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贾玲消失在各大春晚,她做错了什么? ·  3 天前  
大树乡谈  ·  闲聊三五句 ·  3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3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机器人】黄金时代已过?工业机器人销量滑坡背后的真相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06-20 05:57

正文

原创: 汤圆 机器人在线

随着机器人智能化,AI和5G技术的到来,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必将被重新定义,一轮新的爆发点或许已在酝酿中。



工业机器人九年来销量首度下滑


世界机器人报告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8年全球机器人出货量实现第六次增长,创历史新高384,000套,不过这仅比上一年增长1%。


2013-2018年全球机器人出货量实现第六次增长

来源:IFR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市场。中国目前占全球安装的所有工业机器人的近四分之一 ,远超其他任何国家。

2018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来源:IFR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1年,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年均增长14%的主要动力。


但去年, 中国市场共销售了约13.3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减少了5000台,降幅约为3.6% 。跟IFR此前预测的16.5万台销量相比,这一数字则下降了近两成。


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 (2013-2018)

来源:IFR


汽车、3C 销量下跌成主因


中国引擎在去年的意外熄火是直接导致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仅增1%的重要原因,而中国汽车和3C电子行业的增速放缓,是工业机器人销量下滑的首要原因。


此前的20年,我国汽车销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然而,进入2018年下半年,我国汽车市场开始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负增长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广义乘用车累计销量2272万辆,同比下滑6%,逾20年来首次年度下跌。


数据来源:乘联会


2018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4.14亿台,同比下降15.6%。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整体上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的下降或许与手机市场的饱和有关,4G手机经过几年的发展,并没有较大的创新,或许5G技术将带来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的井喷。


因受到汽车和3C电子行业的影响,去年前两个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增速就开始呈现下滑,下半年则迎来了断崖式的下跌。


黄金时代已过?莫慌!或许~才刚来


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将不会主依赖汽车行业
历史上,工业机器人的增长主要受到汽车行业销售的推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情况开始有所转变。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目前相对饱和,中国汽车制造业每10,000名员工中有500多个机器人。相比之下,其他制造业每10,000名员工中机器人不足50台。


自2016年以来,电子电器行业已超越汽车行业,成为购买工业机器人最多的行业,随着该行业持续蓬勃发展,2018年高端电子产品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于其高度多样化。而汽车行业仅占中国制造业营业收入的11%。


中国有100多个不同的制造业正使用机器人,其中大部分刚刚开始自动化,例如皮革加工制造,木材加工,机械和设备维修,管道运输和家具制造等。同时中国政府也正在着力优先拓展新的应用市场,例如医疗器械等。


在未来机器人市场必将从现有的汽车自动化应用进行细分领域的转变,开拓自动化升级需求新场景。


需求释放、人口红利消逝、“机器换人”大势所趋

中国约84%的制造业公司是小企业。这些公司之所以没有动力实现自动化,最主要原因还是其劳动力成本低,但这种人口红利现象目前已改变。


据统计,2010年至2017年间, 中国的平均制造业工资增长了57% 以上,而美国的平均制造工资增长了约15%。 2011年至2018年间,中国的 劳动年龄人口正在减少4600万, 招聘优秀工人的竞争愈演愈烈。


CIER指数显示, 2018年高端制造业扩张明显,产业转型升级愈加显著。 2018年前三季度,CIER指数高于去年同期的细分行业个数比重,显示出 2018年国内就业市场的压力来源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和周期行业。



六大高新制造业中,2018年前三季度除电子技术和计算硬件以外的其他四个行业的CIER都显著高于此前两年,可见 高端制造业正稳步扩张。


“中国制造2025”政策将推动机器人市场的增长

中国约84%的制造业公司是小企业。这些公司之所以没有动力实现自动化,最主要原因还是其劳动力成本低,但这种人口红利现象目前已改变。


2018年,中国每万名工人配备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为97台,尽管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5台,但相较韩国、德国等国家仍有数倍的差距。



数据来源:IFR


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的一部分,政府的机器人行业发展计划在2020年之前达到机器人密度(每10,000名工人的机器人数量)提供150台机器人。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未来我国将采用超过250,000台机器人。CRIA预计到2020年底机器人新增销量为625,000台。


全球机器人巨头依旧看好中国


全球机器人巨头依旧看好中国市场,我们从工业机器人各大厂家的财报及战略布局中可见。


各家制造业公司的经营者们对于自动化的热情并没有下降,如果将中国的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及机器人普及率与G20国家比较,中国尚未进入前三的行列,未来依然保持较高发展潜能。



据ABB 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亚洲、中东及非洲区订单总额增长4%(按美元计价下降1%),中国、印度、越南和埃及订单表现强劲。


其中, 中国订单额增长13%(按美元计价增长15%)。这也成为了ABB加速布局中国工业市场的加速器。


2018年11月份,ABB宣布将在上海投资1.5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建设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机器人超级工厂,以扩大公司产能,提升效率,更好地满足激增的客户需求,巩固领先的中国市场地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