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一年前,我们提出 “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 这个想法,上周把它变成了现实。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怎样把一座自己建造的城市收录进百度地图。
现在在百度地图搜索 “雨中城”,你就能看到这座城市的街景。
雨中城是一座虚拟城市,所以你可能觉得建造过程充满不受限制地幻想。但事实上,过程是严肃、专业的,充满了限制。
今天这篇文章,作者是雨中城的设计者——野建筑团队。他们从专业的角度解释了这座永远下雨的城市是如何设计、运转。他们也展示了:理科生们要费多大力气,才能完成文艺青年们天马行空的想象。
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专业的东西吗?毕竟它不浪漫,甚至在普通人看来有些无聊。
有。事实上,我们所处的城市,我们踏过的街道和睡在其中的房子,也都是这样设计建造出来的。
如果你仔细看下去,你会发现:这种认真把幻想变成现实的计算过程,其实才是真的浪漫。
雨中城:虚拟与现实叠加态的城市乌托邦
图文:野建筑
雨中城,是为喜欢下雨天的人提供的一个与世界疏离的精神庇护所。它是平行存在的线上城市,一个虚拟乌托邦,并最终渗透真实世界,演变成虚实叠加态的新生活状态。
“雨中城”是由新世相提出概念,并和百度联合发起的虚拟街景项目,由野建筑(Yeah Archkids)设计,使用百度地图的全景技术实现。2017 年 9 月,其城市街景正式在百度地图上线,在百度地图中检索 “雨中城” 即可进入。
街区场景
设计方法
因为项目的乌托邦性质,雨中城不用考虑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整个设计过程变得非同常规而有趣,由建筑师和项目方还有 4000+ 位网友的共同参与下完成:
第 1 步:向网友征集关于“建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的各种奇思妙想;
第 2 步:从征集来的 4000 多位网友的上万条想法中,筛选有效信息,虚构一个故事。在故事的描绘里面呈现出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
第 3 步:根据故事里面的细枝末节设计还原整个城市系统,再根据城市系统的设定,设计出虚拟的城市街道场景图,让人们在线上进入其中游览体验;
第 4 步:使用 AR 的形式让虚拟的城市景象效果图与现实的城市景象叠加,并根据现实与虚拟叠加的场景,对现实场景进行设计改变;
最终,我们将故事中的城市,变成现实中的城市。
城市系统场景
存在根基-传说
为了让雨中城的系统设计更加有源头可循,我们还设定了关于其起源的传说:雨中城的出现原因不明,但城中流传有两种传说,一个关于信仰,一个关于科学。
关于信仰的传说:
雨中城世界是和行动迟缓的喷水巨兽共生的活体城市。雨水里有可以跟巨兽身体形成循环的营养成分,滋养整个城市。(源于-鲲/鲸落)
关于科学的传说:
出于这颗行星的生态问题(温室效应/干旱/雾霾),一家科技巨头开启巨型科技工程,利用大规模雨水循环系统给城市建立一个雨水保护罩。以隔绝恶化的行星环境,形成恒定小生态。
城市水源可能来自-地下水系/地表水系/清洁净化后的其他城市用水。为了节制获取水源并不影响整体生态,雨中城具有移动能力(漂浮/飞行/行驶)。
恒雨环境的实现手段也同时拥有了两种合理解释的可能性:
可能性 1:城中心是巨兽的喷水器官,类似鲸鱼的呼吸孔。将水喷出到一定高度后,扩散降至全城,形成城中雨。
可能性 2:城中心是一个根据空气压力差原理驱动的巨大透明超高空气水泵,将城市地下的循环储水泵至高空后,扩散降至全城,形成城中雨。
这两个传说设定将让雨中城的历史变得稳定而绵延,并给后续设定提供依据。
信仰与科学的传说
世界模型设定
根据关于雨中城的传说,我们将雨中城的时空模型设定为一个可以在主世界(地球)随处移动的恒雨半封闭城市。
受到主世界的物理规律的影响,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恒雨环境,以及因由恒雨而发展出的生态-科技-生活-信仰。
出于对城市架构安全性的考虑,雨中城与真实世界保持一种恰当的疏离:既不完全脱离,又不完全一样。
维度架构
有了如上整体模型设定后,整个城市系统基于四个维度进行叠加展开:
第一维度是现实世界-遵守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
第二维度是恒雨环境-雨水成为恒定环境因素;
第三维度是流媒体之城-雨/水作为信息幕,智能化水粒子携带信息,成为城市信息的传递媒介;
第四维度是社交之城-基于无处不在的信息媒介,雨中城成为随时随地可即时社交的城市,并由交互式即时空间来实现。
维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图
环境系统
雨中城的世界系统设定下,季节根据在主世界所处经纬度而变化。温度恒定在适宜生活和发展的范围。天气状况为恒雨,雨量由城中心向外依次递减。自然光环境根据所处经纬度的主世界自然光环境变化。
生物系统由主世界(地球)的亲水、水生生物演变而来。地形舒缓起伏(巨兽后背曲线/流体工学-组织水循环等)。地貌有不储水地表和储水地表-河流/湖泊组成,地下为中空,为水循环系统提供服务空间。
空间系统
在环境的影响下,雨中城整体形状有机。从中心的神秘通天塔区域,由三条放射状干道和三条主河道均匀展开,和以这六条水陆干道分散衍生出的众多叶脉状道路形成交通命脉,分割街区肌理。街道阡陌纵横,遍布河道湖泊水系。地形舒缓起伏,呈城中心略高城外略低的高差。
肌理生成图
城市内街区呈类细胞组团的结构有机分布。每组团内一般包括商务、生活、公共区域等,各功能区界限模糊相互渗透。街道两旁建建筑形体由迎接雨水的凹形和遮挡雨水的凸形两种原型,经过复杂的演变衍生,依托新的材料科技形成丰富多样形态。
户外公共空间多为迎接雨水的正型形体;室内公共空间多为遮挡雨水的负型形体。胶囊型轻质个人空间遍布其中,相互间可以融合或分解。
建筑正负形
科技系统
雨中城的科技系统会与主世界大脉络类似,但领先现实世界若干年,并且与水息息相关,特别是应用科学上对水物质各形态的转换使用。
城中心的巨型透明天空泵建筑是科技核心区。
城市能源源自主世界的恒星能(太阳能),由通天塔顶展开的光电膜采集,水作为主要的能源介质(势能/氢)对能量进行转换;水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完成生命滋养/生活需求/环境维护/能源转换等所有需求;分布在多个区域的立体农场在智能农业系统的管理下为城市提供食物和多样性自然景观;高效的智慧技能单元机遍布全城,进行各种生产和维修服务。
能源循环示意图
雨中城的恒雨环境给城市提供了遍布的信息载体,各种城市信息依托于雨幕和水面,在街区角落实时呈现,真正的 “流媒体” 之城;雨中城的居民置于由膜包裹的个体信息空间,不时通过雨膜的相互融合分离,和他人产生或者私密或者公共的信息流动;智能化的物联动力模块(无人机/车/船)即时与个体空间单元结合,组成立体交通系统。
个体空间单元示意——1-信息呈现/2-相互融合转换/2-动力模块结合
人文生活
现实世界的人们采用阿凡达(替身,上线即进入角色)的方式进入雨中城世界生活。城市里居住三类人:
身材修长适合水环境生存的传播者,带领着整个雨中城的潮流走向。
身材适中活跃的连接者,活跃热情地组织各种有趣的社群趴体活动和跨社群趴体活动。
头大身矮睿智的智理者,一般安静地在角落眼神透彻地观察着周围,交替着不时的思考状停顿。
从外表来看三者都不太能辨别性别,据说在雨中城有 56 种以上的性别。
雨中城的居民们通过随处变化流动的信息媒介、不时融合分裂的个体膜化空间,在热情洋溢的社群生活和岁月静好的自我独处之间任意切换,形成强调个体自由——依靠共性特质组成社群——由即兴连接打破群体边界的关系伦理。
雨中城信仰的核心是对巨兽生命神力/科技神力的好奇探究与敬畏,并外化成对水的两种崇拜(向上的喷泉+向下的雨)。城中心的巨型喷泉作为整个城市的神圣图腾,和由传说而来的吐水巨兽形象衍生出的各处AR形态神像,无不体现宗教和科技的融合。
一年一度的雨中城嘉年华是全城人都不能错过的雨中狂欢,是雨中城人文精神与科技力量的汇聚呈现。
街区场景
雨中城发展
当人们对雨中城的情况有所了解,我们回过头来看雨中城三个阶段的自身拓展。
第一阶段:使用百度的全景技术,在百度地图呈现多条街区景象,让真实世界的人们通过街景形式进入漫游;
第二阶段:在线上组建虚拟社区,人们在虚拟社区基于兴趣社交,并衍生出文字/游戏/影视/动漫等各种雨中城的人文内容;
第三阶段:使用AR技术将雨中城的虚拟场景与现实世界的城市场景叠加,甚至将其场景真实的物化,影响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
城市总平面
这意味着几乎不会有结束,雨中城会一直讲述着一个关于向内和向外探寻的故事:整体城市的组织结构会经历从向心式(单中心)到分布式(多中心)的演变发展;也会逐渐发现其他的雨中城,由单一雨中城演变成城市网络;雨中城也一直探索自己的边界,并最终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形成网状连接,叠加存在,延展着自己的生命。
点击阅读原文,去雨中城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