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乙二醇供应仍偏紧
乙二醇的主要下游产品为聚酯(PET),即涤纶长丝短纤以及瓶片,2017年中国聚酯产能约4800万吨,对乙二醇需求量约1494万吨,占乙二醇消费的93%左右;其他下游产品为防冻液、不饱和树脂、聚氨酯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酯生产国,也是全球乙二醇最大需求国。
截至2017年11月,中国乙二醇产能为833.5万吨/年,2017年国内乙二醇产量约617万吨,而2017年聚酯全年产量约4100万吨,对乙二醇需求量超1300万吨,国内乙二醇供应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近年来乙二醇进口依赖度始终维持在50%以上。
2018年国内乙二醇产能有所增加,预计国产供应量上升至680万吨左右,较2017年实际产量增长约9%;需求方面,预计2018年聚酯产量增长约8%。乙二醇新增产能投产相对缓慢且上半年检修集中,而聚酯投产相对较快,因此预计乙二醇供给在明年上半年仍保持偏紧状态。
二、远期现货市场参与者众多,违约事件频发,风险巨大
近年来,乙二醇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大,众多投机需求不断涌入,为乙二醇市场提供了非常可观的现货流动性。但同时,远月交易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市场风险居高不下。内贸市场的远期现货交易通常在买卖双方协定下进行,双方仅收取5%的保证金(有时甚至无保证金),杠杆高达20倍以上,在行情走势呈现单边下跌或上涨时,爆仓及违约风险极大。近几年,乙二醇内贸市场频繁发生由价格大幅下跌或上涨导致的对手方违约事件,市场风险巨大。
三、尚无相关衍生品,乙二醇市场缺乏有效、安全的对冲工具
化工衍生品中,与乙二醇同为聚酯原料的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早已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运行多年,成为产业链客户套保、套利及投机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上海清算所人民币苯乙烯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日渐成熟,参与者逐步增多;此外,新加坡交易所对二甲苯、乙二醇美金掉期也逐步开展。但目前国内乙二醇市场仍无相关衍生品作为现货价格波动的对冲工具,大连商品交易所原定于2017年上线乙二醇期货,由于下游聚酯厂家反对、交割煤质品种不确定等多方面因素被延期,具体上线时间仍不确定。上海清算所于本月推出人民币乙二醇掉期,实为响应市场需求之举,这将填补国内乙二醇衍生品市场空白,满足化工企业套期保值需求,为现货市场提供有效的套保工具。
商品掉期又称为商品指数互换,是双方依据预先约定的协议,在未来确定期限内,相互交换以商品指数为标的的现金流量的协议。简单来说,交易者在交易日买入或卖出一个固定价格,在最终结算日用安迅思月均价(浮动价格)进行到期结算和现金交割,不涉及实物交割。上海清算所为交易者提供中央对手清算服务。
一、提供有效的对冲工具,促进现货市场良性发展
正如前文所述,乙二醇市场长期交易活跃但缺乏安全有效的衍生工具。掉期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组合选择。
此外,许多市场参与者,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国企、投资公司等对风险控制要求较高,不允许单边交易,也不允许参与一些地方性的电子交易平台。人民币乙二醇掉期的出现可以大大提升此类公司参与乙二醇现货交易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现货市场的交易活跃、良性发展。
二、无违约风险,交易安全性大大提升
“乙二醇市场参与者太多,每天都有新的抬头出现,而公司风控严格,能成交的对手寥寥,上海清算所掉期产品风险可控,不必担心对家违约,是比较合适的交易工具。”为数不少的市场参与者反映,由于早些年市场出现多宗“跑路”事件,一些大型贸易公司为避免风险,不断提升风控标准,对现货交易的对家严格把关,虽然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可以成交的对家却越来越少。而上海清算所,作为经人民银行认可的合格中央对手方机构,为人民币乙二醇掉期提供中央对手清算服务,有效避免了对手方违约风险。
三、连续的远月合约,为参与者提供多样化的交易策略
对比于现货市场和华西村电子盘M+1,M+2主力合约,上海清算所人民币乙二醇掉期提供连续12个月的合约。对市场参与者来说,可以更为灵活地与长约、远期现货或者其他产品进行套保、套利的操作。合约月份的选择多,也能避免换月造成的额外成本。
以上是港联结合市场参与者的部分意见所形成的观点。
(文章来源:上海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