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  昨天  
ONE文艺生活  ·  第一批痛恨deepseek的人出现了 ·  昨天  
深夜书屋  ·  小乡村,大时代,这本书看的我后背发凉 ·  2 天前  
洞见  ·  无论你和谁结婚,都会后悔 ·  3 天前  
冯唐  ·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狠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春节一场聚会才知道:一个人的体面,是工作给的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09 20:20

正文

图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图片

作者:yy
来源: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份工作不值得。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01


今年过年,我回了趟老家。

久未相逢的发小们,兴致都很高,打算攒个局。

唯有一位发小在群里始终没吭声。

因为家离得近,我就亲自前去邀请。

见面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怔住了。

记忆里,他是个仪表干净,讲究打扮,颇有气度的人。

而眼前的他胡碴错乱,满脸愁容,穿着一身褪色的棉服。

看见我到来,他先是一脸错愕,转而笑着把我请进了屋。

原来去年,他被公司裁了员,就再也没有找到工作。

但家中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儿一女,每月还有房贷车贷要还。

平日里,他只能靠送外卖挣点生活费,连过年这几天都不敢停下来。

积蓄只出不进,这副担子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整个人都苍老了好几岁。

交谈中,他时不时就皱眉叹气:没了工作,过得实在是太糟糕了,自己没脸见人。

当生活一地狼藉,他再也不复从前的自信。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里说:

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变得渺小、卑微。

当人没了工作,断了收入,就只能任由生活百般蹂躏。

春节过年,别人都购置新衣,置办年货,设宴招待。

你就只能拉下脸,穿着旧衣服,看着人家其乐融融。

你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过着寒酸年。

没了工作才知道,你过年回家的面子,都是钱给的。

图片

02


英国学者杰米·萨斯坎德曾做过一份调查:人为什么要工作?

调查对象覆盖了各个阶层的人士,得到了三种答案。

答案一,为收入,工作是谋生的手段。

它让我们吃饱穿暖,维持住最基本的体面。

答案二,为价值,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生而为人,只有在世上留下点什么,才算没白来一趟人间。

答案三,为幸福,工作是自我认同感的来源。

对他人有用,获得了内在满足,人才会感到幸福。

最后,杰米·萨斯坎德总结道:

对任何人而言,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假如一个人长期不工作,无异于被社会扔进了垃圾堆。

当一个人没有工作,也就没有了自我价值,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就会变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作家连岳在文章里写过一个文艺青年。

她崇尚自由、文艺的生活,毕业几年不曾参加工作,每天在家做一些不受欢迎的泥塑。

尽管日子拮据,但她下午仍会去茶室,喝茶品香。

本以为这样的生活,能让人高看一眼。

结果在一次聚会中,大学教授却告诫她:

你所谓的高雅,不过是一张遮羞布,掩盖住自己的无能。

青年听后自惭形秽,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荒谬。

因为喜爱泥塑,她在教授建议下前去景德镇学艺。

她在那跟随一位老匠人,日夜苦练雕刻手法。

终于在两年后,她顺利出师,并回到曾经的城市,开了家泥塑馆。

出自她手的泥塑,画工精致,造型繁复,一下子吸引了众多顾客。

听到顾客的一声声赞美,她这才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认为工作无关紧要,只要有钱,能吃高档的餐厅,穿名牌的衣服,就是体面。

却不知,于人而言,工作不仅是收入,还意味着价值。

比如编辑,看到自己的文章,让读者有所感悟,内心就有说不出的满足。

比如医生,通过自己的治疗,让病人恢复健康,一股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正是这样一份份工作,才给了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让你无论面对谁,都能获得尊重与认同,活得体面而光彩。

图片

03


今年春节,撰稿人青木参加了一场高中同学聚会。

众多同学中,有两个人让他印象深刻。

一个是同学徐洋,他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就出了社会。

这些年他说是在外做生意,实际上就是游手好闲。

今年干销售,明天做主播,从没正儿八经做过一件事。

聚会时,有人见他西装革履的,就调侃道:徐总好。

徐洋也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倍儿有面子。

酒席上,他挨个找人敬酒聊天,吹嘘自己的经历。

但很多人都敷衍两句,便找各种理由推辞。

转了一圈,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同他坐下来慢慢聊。

另一个人是同学张欣,是体制内的一位科长。

他一进门,不少同学都簇拥上去,打招呼、叙旧情。

他被请上了中间座位,还受邀做了一番聚会发言,包厢内掌声一片。

席间,众人向他轮番敬酒。

整个包厢一目了然,张欣俨然成了聚会的主角,赚足了面子。


很认可社会学专家王肖杰的一句话: 工作,是社会地位的标签。

你工作稳定、有权有钱,走哪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

你四处漂泊,一事无成,自然无人敬重你。

说到底,面子,是工作挣来的。

在社会上,做老板也好,打工人也罢,都各有各的能力与技术。

当你有一份工作,就代表你自己本身有一定的价值。

等你能够与人进行资源交换,他人自会给你三分薄面。

图片

04


过年时,一位建筑业前辈和我谈及他的往事。

二十多年前,他考上了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土木工程。

让他意外的是,毕业后他只能下工地。

向来干净斯文的他,只得整天跟砂石、尘土打交道。

恶劣的工作环境,让他抱怨不堪。

工作没两年,他就提了离职,准备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可限于专业和工作经历,除了工地,根本没有合适的岗位。

面试屡屡受挫,让他心灰意冷。

那段时间,他只得窝在出租屋,打游戏混时间。

每次父母来电话,他都谎称自己过得不错。

偶尔面对同学的邀约,他也不好意思赴宴。

浑浑噩噩过了大半年后,手里拮据的他,终于决定重返工地。

他不再嫌弃工地打灰的辛苦,不再埋怨上司的工作安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