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医生
每天看专业医生写的健康科普,还能随时免费查疾病、查药品、查医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生完娃几年都没瘦回去?按照这 3 ... ·  4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总是焦虑、压力大?一招帮你快点好起来 ·  昨天  
丁香医生  ·  孩子咳嗽,镇咳药不能随便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医生

5 个以为省钱的好习惯,其实让你进医院!

丁香医生  · 公众号  · 养生  · 2025-02-21 09:03

正文



勤俭节约作为传统美德,的确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的父母那一代,就是通过省这么几毛钱几块钱,养大了 80 后、90 后。


许多从小镇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也是通过精打细算,才攒够了钱,在大城市里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家。


但是,节省虽好,可不能乱省哦~


尤其是以下 5 个省钱习惯,看似省了钱,但却在健康上付出了大代价。





省钱习惯一

扯超市塑料袋装肉



很多人在超市买东西时,尤其是父母,会多扯下几个塑料拿回家分装食品用。


这种塑料袋,主要使用的材料是普通聚乙烯(PE),在常温下装点零食等干货或者短时间内装点肉是没问题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这类塑料袋不适合用来长期装肉,因为普通聚乙烯长时间接触油脂可能会促进塑料中的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PAEs)转移到食物中去。


一项研究表明,这类塑料接触食物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塑化剂迁移到食物的总量就越多。 在同一温度下,迁移总量的总体趋势是:植物油 > 20% 乙醇 > 3% 乙酸 > 水。 [1]



塑化剂在不同食品模拟液中迁移总量 [1]



有相关研究显示,塑化剂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并且,它还可能升高乳腺癌风险。 [2][3]


咱们来算笔账,看看到底是省钱了还是花钱了。


省:薅塑料袋——


1 个塑料袋(撑死)= 5 毛钱

10 年薅超市 1000 个袋子 = 500 元


花:内分泌失调——


性激素六项 = 600 元

甲状腺功能检查 = 250 元

血糖检测 = 700 元


没想到省了几毛钱的塑料袋,反而还花了更多钱进医院了。


同理,也不建议大家反复使用其他塑料制品来装油、装肉,像是外卖盒、塑料瓶等 ,哪怕看起来质量真的很好,但真的不能乱用。


实在割舍不下,也有其他办法物尽其用。


比如,超市塑料袋可以当垃圾袋,外卖盒洗干净了能当桌面垃圾桶,塑料瓶可以攒一攒送给小区里回收废旧塑料瓶的叔叔阿姨们。


总之,只有标签「食品级」的保鲜袋、保鲜膜,才能用来装食物。





省钱习惯二

夏天不开空调省电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夏天已经热得要💩,三十多度了,但家里老人可能是怕费电,偏不开空调,还说「不热啊!」「心静自然凉啊~」



图片来源:网络+自己做的
(我看是这种凉)



实际上,以「肉身抗热」是真的会「抗」出病来的! 高温不是简单的流流汗就完了,而是会对心、肺、肾、脑等脏器造损伤。


一项分析了 2007~2013 年中国南京高温天气的研究,热浪*后的第二天,总死亡率增加 24.6%、心血管死亡率增加 46.9%、呼吸系统死亡率增加 32%、中风死亡率增加 51.3%、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 63.4% 、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增加 47.6%。 [4]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恰巧是容易被「热倒」的脆弱人群。


在 2010 年北京高温热浪带来的超额死亡中,65 岁以上人群是主要死亡人群,其中,65 岁~84 岁超额死亡 298 人,85 岁以上超额死亡 188 人。 [5]



2010年北京市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死亡在高温期和对照期的分布情况 [5]



省:不开空调——


1 小时 1 度电 = 1 元

夏天 3 个月空调电费 = 2160 元


花:抢救——


进 ICU 3 天 = 3000元


下次家里老人、父母说不想开空调的时候,你就把这个账单扔给他们看!





省钱习惯三

食物发霉了,切掉坏的继续吃



有时候一个不留神,食物就悄悄发霉了,许多人心疼食物,于是切掉坏掉的部分,继续吃。


但其实去除的「霉」只是表面成型的菌丝,食物内部的霉菌和此前产生的毒素是去不掉的。


一项研究发现,即便去除掉面包中肉眼可见的发霉部分,也无法完全去除掉一种叫做橘霉素的真菌毒素。橘霉素在几乎所有检测区域中都可以检测得到。 [6]



橘霉素在发霉面包里的分布浓度 [6]



还有人认为,只要把「霉」洗掉,再高温加热一下,就可以杀死霉菌, 但其实还有很多耐高温的毒素是普通烹饪手段无法去除的,比如在发霉坚果中常见的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要在 280 ℃ 以上才会分解,通常的烹饪方式对它都无可奈何:一般的油炸温度不超过 200 ℃ ;爆炒的「旺油锅」「八成热」也不超过 230 ℃ 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自己做的



吃下这些「看似被处理干净的食物」的常见后果就是,食源性中毒, 轻则拉肚子,重则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 6 亿人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后患病,42 万人死亡。 5 岁以下儿童承受着 40% 的食源性疾病负担,每年有 12.5 万人死亡。 [7]


省:吃掉食物——


1 袋面包 = 10 元

1 颗土豆 = 1 元

1 包坚果 = 30 元


花:食物中毒——


洗胃 1 次 = 600 元

住院 3 天 = 600 元


浪费食物的感觉的确不好受,但也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去冒险。


正确做法是,认真做好下一次采购计划,量力而行,以及在保质期内,好好享用它们吧!





省钱习惯四

电饭锅、不粘锅刮花了也不舍得扔



电饭锅内胆和不粘锅的不粘涂层的主要材质是聚四氟乙烯(PTFE),俗称特氟龙。


刮花后的涂层容易产生碎屑,随食物一起进入人体, 但所幸的是,目前的特氟龙已经做到无害化了,常态下没有毒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破损涂层继续使用的最大问题是:


  • 电饭煲不粘性能的下降,会导致不容易清洁+清洁不彻底, 会有肉眼看不见的食物残渣粘附在内胆上滋生细菌,导致食源性中毒,像是拉肚子、肚子痛;

  • 也会让食物更容易焦糊,产生丙烯酰胺等可能对身体致癌的物质。


并且,目前主流的电饭煲内胆基材是铝合金,在涂层脱落的情况下继续煮饭还有可能溶出铝元素。 [8][9]


省:用破了的电饭锅、不粘锅——


1个锅 ≈ 200元


花:拉肚子、肚子痛——


挂号 ≈ 50 元

抽血 ≈ 30 元

吃药 ≈ 150 元


记住:任何不粘锅都是易耗品!


这种产品寿命就不长,该换新的,就换新的!





省钱习惯五

节约电,炒菜不开抽油烟机



有时候妈妈们,为了省电费,觉得也没炒几个菜,油烟也不大,索性就不开抽油烟机了。


但其实油烟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结论直接摆上来:厨房油烟真的会致癌,尤其是中国不吸烟女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一项荟萃了 13 篇文献、调查了 3596 名肺癌女性和 6082 名健康对照的研究表明,烹饪时油烟暴露,和烹饪时不使用厨房通风机,与不吸烟女性患肺癌显著相关。 厨房油烟显著增加中国不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风险,而使用抽油烟机有可能会降低不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风险。 [10]


这是因为,中式烹饪手法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有研究显示,中式烹饪时,厨房里呼吸区域的 PM 2.5 平均浓度是 599 μg/m³,是国家标准空气标准的 40 倍。 除了颗粒物之外,甲醛、甲苯等浓度也超标严重。



模式 II:油烟产生后再开油烟机;模式 III:油烟产生前 15 秒打开油烟机。 [11]



而使用抽油烟机可以显著降低使用电或天然气烹饪时厨房 70% 以上的 PM 2.5,以及使用天然气烹饪时厨房 82.4% 的 CO、66.6% 的 NO 和 66.8% 的 NO 2 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11][12]


省:不开抽油烟机——


1 小时 1 度电 = 1 元

一年都开抽油烟机电费 = 1095 元


花:肺癌筛查——


胸部 CT = 600 元

肺癌五项检查 = 600 元


这里只列出肺癌筛查的费用,因为一旦患上肺癌, 后续治疗费用是没有上限的……


所以,为了各位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妈妈们),求求了!开抽油烟机吧!


勤俭持家是一个好习惯,但还是那句话——


该省的地方省,该花的地方花!


最后,假如觉得这篇文章对你很有用的话, 【点赞】 【转发】 【点♡】 ,最重要的是请立马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吧!





本文合作专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