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教诫修道之士,要知恩报恩(资料图)
《功课经》早课二十四愿和十二愿经文,爱国思想更为丰富,如二十四愿中第一愿就是:国安民丰,时和岁稔。第三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第四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闲。十二愿中第一愿:一者一人有庆。第二愿:二者二景齐明。第三愿:三者三农乐业。第四愿:四者四序和平。第五愿:五者五祠巩固。第六愿:六者六合澄清。第十愿:十者十类生成。从这些发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道教的爱国思想既有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祝福,也有对国家元首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有对国家自然生态的祝福,国家永无战争,科学持续发展
。道教对祖国的热爱,更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道教重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创教之初就提出了“春夏禁杀”的思想,提出了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阴符经》更是强调:“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反对一切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达到“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太上道祖在《道德真经》告诫我们战争对人类社会环境毁灭性破坏,道祖说:“兵者,不祥之器”。“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教从创教之初,就一直在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涌现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中华民族的脊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邱长春祖师。邱祖是最伟大的爱国者。当蒙古铁骑南下、血溅中原的时候;当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候;当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的时候,我教邱长春祖师,不顾个人安危,以七十三岁的高龄,从山东莱州出发,到现在阿富汗附近的大雪山会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邱长春祖师以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不顾个人安危荣辱,对当时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自然生态的保护、战争的停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而伟大的贡献。邱祖是真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一思想的伟大的践行者。
《功课经》在早课对道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晚课同样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晚课“十二愿”中就有: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三愿皇王万岁。四愿国土清平。五愿民安物阜。短短的十二愿就有五愿是直接为国家祝福祈祷的。道教徒每日两次早晚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虔诚的道教徒怎能不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现在国家提倡“爱国爱教”,其实我们的祖师早就提出来了,爱国爱教一直是我们道教的优良传统。早课二十四愿:第一愿,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第二愿: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就是道教界“爱国爱教”生动写照。
《功课经》不但要求修道者要爱国爱教,也要孝亲诚信。其中孝亲思想集中体现在晚课的《报恩宝诰》中。经曰:志心皈命礼 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脱生。父母怀躭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崄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报恩教主。佑圣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
所谓报恩诰,就是教诫修道之士,要知恩报恩。要知道父母对我们有什么恩德,我们如何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深恩。在道教里真武大帝也称报恩祖师,祖师以十四岁太子身出家修道,修行四十二年功行圆满,五龙捧圣。祖师道成之后思父母劬劳未报,现披发跣足的童真之相,以报父母养育深恩。后世道教徒效法祖师行愿,礼帝为师,报父母养育深恩,祈求祖师加被在世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
道教全真派延行重阳祖师出家教制,虽然出家没有出国家,没有出父母之家,是出情欲爱念之家。不孝养父母是教制和戒律所不允许的,
百善孝为先,欲修仙道之长生,需修人道之孝行。出家不孝顺父母,不但与神仙无缘,恐怕连个一般的好人都做不了。所以道教供奉的神仙都有一个共同的神性“孝”,在好都道观里,主神的后殿都是父母殿,像茅山、武当、衡山都有父母殿,就是表的孝道。我们诵《玉皇经》、《文昌经》都要诵玉父玉母、文昌圣父母宝诰。就是时时提醒修道之士要报父母养育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