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
医生提问一:
请问李教授,微浸润的
HER2免疫组化结果可以做出来吗?正常乳腺组织的ER,PR表达如何?
李君主任回答:
多数微浸润灶
HER2免疫组化可以做出。假如HER2阳性,也有助于我们对微浸润的判断;但当HER2阴性,有时会很难找到这些病灶;少数情况免疫组化切片和HE切片难以完全对上,以至于无法确定HER2阳性的是否是原有怀疑的微浸润灶。
正常乳腺组织导管腺上皮
ER,PR表现为强弱不等的阳性:也就是说不是100%的细胞都阳性,强度也有强有弱。此外,正常乳腺导管的肌上皮ER,PR不表达,乳腺间质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总之正常乳腺导管腺上皮、肌上皮和间质细胞ER,PR的表达模式和强度是不同的。
医生提问二:
请问一下,乳腺癌治疗前后病理发生转化的机率是多少?谢谢。
李君主任回答:
在新辅助治疗前后,部分病人的确会出现
ER、PR或者HER2表达的不一致性,表现为阳性百分比和(或)强度的变化,少数患者可出现
从阳性变成阴性,甚至是罕见的阴性变成阳性
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肿瘤的异质性
以及
对治疗的反应造成的
,那些表达抗体的、
对治疗敏感
的
癌细胞易被杀灭
,而
残留的或新出现
的
可以是
不
表达相应
抗体
的癌细胞。具体百分比不同的文献报道并不一致
,
从没有统计学意义到近
50%的不一致率均有报道
。
医生提问三:
请问李教授
,您对于粘液癌伴微乳头状特征的粘液癌是怎么看待的?应该归属粘液癌还是混合型癌?预后怎样?
李君主任回答: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
实际上我们病理对于这个粘液
癌
伴有微乳头特征
的诊断
也
是
有争议
的。
我自己的理解是,假如仅仅
具有
这样的
形态
,而免疫
组化
还是经典型
粘液癌表型,即
ER、PR
强阳
、
HER2阴性和Ki67
指数低
,
那么放在
粘液癌
里面也是可以的
。
但是一
旦肿瘤
出现了
ER、
PR阴性
,
或者
HER2
强阳
,
那我建议还是把它当作混合性
癌
更合适
,
临床可以处理相对积极一些。因为总体
它
的预后
会
比经典型
粘液癌
差。
医生提问四:
请问新辅助化疗后
PCR,还能做出ER PR等分子表达吗?谢谢。
李君主任回答:
新
辅助化疗后,
PCR标本因为没有残留的浸润性癌
,
因此
浸润性
癌没有
ER
,
PR的结果。可能临床上会碰到PCR的标本,
病理
还是做了
ER、PR等免疫组化并进行了报告,
主要是有些微小残留病灶不经一系列的免疫组化并不能确定是否真的
PCR。明确了PCR,这时
病理报告的
是
周围
正
常导管上皮或者是残留导管内癌的
ER、PR
情况。当然报告时最好前面加上
“周围正常导管上皮”、“残留导管内癌”等前缀词。
因为
这些不是
浸润性癌
的免疫组化结果,故
临床不能作为
后续
治疗
的
病理依据
。需要的话一定要
参考术前浸润性癌的
ER、PR结果
。
医生提问五:
请问李主任,免疫组化能不能区分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导管内乳头状癌,怎么区分的呢?谢谢
。
李君主任回答:
结合形态,
免疫组化是可以区分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刚才我们也讲到了
,
正常的导管上皮是有腺上皮和肌上皮
(基底细胞)
两层结构
,
导管内乳头状瘤作为良性肿瘤,
是个多克隆性增生,
同样存在着
腺
上皮和肌上皮的增生
;而
导管内乳头状癌是一个腺上皮的恶性肿瘤,表现为
腺
上皮的单克隆性增生
,
因此在肿瘤中心
它
不应该出现基底或肌上皮
(导管周围可以部分残留)
。
因此
经过免疫组化,
主要
是
基底或肌上皮
的标记物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