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当代
我知道,打开一本书很难,但你需要了解“当代”。《当代》关注现实,尊重读者,支持原创。每日发布文坛最新消息、连载原创文学、与读者真诚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精英讲书  ·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木雕沉香饰品,中国人才懂的雅香美物 ·  2 天前  
收获  ·  王尧:记忆的声音 ... ·  3 天前  
哈尔滨交通广播  ·  925教你学诵读 | 奔跑的河流 ·  3 天前  
哈尔滨交通广播  ·  925教你学诵读 | 奔跑的河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当代

古华《芙蓉镇》|《当代》文学丰碑

当代  · 公众号  · 文学  · 2025-02-21 14:37

正文

《当代》文学丰碑

一本杂志讲述的文学史

古华《芙蓉镇》


古华长篇小说《芙蓉镇》发表于《当代》1981年第1期,次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1942年出生的古华,也是迄今获得该奖项时最年轻的作家。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同样取得巨大成功。

曾任《当代》杂志编辑的龙世辉1983年撰文介绍了《芙蓉镇》的发表过程:1980年古华来京,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课余动意创作一部小说,“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当年6月他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介绍了这一构思,当即获得鼓励,9月初他交上了名为《遥远的山镇》的初稿,很快收到留用修改的通知。作品在《当代》杂志刊发前,古华提交了十多个备选的题目,最终由秦兆阳先生从中选定了《芙蓉镇》这一标题。
古华还曾在《当代》发表中篇小说《浮屠岭》(1982年第2期)等。2014年,他被授予“《当代》荣誉作家”称号,颁奖词评价:“以小乡镇小人物的命运,写国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民族悲苦,给我们史诗般的感动。作家的人道主义情怀,即使在今天,也算难能可贵。回到三十几年前,更需要奋不顾身的现实主义勇气。”


根据《芙蓉镇》改编的同名电影


《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


首先吸引我们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小说里有多少声色并作的风俗画面啊!那夹岸长满木芙蓉的一河绿波,那边远山镇青石板街上的鸡鸣犬吠,那五岭山脉腹地里悠扬的民歌,都令人神往,引人遐思。这里民风淳朴,人们有互赠吃食的乡情。每逢赶圩,更是繁华热闹。然而,作者并不孤立地写风俗,更不靠古旧的奇风异俗招徕读者。他的风俗画是流动的,渗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内容,从中时时透露着时代的消息。


——雷达《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略论〈芙蓉镇〉》(《当代》1981年第3期)

相关阅读

聂华苓与《当代》| 《当代》文学丰碑
王树增《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当代》文学丰碑
杨志军《藏獒》丨《当代》文学丰碑



稿件初审:郑世琳(实习)

稿件复审:徐晨亮

稿件终审:赵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