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刘诗诗,困在舒适区 ·  18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索菲亚景区发布公告:营业时间调整——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黑龙江运动员贡献中国金牌超4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中国有2000万孩子得了这个病,比抑郁症更可怕,家长却还一无所知…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09-23 12:07

正文

原来孩子学习学不进、成绩上不去,还能通过看病吃药来医治?!”


开学不到一个月,国内的学习困难门诊挤满了焦虑的家长。

打开复旦附属儿童医院、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等的学习困难门诊预约界面,一整个9月都已经约满,有的甚至已经约到了10月!不仅是上海,首都儿研所、北京儿童医院等的学习困难门诊也都一位难求。


学习困难(又称学习障碍)是指 智力正常 的学龄儿童在获取知识、技能以及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显著困难的一种状况,包括在阅读、数学、拼写、表达、计算等方面。

学习困难门诊已经火了好几年。2020年复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启动时,一度引发热议, 近2年接诊了1500多名孩子 ;北京儿研所的学习困难门诊 每年也接待超过8000名患者

■ 电视剧《小晓》

它给了如今内卷环境下,为孩子学习焦虑的父母一点希望,甚至有人希望通过治疗把孩子从“学渣”逆袭成为“学霸”。

数据显示,中国的学习障碍发生率约为20%左右,按这个比例计算, 我国约有2000万+的孩子正在受到学习困难的影响。

所以如果孩子成绩差,很有可能并不是Ta不努力,而是“病”了。

  • 到底什么是学习困难?

  • 学习困难门诊究竟能不能帮助孩子从学渣变成学霸?

  • 遇到家有学习困难症状的孩子,家长到底可以怎么做?

我采访了心理学博士、浦东新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朱泽华老师,以及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林思恩老师,来详细聊聊学习困难,希望帮助开学后的父母缓解焦虑。


朱泽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青少年游戏治疗师。从事心理咨询11年、心理培训工作8年,心理咨询时长超过5000小时,心理培训工作经验超过3000课时。

常年担任上海市检察院及各区级检察系统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干预负责工作;为上海市妇联及各区级妇联系统提供心理干预服务,各类期刊、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林思恩

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 中国指挥控制学会认知专委会常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浙江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实践导师;首都科学讲堂讲座专家;探悉大脑成长学院创办人

我不是笨小孩

是真的“病”了

学习困难的孩子有多难?

很多人听过脱口秀演员童漠南转学7次的故事。

在一场演出中,童漠南说到自己小时候经常上着课,“明明想集中注意力听讲,但是你的思绪,就能飘散到九霄云外。”

语文老师在讲台上说着狐假虎威,他的脑子里却联想到曹冲称象、刻舟求剑,等缓过劲来,台上站的已经是数学老师了。为此,童漠南没少被叫家长,还被迫转了7次学。

童漠南的症状就是常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大多数ADHD的孩子,是在上小学后因为“学习困难”而被确诊的。

ADHD的孩子在中国不算少数。2021 年 5 月,我国开展了首个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被调研的73992名 6-16 岁在校学生中,ADHD 的患病率为 6.4%,这意味着, 每50个孩子中可能就有3个 ADHD ,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而另一种更常见的学习困难是 阅读障碍 ,占到所有被确诊学习困难孩子中的70%以上。

2021年,一部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在国内上映,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追踪拍摄,让我们得以窥得 阅读障碍 儿童的真实困境。

片中,三个孩子的家长都有相似的感受,就是孩子明明不笨,甚至有的学龄前还非常可爱,但一到开始学习后,脑子就不好使了。生字教不会,题目读不懂,功课写不完,导致他们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垫底,和同学的关系也非常紧张。

家长不是不努力,有的亲自上阵辅导到深夜,但收效甚微。焦虑弥漫在整个家庭,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一整个恶性循环。

■ 识字、记生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文字在他们眼里就好像一幅幅画,所以听写出来的字也是一个又一个圈

这三个孩子的症状就是阅读障碍,在学习困难的孩子中更为普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舒华教授曾表示:

按照10%的发生率统计, 我国约有1500万儿童受到阅读障碍影响!”


而在确诊阅读障碍的孩子中,有31%-45%会同时患有ADHD。

不光是中国,美国孩子患有阅读障碍的情况同样严重。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家萨利·施维茨的研究表明: 美国大约有 20% 的学生存在阅读障碍问题 ,这些孩子常常因学业不佳,被认为是笨小孩、懒小孩。

除了ADHD、阅读障碍,朱泽华老师告诉我,学习困难的孩子还有以下这些情况:

👉阅读障碍: 包括认字困难、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

👉书写困难: 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书写速度慢等

👉数学学习困难: 计算错误、对数学概念理解困难、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弱等

👉注意力不集中: 难以长时间专注于学习任务,容易分心

👉记忆力问题: 难以记住所学的知识和信息

👉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 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语言方面存在障碍

这些障碍有时候是单一出现,有时候会多种障碍同时出现,叫做共病。

■ 电视剧《小晓》

学习障碍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朱老师表示,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发育问题、环境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心理因素(如学习压力、焦虑、抑郁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都可能会对学习困难产生影响。

比如 ADHD 就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 有关。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或者发育落后,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过度多动及冲动行为,课堂效率低下,使得他们的学业成绩远低于智力水平。

■ 纪录片《BBC地平线:多动症和我》。伦敦国王学院的教授指出,这些ADHD患者的大脑和普通人是不同的

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也属于生理性的缺陷。 患者无法通过大脑识别系统将书面文字转化成语言,是一种由脑神经生理性缺陷引发的脑功能紊乱。

焦虑和抑郁情绪也是引发学习困难的常见因素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的专家表示,一些儿童青少年在情绪问题上达到疾病的程度,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

很多家长在面对这些症状的孩子时,通常的感受就是 “孩子还不够努力”“ Ta 还没有开窍”“Ta 太笨了”“Ta 就是懒” ,于是报了一大堆补习班、兴趣班等使劲push。但最后收效甚微,孩子的状况反而越来越差。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 孩子真的是“病”了。


花费700-2000 元拿到十几份报告

“家长的心理问题,孩子在吃药”?

在小某书上,很多家长已经带着孩子看过各大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

有一位上海8岁男孩的妈妈表示,自己花了近700多元,做了包括:SNAP-IV量表、IVA注意力测试、神经心理测试(Weiss’s功能缺陷+困难问卷+Conners父母问卷)、ADHD诊断问卷等在内的一系列测试,最终拿到了十几份报告。

还有一位妈妈花费了2000多元,除了做心理量表测试之外,还做了脑功能检查、脑电图、微量元素测定、验血等等。

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测到底是在测什么?

SNAP-IV 量表 举例,它是目前 最常用的 用于评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的标准化工具。评分结果分为正常范围、轻度症状、中度症状、严重范围,可以帮助筛查来孩子是否患有ADHD。

■ 如果担心孩子可能患有ADHD的家长,不妨在家自己评估一下

IVA 注意力测试 也是很多医院常用的ADHD测评工具。比如下面这份报告样例中,在控制力商数和注意力商数的综合评定中,如果低于80,则可以支持ADHD判断。

■ 报告样例

还有Conners父母问卷,评估的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水平,对其子女行为、情绪和发展状况的观察和评估,可能涉及 儿童的行为控制、注意力集中、学习问题、品行问题、焦虑、抑郁、冲动性以及社交能力 等多个方面。

👇滑动看详情👇

微量元素测试是在诊断时进行排他性评估,比如血铅水平过高可能与ADH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锌、钙等元素的缺乏也可能与ADHD的症状表现有关……

而对于学习困难的诊断,都是综合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确诊。

■ 电视剧《奇怪律师 禹英雨

这里要提醒家长,并不是所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都是ADHD,也不是所有读书读得慢的孩子都是阅读障碍。

林博士指出,有一些家长说,孩子平时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但在玩游戏、看动画片的时候却能专注好几个小时,拿走ipad的时候还会歇斯底里地叫,这可能并不是ADHD,而是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情绪调节有问题。

一般ADHD的孩子哪怕在玩的时候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家长要注意区分。

很多家长其实是没有必要带孩子去医院的。”林博士说。


■ 电视剧《奇怪律师 禹英雨

一些家长去了医院之后,发现孩子其实啥问题都没有,反而是家长本身太过于焦虑——

有时是家长的心理问题,却是孩子在吃药”。


一些家长当着医生的面,不断强调自己孩子和别人的不同,默认孩子有病,给孩子贴标签。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孩子没有问题,都极有可能觉得自己‘有病’,从而内心自卑,效能感降低,导致更大的瓶颈。”


而且现在医院里做的测试量表,有的已经滞后于时代,不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了——人手一部手机的行为特点已经不能用电脑时代的行为常模和准则去评估了。更何况在他评量表中。当家长觉得孩子可能有‘病’,并带着这种心理填写量表的时候,很容易对号入座,有很多主观的偏差。”


所以,林博士对家长蜂拥而去“学习困难”门诊存有一定的担心,这里面多少是因为家长的焦虑,多少是真的孩子有问题?

■ 电视剧《小晓》

找到自己的“北下关小学”和“尼克老师”

药物并不是万能


那么,如果孩子真的遇到学习困难的问题,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首先
父母要调整心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合理期待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主任章依文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近视的家长摘下眼镜,看一份远处的文件,家长当然是看不到的。

但章依文模仿家长对孩子的口吻说:“人家看得到呀,你努力呀,你好好读呀,你坚持读呀。”

如果家长可以理解近视的人在摘下眼镜后真的无法看清东西,也就可以稍微理解 学习困难的孩子 是真做不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