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上看,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分成两部分: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
前台系统是支撑医院运行的服务体系,也叫核心业务系统,保证医疗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包括HIS、LIS、EMR、PACS等系统,支撑医生进行诊断和辅助能力的系统。
另外一套系统叫后台系统,例如HRP等人、财、物资源类管理系统。与前台系统相比,后台系统更具有普遍性。无论医疗机构规模有多大,都会涉及到后台系统。
其中,前台系统包括两类,一类是核心业务系统,如HIS系统。另一类是能力支撑系统,如检验系统、医学影像系统等。它们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临床判断。这里的核心业务系统类似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各组成部分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步骤实现内部的流动运转。
对此,东软将其定义为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其中HIS主要实现资源的供给管理,EMR是医生工作平台,ESB总线系统则能够帮助工作平台和各个资源实现有效连接。
“打个比方来说,EMR如同人的心脏一般,HIS就好比供血系统,ESB则是神经系统。三者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整个生命的核心系统。”
姚勇告诉动脉网。
现阶段,电子病历已经超越了狭义的电子病历。过去谈得更多的是电子病历的模版结构,而现在的电子病历,包含了整个医院临床所产生的绝大部分数据。
如PACS产生的影像数据、患者检验数据、手术监控数据、医嘱数据等,都是电子病历的一部分。电子病历形成了临床数据的整合,最终形成CDR临床数据库。
如果从功能上看,电子病历包括病案首页、病程记录、手术、护理记录、质控、医生站等功能。但在底层,电子病历已经将各种数据都集中在一起,从而帮助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效地应用这些数据。
姚勇认为,电子病历与过多的院内系统连接时,需要底层信息总线ESB辅助各系统连接,且各个厂家系统之间存在底层差异,导致数据连接并不顺畅。
再加上不少医院的业务系统并不完备,没有协同,因此EMR很难发挥作用。
但如果是一整套系统,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医院临床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东软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