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好热闹!正月十五红红火火闹元宵→ ·  4 小时前  
阳检在线  ·  元宵节快乐! ·  5 小时前  
陕西工人报  ·  职工文苑丨元宵节,月圆人圆事事圆! ·  6 小时前  
看金坛  ·  盛大启幕!今天,金坛这里氛围感拉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异闻故事汇】未卜先知,原是为偿前生之债;怪病突发,竟因巫蛊泥猴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8-29 10:41

正文

文/解人颐


坊间常常传说小孩子在几岁之前,童真未退,双眼可以查视鬼神;或者感应敏锐,可以察觉阴阳吉凶。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个能力,并且孩子就算有能力察觉也往往无力抵抗,所以这种行为实不可取,更何况孩子不是我们的工具。


天真孩童(资料图)


剃头匠捡来奇异灵童


小孩子能通灵的传说,古已有之,并非现在才有。据说在前清年间,曾在某处有一孩子能白日见鬼,善言吉凶,颇为出名。这个孩子,姓吴,单名一个宰,谐音“无灾”。吴宰的父亲,人称老吴,是一名剃头匠,每天挑着个剃头担子,到各处集市或各个村庄,走街串巷,做些营生,聊以糊口。这个吴宰说来并非老吴的亲生儿子,他的来历倒也颇为神奇。


老吴是个剃头匠(资料图)


那天老吴刚从隔壁镇的真武庙会做好生意回来,因为真武庙离老吴家路途挺远,老吴又生来吝啬,所以不舍得中途住个旅店客栈什么的,当天晚上就在山腰间的一个小小的山神庙中将就一晚。当天正是寒冬腊月,这破庙四处漏风,老吴晚上窝在破庙之中,裹紧了身子上的棉衣,勉勉强强的睡了下去,临到要睡着了,又一阵大风吹来,顿时冷醒了。窝在庙里反正也睡不着,老吴思来想去索性不睡了,点亮了灯笼,继续赶路。


夜晚的山路并不好走,但是老吴在这两个镇上做了十多年的生意,来来回回也有上百趟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烂熟于心。借着灯笼的灯光,老吴慢慢地在山路上摸索着,走着走着,突然脚下被什么东西一绊,差点跌一跤。回头一看,昏暗的灯笼火光下,是一个红色的布包,这荒郊野岭的哪里来的布包?老吴弯下腰去一看,哎呀一声,吓得坐在了地上——布包里是一个婴儿,被一块红布层层包裹着,脸色灰青,看起来是死了。“路上遇到个死婴,真晦气”,老吴暗暗骂了一声,起身就走。可说来也奇怪,照理说再走个半柱香左右就应该到了下一个叉路口了,可是老吴提着灯笼走了快有一炷香的时间,还没走到,难不成老马失蹄,在熟悉的路上迷了路?转转悠悠,老吴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红布包,走近一看还真是,老吴心里发毛,遇上鬼打墙了。于是老吴赶快离开,可刚走不远,好像听到后面孩子哭了一声。“孩子没死?”老吴心里咯噔了一下。老吴今年五十多岁,是个老鳏夫,老婆都没一个,更别说是孩子了,想到孩子可能没死,老吴心动了,转过头去,将孩子从地上抱起。用手一摸,皮肤冰冷,再往心口处一摸,似乎还有些热气,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于是将孩子放在自己的怀里,继续往前走。


这次就走得顺多了,不多时已经下了山,一直走到东方发白,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到自己的村镇了。此时天色还早,村里还没什么人,老吴将孩子抱回家里之后,马上烧好了热水,调了一点糖水,喂孩子喝下。也是这个孩子命不该绝,一些米汤下肚,再加上屋子里烧火暖和,竟然渐渐的伸手伸脚,动了起来。老吴一看大喜过望,这是天赐一个儿子给我吴家啊。不过总是喝米汤不是个事情,正好隔壁家的大嫂,孩子刚刚出世不久,有奶水。老吴用热水给孩子浑身洗了一下后,拿着几个钱,抱着孩子去隔壁家讨一些奶水喝。就这么东家吃两口,西家吃两口,小孩子长得倒也是健健康康,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老吴也将自己如何捡到这个孩子的经历和村里大家伙说了一遍,大家都说这孩子和老吴有缘。为了孩子好长大,老吴就给孩子取了一个吴宰的名字。


赶考(资料图)


转眼间吴宰一岁多了,已经牙牙学语,会说一些话了。老吴不经意间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吴宰有时候嘴里会自言自语说些什么话,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偶尔会蹦出来几个姓的字眼,如张、黄、李、唐之类的。刚开始老吴也没在意,以为是孩子随便说的,可是没过几天,村里就有人去世了,这个去世的人正好就是吴宰半个月前所说出来的那个姓。一次是巧合,但是之后又连续两三次都是这样,不是有人去世,就是家里重病之类的。不过被吴宰所喊到的也并非全都是不吉利的事,如果是哭着喊的,那就是凶事;如果是一边笑一边喊的,那就是喜事。这年科举,镇上同时有两个秀才去赶考,那时老吴正好在城门边支摊,吴宰一个人坐在摊子边的小凳子上玩耍,一会儿一个姓秦的秀才先出城门,秦秀才家境贫寒,一个人走路出城,吴宰看到他后,咯咯咯的笑了起来,嘴里还一个劲的喊着“秦、秦、秦……”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张姓秀才也出城门,张姓秀才家里财大气粗,坐着马车出去了,可是小吴宰就像完全没看见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等到放榜之日,果然秦秀才高中,张秀才名落孙山。


灵童为大户病子驱邪


而真正让小吴宰出名的是他九岁时的一件事,简直是轰动全镇——当时隔壁镇上一位大户的儿子元宵节出门赏灯回来后,就得了个怪病,每天只吃水果不吃饭,言行举止活脱脱像一个猴子。大户延医治疗,遍请名医,毫不奏效。于是大户没办法,只能在镇门口贴上告示:无论何方人氏,男女老幼,医卜星象,僧道巫傩,只要能够治好儿子的病,赏白银一百两!那个年代对普通百姓来说,白银一百两简直是天文数字了。于是三教九流各式人等,每天上门的是络绎不绝,可是人虽多,有的治过后暂时好了,之后又故态复萌,始终没有一个疗效能够坚持过三天的。大户刚开始还有些信心,时间长了,连自己也都觉得是无药可医了。


大户人家(资料图)


这天吴宰和他爸爸正巧外出到这个镇上做生意,经过这户人家时,吴宰对他爸爸说,这户人家里面有病人,这个病他有办法治。老吴一听,瞪了吴宰一眼,“别瞎说,小心触了人家霉头,被人骂。”可是小吴宰说什么就是不肯走,一直赖在门前。父子俩吵闹的声音,惊动了门房,门房开门出来查看是什么情况,吴宰一看到门房出来了,就指着门房对老吴说,“不信你问他,是不是家里有病人,像个猴似的!”老吴一听吓得脸色煞白,不但说别人家里有病人,还骂人家像猴,这不是讨打吗?立刻上前赔不是,可门房却说,“小朋友,你怎么知道这屋子里面有人生病呀?”吴宰一点也不害怕的说,屋顶上那么多猴子跳来跳去,屋里的人不得病才怪呢。老吴和门房朝着屋顶上看了又看,别说猴子了猴影都没有,不过吴宰的话倒是句句说到点子上了。要说宅子里有人生病,这个不假,镇上的人也都知道,可是得了像猴子一样的病,确实是除了家里人知道之外,外人一概不知。每个人来看病的人都给了封口费,几个月了没人传出去,也没人敢传出去,因为这大户黑白都吃得开,除非是不想混了,不然没人会惹这个麻烦,所以整个镇上没人知道到底这家大少爷得了什么病。如今却被一个小孩子说了出来,不管是真的看出来,还是随口胡扯,都不能放他们走了。于是门房一把抱起吴宰,对老吴说,“有什么事,进去见了老爷再说。”


里面有个猴子(资料图)


吴宰在门房的手里不哭不闹,老吴心里却像十五个吊桶一样,七上八下。不过也没办法,只能跟着门房在后面走。不一会儿到了堂上,吴宰和老吴站在檐前等着。老爷听到这个孩子这么神奇,匆匆从外面赶了回来,到了堂上坐下,也请老吴父子俩坐下。老爷细细的问起吴宰怎么会知道府内有人生病,还说像个猴子一样。老吴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吴宰倒是镇定自若,从堂上跑到堂下,环顾四周看了又看,对老太爷说,“猴子就在那间屋里,把他找出来,病就好了。”吴宰指的地方是大户家里的一间库房。原来大户的儿子,大少爷平时爱好风雅,但和一般人喜欢书画碑帖不同的是,这位大少爷喜欢收集一些古代的石雕木刻。这些东西平日都堆在这间房里,平时大少爷除了自己之外,也不允许其他人随便进去。老太爷一听吴宰这么说,对老吴说,“你儿子如果真能治好我儿子的病,一百两银子一分不少,如果是随口胡扯,耍我们,那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说完,让人去打开那间库房大门。大门钥匙找来,门一打开,老太爷傻了,老吴也傻了——库房正中的条案上,端端正正的摆着一个泥塑的猴子。吴宰蹦蹦跳跳的跑到泥猴跟前,用手上下摸了一遍,就往桌子下这么一推,只听到哐啷一声,碎了。老吴心里想惨了惨了,这可捅了大篓子了。可是泥猴子打破之后,大家更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泥猴子外面的泥壳打破了之后,里面竟然出现了一只猴子的干尸。吴宰此时表情变得很凝重,对着猴子干尸看了又看,对着老太爷说,“你去云月山,找一位陆姓道人,请他来做三天法会,火化了这猴子,少爷的病就好了。”说这个话的时候,吴宰语气完全不像一个孩子,就像一个大人一般。


修葺真武庙(资料图)


云月山,就在十里开外的地方,山上有个真武庙,也就是老吴那年捡到吴宰的地方附近。老太爷此刻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恭恭敬敬的请老吴和吴宰重新坐下,叫管家捧上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然后请老吴他们多待几天,等事情了结之后,还有重谢。半天时间陆道人和庙里一众道人就请到了,根据老太爷的吩咐,在家里启建三日大斋,最后一日火化猴尸。说来也奇,举火之时,另一间房里的大少爷马上就恢复正常了,并且再也没有复发过。老太爷自然很高兴,也重重奖赏了陆道人他们。正好陆道人庙里要修庙,缺少钱,老太爷就一个人独助,捐了一大笔钱,解决了他们这个难题。后来问起这个泥猴的来历,大少爷说那是在元宵节的一个古董摊上买来的,当时看他塑得栩栩如生,就买了回来,没想到竟然是个邪物。


老太爷后来又送了许多绫罗绸缎之类的给老吴,老吴他们又待了几天才回家。有了这些钱和绸缎,老吴顿时阔了起来。可是老吴有钱了,吴宰却生起病来,这病来得凶险,不到三天吴宰就一命呜呼了。老吴大喜之后大悲,有些承受不住。一天,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呆坐,一个道人从外面进来,问老吴是不是叫吴晓大。老吴一愣,自己的全名,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之外,并没有外人知道,问道人怎么知道的,找他有什么事。道人也不言语,从包袱里拿出一封信交给老吴之后就走了。老吴拆开信之后,自己并不认识字,请了村里的教书先生读——信是吴宰写的,吴宰在信里说,自己本是云月山上修行的道人,上一辈子欠了老吴的前世一百多两银子,如今修真有成,只因这一笔未偿之债,误了登真之路。本来想还了这一百两银子,还要多陪老吴几年,没想到这些绸缎赏赐,正好够所欠之数。登天时近,不可久留,劝老吴不必忧伤,命里还会有一子之命的。老吴看了这个信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因缘早定。果然后来老吴娶了一房妻室,还真有了一个儿子,应了吴宰一子之命的断语。


尘世间,欠债讨债,往往构成了一段段的奇缘,其中悲欢离合,不可尽述。欠债辛苦,还债更苦,既知如此苦,切莫再欠债。人生在世,若能广结善缘,多行布施,自然冤家仇雠渐少,贵人相助频频。欲求运势通达,先结广大善缘。


(编辑:玄朴)



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