然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学道修仙同样强调要打实基础,丹道曰筑基,并找到学仙修仙的梯航。否则,既无益个体生命,又无益社会人群,河车空转,徒劳无益。


葛洪祖师在其著《抱朴子内篇》中则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