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NE文艺生活
ONE·文艺生活,每天都将在这里为您推荐一篇文章。它或许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一个观点、一种态度。我们希望这里会成为「一个」App和您文艺生活的延伸——文艺路上,有你不孤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被惊艳到了,拯救情绪低落,强大自我 ·  17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  18 小时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烟花绽放,打破孤独的茧 ·  昨天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烟花绽放,打破孤独的茧 ·  昨天  
洞见  ·  一种很绝的心态:我认了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为什么医院坚决不让高度近视献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ONE文艺生活

第一批痛恨deepseek的人出现了

ONE文艺生活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13 13:5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人工智能(AI)在职场中的普及以及其对传统行业和职业带来的影响。作者提到了AI工具如deepseek和midjourney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职场带来了挑战。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对AI的不安和困惑,以及对待AI影响的多种态度,包括焦虑、担忧失业、接受现实并寻找新机会等。文章还强调了人类与AI之间的差异在于人类的创造性和寻找意义的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工具如deepseek和midjourney在职场中的普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挑战。

作者对AI工具带来的变化感到不安和困惑,担心自己的职业前景。

关键观点2: 文章描述了人们对AI影响的不同态度,包括焦虑、担忧失业、接受现实并寻找新机会等。

文章提醒人们,面对AI的影响,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寻找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关键观点3: 人类与AI之间的差异在于人类的创造性和寻找意义的能力。

尽管AI可能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但人类总是能够找到新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图片

最近大家都很忙,都在忙着当舔狗。

deepseek说20遍服务器忙,也还是要再求一次回复。

有同行说这几天上班没干别的,就想着怎么让AI帮自己写稿;

虽然质量很难评,但几秒能输出几千字,这双死手真快不过人家。

有做程序员的朋友给deepseek看代码;

人家能指出错误,还能提出鼓励,比那个情绪不稳定的臭嘴主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这deepseek哥儿几个都越用越紧张,越用越虚无;

当人工智能走进职场,打工人都觉得离自己失业不远了。



deepseek就在我们隔壁楼,每次上班路过那里,心情都很压抑。

我现在在一个小外包团队,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是策划+美术+摄影;

midjourney和Sora (可以根据文字生成照片和视频的人工智能模型) 出来的时候,我还挺开心,觉得以后不用跑来跑摄影棚了,拿着策划让AI生成就行了。

客户也挺开心,说AI制作成本降低,以后不用批那么多预算了;

这回我不开心了,客户缩预算,我奖金也会缩啊。

deepseek出来之后,我们更笑不出来了。

老板天天坐办公室里就是调教deepseek,感觉他看我们越来越不顺眼。

这玩意喂进去breif几秒就能给好几个方案,而且都是很贴合国情的创意,用过别的AI的广告人都知道这里面门道有多深。

我们改了一个AI方案发给客户凑数,客户还真的选了。

我们这个小工作室,是被AI创了一下又一下。

原来有个游戏公司会给我们一些原画单子,有AI生成原画后,他们裁员了两个组,更不会用我们了。

当时我们还和被裁的原画一起吐槽,最应该裁的是策划;

多少策划是一拍脑袋的决定,导致美术组返工,这才最耗成本。

没想到刚开年,回旋镖扎到自己脑袋上,我的“策划”身份也不保了。

现在走在路上看广告牌都很恍惚,这个是AI做的,那个好像也是。

说实话,我不太想活在一个全是AI制作的世界里。

周末我和孩子在家看电影《挚爱梵高》,想来点扎扎实实的人类创作熏陶一下;

第一个镜头刚过,孩子指着电视说:“妈妈,这是AI画的吧。”

我看这些人过年都在家拿deepseek算命,都给人家算瘫痪了。

我这个命理师的业务没受太大影响,但自尊心受了很大影响;

连八杆子打不着的人都来问我,算没算过我自己快失业了。

这话真搞笑,平台审核,同行举报……哪样都能搞死我,不都有办法度过去了吗?

先不说deepseek准确度还是很随机,有时候八字都会给人家排错,当然了,提高准确率只是时间问题;

主要是我们也不光看八字,求个符,看个房子……有的是AI不可替代的部分。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只能看八字了,我也不害怕AI;

顾客选择命理师,跟师父解读视角有很大关系的。

举个例子,陶白白为什么那么火?他看到的东西别的星座博主没看到吗?

受人喜欢在于他独特的解读方式,在于他酒瓶底眼镜背后那极具亲切感的眼神。

我始终觉得,与人类建立信任关系,不是光准确诚实就行的。

也有同行特别焦虑,要考虑转行,我是不会转的,我是真的喜欢干这个。

我们玄学也讲究事在人为,该是你的东西你不会觉得怕的,只会一次次被吸引到那条路上。


其实多数人都觉得,像我们这么传统的行业应该是相对固执的,不会因为ai裁员的;

结果开年第一炮,一个业内领头药企要求所有部门接入deepseek办公。

同事对这个事情绪很大,我却有种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的感觉。

对于工作,老早我就觉得力不从心了。

一开始是学历内卷,来的小朋友硕博打底,从国内名校卷到海外名校;

后来是什么信息数据可视化,什么动态图表,文件越做越精美。

去年刚学了个做流程图的工具,我还没用溜呢,公司的小朋友告诉我别忙活了,AI全能做了。

我劳损的腰间盘泄在靠背上,人体工学椅的推背感还是太强了。

私下里我也质疑过,抱怨过,觉得都是花架子,都是乱搞。

后来劝我父亲别再用现金支付的时候,他那个用愤怒掩盖自尊的样子仿佛看见了我自己;

我明白,是我跟不上了。

小朋友们做的数据图表很好,只是我摘了老花镜看着都一样。

手术室进进出出好几次,我已经没有再乘风破浪的力气了;

当然,我也不会自暴自弃,十几年的从业经验依然可以给我提供一定程度的依靠。

我不强求自己融入,只希望这个世界有新玩具的时候,留点旧玩具给我们这些老东西。


眼看着AI走进职场,有人失去力气与手段,有人说船到桥头自然直;

有人鄙夷说是奇技淫巧,有人怪自己人老无用。

这是个很特别的时代,常常一个新技术还没有基本应用,下一个新技术就已经出现;

这种“快”,已经超过了人类职场的代谢速度。

其实不管年纪多大,有没有被AI影响到职业的人,面对ai都会有种丧失成就感,质疑自己工作意义的感觉。

人和机器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人类总是“想太多”;

总是在寻找意义,也会创造意义。

毕加索在写实绘画中丧失了意义感,所以有了抽象派;

爱因斯坦在经典物理中丧失了秩序感,于是有了相对论。

智能机刚出的时候,很多老年人也不适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深夜书屋  ·  被惊艳到了,拯救情绪低落,强大自我
17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18 小时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烟花绽放,打破孤独的茧
昨天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烟花绽放,打破孤独的茧
昨天
洞见  ·  一种很绝的心态:我认了
3 天前
高效运维  ·  京东大促备战思路2.0大揭秘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