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头条
上海吃喝玩乐第一榜,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上海城市美学的补白。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头条

门票免费!上海最适合拍照打卡的15个地方,周末也不用担心挤破头!

上海头条  · 公众号  · 上海  · 2018-05-11 20:07

正文


头条菌最近一直收到后台粉丝留言

希望能推荐一些颇具特色的一日游景点

最关键的是要门!票!免!费!


向来属于行动派的头条菌

马上就给大家张罗了这

8条马路、4个弄堂、3个景点

无论是喜欢怀旧、复古、文艺、时髦

都能在头条菌的这张list里找到你的心头好!



这8条马路,你们跟着压就对了


法国的浪漫都在这条马路衡山路
甜蜜的情节


衡山路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路两边浓密的 法国梧桐


这里的法国梧桐延绵了好几个街区,悠远的历史使树的枝叶异常繁茂,经过修建的树枝密密地遮盖了路的上空,烈日炎炎的夏季,这里却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走在路两边,不时有凉爽的轻风拂面吹过,带来一阵沁人心睥的凉爽。



欧陆风格的人行道隔离栏,仿台格路的红褐色人行道,和沿街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各色充满异国情调的欧洲花园式别墅,无不向人们叙述旧上海曾经的历史和辉煌。



繁华与风情并存的衡山路上最具魅力的当属 酒吧文化 ,它也是上海最大的酒吧街。夜晚灯火辉煌的酒吧为衡山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多情调的、暧昧的韵味,充溢着一派精心雕琢的浪漫。



电影《色戒》取景地
武康路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这条路上 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 ,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是对上海历史的反映。




武康路上 最显眼的是武康大厦 ,通体的红色砖墙、转角挑阳台、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造型犹如一艘等待起航的巨轮,所以它的旧称是“诺曼底公寓”,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很适合拍照。



武康路 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文化遗产 ,它是可以反映上海历史文化结点的一个道路典型。最大所谓的作用是在于,让人们感觉一个城市它在发展进程当中,它的历史、它的一些文化是怎么来沉淀下来的,一个城市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


它反映了一个上海发展的一个轨迹,所以保留一些风貌道路,和风貌相关的沿街的建筑,实际上也算是保留了城市的历史。



小清新必压马路
安福路


不到900米的小马路上,有着各式的小资店铺、话剧中心、外文图书馆、创意手作店、特色咖啡店、美味餐厅、面包房、进口超市、博物馆…



安福路这里的 咖啡店和酒窖也多 ,可以选一个人少的咖啡店,体会上海的安静,这条路上有西班牙总领事馆文化处,歪果仁也多,要是闯进这里的小巷子,也许还能看到配钥匙换锁芯的中英文招牌。



比较特别的是西班牙图书馆,虽然小小的,但是藏书却特别齐全。其实安福路的每一处都值得小怪驻足停留,细细品味~



洋楼老街中的名人故居
多伦路


多伦路号称 “现代文学重镇” ,因为30年代中国一群左联作家,诸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以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等人,曾在此频繁地进行文学交流。



在现在的多伦路201弄2号还留有左联会址与纪念馆。这些左翼文学健将们的故居也多在这条小路上。



而名闻遐迩的公啡咖啡馆(现已改为时装商厦)、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等遗址,更使得多伦路彷佛成为 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短短不过500米的多伦路上汇聚了荷兰、西班牙、法国新古典主义等不下十种建筑风格。那时这条小小的路曾经点燃了上海的自由精神。现今,这条“文化名人街”依然蕴含着传统、知识、平实与自由。



上海“最浪漫”的马路
甜爱路


邮筒、邮戳,和道路两侧由28首中外著名爱情诗篇组成的“爱情墙,让这里 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马路”



路口设一只 特别的爱情邮筒 (爱心邮筒),从这座爱心邮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将被盖上一枚英文爱的邮戳,让收件人通过这个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留作永久的纪念和收藏。



与山阴路不同的是,甜爱路两边多有围墙,抵挡了视线,于是又增添了几分神秘,那可是一个恋人甜蜜拥吻的好去处。



位于甜爱路与甜爱支路的交界处有一家 甜爱咖啡馆 ,是甜爱路上为数不多能歇歇脚的地方,但显然,这里俨然就是为情侣开设的,门口的海报蛮有特色,累了也不妨进去一坐(单身狗不怕吃狗粮的话也放开胆子进去吧)。



老上海吃货的朝圣地
七宝老街


如果你是一个美食摄影爱好者,那七宝真的不去不行了!七宝古镇作为上海离市区最近的古镇,不仅良好地传承着千年历史,更以诸多琳琅满目的美食诱惑着四方来客。



老街被河道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 一句话解释:南大街负责吃,北大街负责逛。


如果你举着相机进来,恐怕出去的时候就要扶墙了,因为真的会吃太撑!



头条菌在这条马路上贡献了最多下的快门,随便一张都是诱人的大片~


乌饭团、厝内小眷村、葱油饼、鸭掌、青团、盐焗鹌鹑蛋、叫花鸡、小烧饼、铁板豆腐、串串香、盐焗鹌鹑蛋、大鸡腿、七宝粽子、生煎馒头……光是看图就有种被勾引得猝不及防的赶脚啊!



充满老上海风情的商业街
淮海路


淮海路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区域, 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与南京路、荣乐东路等并肩齐名,如果说南京路是上海商业的象征,那么淮海路则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



淮海路还有极为 丰富的人文景观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一大会址”、“共青团中央旧址”、“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等均在沿路附近, 常熟路以西 的淮海中路是上海最高档的住宅区域之一,各式花园洋房、高档别墅遍布其间。



走在淮海路上即使不购物,也能有满满的收获感。


满眼望去,每一个街景都是一幅流动的充满时代气息的画面,再加上周围那 几条风雅幽静的支马路 ——太仓路、雁荡路、思南路、湖南路、高安路、余庆路等,个个都把淮海路商业街点缀得无比高雅。



老底子上海人最爱的马路
愚园路


东起常德路,西至定西路的愚园路横跨静安长宁两区,全长2.78km,因东段一座名为“愚园”的园林而得名。



它是上海一条著名的马路,梧桐掩映,两边旧式小楼洋房林立。百年来,这条马路上留下过太多名人的印记,文艺气息满满,各色传统的老式建筑鳞次栉比,汪公馆、严家花园、岐山村、涌泉坊…光是 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 就有25处之多。



漫步愚园路,常会 有时空交错之感 ,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式建筑的汪公馆、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的岐山村、藏在弄堂深处的少年宫、洋溢着古罗马风格的“市西初级中学”、“新”与“旧”两种风格撞击的江宁公寓……



如今,这条似乎停留在历史中的马路,正在慢慢改造成为融合艺术、设计、人文、娱乐的跨界生活美学街区,咖啡店、买手店、生活馆……无一不透露出 老字号愚园路的新气息



上海老弄堂里的“四朵金花”


置身于“迷宫”中的时尚地
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使原来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


曾经拥挤平常的田子坊弄堂抹上了 苏荷SOHO的色彩 ,宛如上海市著名的荣乐东路一样,变身成为现代创意聚集地,增添了人文艺术气息。



田子坊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只要你在这条如今上海滩最有味道的弄堂里走一走,就不难体会田子坊与众不同的个性了。



走在田子坊,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一家家 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 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视线。从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画廊、家居摆设到手工艺品,以及众多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可谓应有尽有。


在闲散的下午,就着弄堂里的习习凉风,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空中飘来一抹慵懒的咖啡香味,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石库门重拆后的新沃土
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 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



上海新天地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 首次改变 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又是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文化。



上海典型的旧式里弄
步高里


步高里位于陕西南路和建国西路交界处,建成于1930年, 是上海典型的旧式里弄 。弄堂口中法文双语的中式牌楼,弄堂内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仿佛都在诉说着步高里的不同寻常。



走进牌楼里面,赫然见到杂乱而充满生活的气息。旧式的建筑风格没有那么奢侈,但每一家都无一例外的在窗台摆上了花盆,也许是法国人的设计中无意带来了欧式的生活习惯,哪怕是在局促的老宅子里,小资情调都刻在每一处细节中。



种在窗台的小辣椒、挂在晾衣竹头上的咸鱼、放在家门口爬太阳的老藤椅、还有在弄堂间挂得扑扑满的衣裤、复古的门头和信箱……都是 充满烟火气的拍摄素材


弄堂外的陕西南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但是弄堂内似乎如往日一样,还守着旧时的那一份人情味。



来上海必去的打卡点
张园弄堂


张园位于今南京西路以南,石门一路以西的泰兴路南端,其地本为农田,1878年由英国商人格龙营造为园。1882年8月16日,中国商人张叔和自和记洋行手中购得此园,总面积21亩,起名为“张氏味莼园”,简称张园。



此后,张叔和又对该园屡加增修,至1894年,全园面积达61.52亩,为上海私家园林之最,园中并有当时上海最高建筑“安垲第”(Arcadia Hall),可以容纳千人以上会议,一时登高安垲第,鸟瞰上海全城,成为 游上海者必到处之一



张园是近代中国的一座大舞台,几十年间上演了许许多多活色生香的社会大戏,蕴涵了无比丰富的历史细节,值得后人仔细探究。



3个各具“异域风情”的建筑


只此一家的欧式风情小镇
泰晤士小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