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秘书
这里有体制内生存的一切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过年回家,方言和普通话哪个“烫嘴”? | ... ·  20 小时前  
求是网  ·  延续八闽文脉 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  3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从春节看中国“和”文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秘书

如何破解年龄焦虑?

老秘书  · 公众号  ·  · 2024-12-02 07:18

正文

温馨提示:已购买过本篇文章的朋友,勿重复付费。

新旧观念冲撞下的年龄焦虑

关于年龄焦虑,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

有的人二十岁左右就有年龄焦虑;有的人是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会有婚恋年龄上的焦虑;还有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事业上没有什么起色,同比同龄人有较大的差距,也会焦虑。

当然 年龄焦虑也不是只有年轻人才会有,当一个人老了,六七十岁,退休赋闲,也会有年龄焦虑。

比如有的人退休了以后不知道该干什么,二三十年来都是每天上班,过着有规律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不用上班了,退休了,找不到个人在社会上的坐标,就会很焦虑。

我说一说我个人的情况吧。

我是很年轻的时候就有年龄焦虑,大概是二十一二岁,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

我上学比较晚,以前农村的孩子8周岁才能上小学一年级,如果你刚好是十月份出生,那你要八周岁多接近九岁才能上小学一年级,而城里的孩子有的6周岁就上小学了。

我本科毕业以后,后来又读了全日制研究生,出来工作的时候已经二十五六岁了。

我学生时期年龄焦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我经常会进行比较, 焦虑往往都是来源于比较。

我那个时候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总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应该成就一番大事业,立志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如果是经商的话,至少也要有上亿身家;如果是走仕途,至少也要做到省部级干部,成为封疆大吏。

我年轻的时候有非常远大的理想,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人嘛,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点理想,那就没出息了,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敢想。

但是跟现实相对比的是什么呢?现实的情况是自己家庭普通,没有资源,没有钱,没有人脉,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 越是穷人家的孩子,越会怕来不及,越会焦虑,想出人头地的那种愿望太强烈了,会很怕人生来不及。

年轻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想,自己都已经24岁了,还在读书,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什么时候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我未来会做什么工作呢?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所成就呢?想得越多越焦虑。

现实中,除了我刚才说的这种对事业成功的焦虑,很多人也有婚恋方面的焦虑,婚恋方面的焦虑我可以找时间专门写一篇文章详细来说,今天稍微点一下。

现在这个社会啊,实际上是非常撕裂的。
什么叫做撕裂呢?就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受过新时代的教育,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有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方式,同时老一辈的老人又掌控着这个社会的话语权,他们仍然信奉的是传统的那一套价值观。

新旧观念的冲撞是非常厉害的,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个时代这样,新旧两种观念有如此强烈的交锋。

在传统的观念里,比如男的到了二十六七岁,就该结婚了。对女性的婚恋要求会更严苛一点,女性朋友二十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就会恨嫁。

所谓“恨嫁”,就是父母会经常跟你说,你看谁谁谁的孩子都已经会打酱油了,你怎么还不找对象?过年回到家,亲戚朋友也老是问,找对象了没有啊?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

很烦人,很苦恼,很焦虑,对不对?

我们很多人读书读到二十一二岁,如果再读个研究生,有的人读到二十四五岁,我一毕业,你就让我找个对象然后结婚生孩子,这又不是菜市场买菜,哪有这么容易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