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图书新品上新——给 6-12 ... ·  昨天  
知乎日报  ·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想紧跟 AI 时代浪潮,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𝒎𝒖𝒎'𝒔 𝒕𝒉𝒆 ...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最近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我只是听个故事,怎么不知不觉就被「洗脑」了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6-10-30 17:52

正文

题图来源:《马男波杰克》

把我的信息移植到你的脑子里——讲故事也能「洗脑」

知友|时悦Shadow

「他们可能忘记你所说的内容,但他们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 Carl W. Buechner

问:有没有一本书,改变了你的人生,让你想起来就泪流满面,无法自拔?

答:《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定是 90 后们最熟悉的一本书。从语数外到史地政理化生。这简直是国内每所高中必备的高考工具书。

据说,过儿童节的装 X 都说自己最爱的书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承载着一代人青春回忆的这套工具书有一个特点:每页除了考纲解读和真题例题,还会附加一段学科相关小故事。

当年贪玩的少年们考纲没有记住多少,小故事倒是记了个八九不离十。

为什么我们对小故事爱的深沉?五三每页的小故事绝不放过!

为什么会讲故事的广告总是受人欢迎的?就喜欢可乐的故事线!

为什么做 Presentation 单纯的念文字会让人感到疲劳?这个老师就不能举个例子么?

为什么会讲故事是创业公司必须学习的事情?硅谷超级天使 Chris Sacca 发现讲故事对于创业至关重要。

为什么讲故事有这么大的威力?

1. 我们为什么爱听故事?

早在 2 万多年前,从人类创造了第一幅岩洞壁画开始,讲故事就成了人类最基础的交流方式。


当我们看《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中的考纲时,内容是以有一定逻辑的知识点呈现的,呈现的是一种事实。


此时我们大脑被激活的是布洛克区域(Broca 'sarea)和韦尼克区域(Wernicke’s area)。

这两个区域在人脑中是负责语言的,所以当我们接收事实类或数据类信息时我们的大脑只对语言信息进行了解读。

与单纯的语义理解相比,讲故事这种调动大脑多种区域的方式更有利于人们理解、获取信息。


当我们看历史小故事的时候除了负责语言的区域,大脑会调动起所有相关的、需要激活的脑区,来帮助我们感受和体验这个故事。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动作区域,情绪区域,视觉区域,记忆,嗅觉区域都可能被激活。

比如我们听到「他跳到了电话上」激活了动作区域,「她很着急地问:……」激活了情感区域等等。

我们听到的故事都在我们的脑袋小剧场进行了还原。而镜像神经元也帮助我们进行这种实景模拟,想象去模仿、体会一件事情的感受,而不必自己去经历它。

当大脑中多个区域被激活实质上让人感觉更有代入感,也更容易记住信息。

同时这种多重体验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各种情绪,虽然我们总是试图理性的去做出某些决定,然而不得不强调的是我们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情绪决定的。

故事除了能让人迅速记住信息,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2. 讲故事——将你的思想移植给别人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当公司开会时,如果领导讲一些大道理和规章制度,员工们必然兴趣索然,各种走神,而且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如果上司讲一些自己的人生经历引申出一些人生道理,大家反而会很有带入感和共鸣。

普林斯顿大学的 Uri Hasson 研究发现,当两个人进行沟通时,如果沟通顺畅,听者被激活的脑区区域与讲者同步。

被激活的区域越相似,表示二人之间沟通成功,听者成功 get 到了讲故事的人想说的。


讲故事这种沟通方式能够引导听者更投入的倾听,跟着讲者的思路去思考「为什么」、「可能会怎么样」。 并且会将故事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这种尝试联系的过程会激活相应的脑区。

比如讲者分享了一个创业失败的故事,听者有相似的经历,这种悲伤的情绪会激活我们大脑的岛叶(Insula)。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感受到和自己相关的情绪,与讲者产生共鸣,这种沟通是非常成功和有效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