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随手画出的曲线,是怎样影响美国税收制度的?这条曲线的提出者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够受到两位美国总统极力推崇?
作者
丨卯妮子
来源
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演说,称税改(
税收制度改革
)是许多美国人多年来的梦想,但一直难以完成,因为在政治上非常困难。这次他引导进行改革之后,
已经有近200家美国公司表示要给员工涨工资并发放奖金
。而且,现在企业给员工发钱似乎在美国各大企业间形成了竞赛,“完全没想到会出现这种积极正面的发展”。
他还特别指出,在要求苹果CEO库克在美国投资建厂后,“我本来以为库克会投3.5亿美元,这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他(
库克
)说总统阁下我要投3500亿美元。这确实非常了不得。”
特朗普此话毫无夸大,三个月前,特朗普税改方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他说,这是一份给所有美国人的圣诞大礼,
平均每年为每个家庭减省税费可达1182美元,同时还能让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
苹果表示,公司将向每名员工发放价值2500美元的受限股作为奖金。沃尔玛则高调宣布将与员工分享这次税改给企业带来的红利:最低小时工资将从9美元提到11美元,符合条件的员工可以拿到最高1000美元奖金。公司把这一系列提高员工福利的政策与去年年底川普政府通过的税改法案联系上了,说是
因为这样的税改才使得公司能够有更多赢利与员工分享,财富真正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了
。
此外,美国银行和运营商AT&T计划分别向14.5万和20万员工每人发放1000美元奖金。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也宣布奖励6万名雇员每人2000美元。而美国合众银行(
U.S. Bank
)和富国银行分别将6万和2.5万名员工的时薪涨到了15美元。这些都还只是开始,但却可以看的出,税改已经初见成效,并不像之前人们所担心的,只是富人和大公司得到实惠。
特朗普的这份大礼是1981年里根税改后,美国又一次大规模税改。
二战之后的20多年里,美国政府一直坚定地执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通过增加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维持市场繁荣,然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严重的“经济滞胀”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地位。随后,以拉弗曲线等理论为代表的供给学派逐步得到政府的青睐。
所谓的拉弗曲线,简单来说就是指当税率由零开始增长,税收也随之增长,当税率上升到一定的点F的时候,税收会达到最大值E,这时候如果税率继续增加,税收反而开始下降,因为高税率抑制了一定的经济活动。
零税率和100%的税率都会导致零税收的结果。只有合适的税率(C和D的区间之内)才会使税收最大化。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南加州大学教授阿瑟·拉弗。1974年,拉弗教授与一群美国人在华盛顿一家餐厅聚餐,包括《华尔街日报》的社论版副主编万尼斯基、白宫办公厅主任和他的助手,以及后来成为美国副总统的切尼。
当大家谈到福特总统制止通胀和经济脱困的计划时,拉弗随手在餐巾纸上画了一条“反C”形的曲线,向大家解释“
较高的税率将导致较少的政府收入
”这一观点。这一观点随后被万尼斯基写成了文章,并命名为“拉弗曲线”,又是也被称作是“餐桌曲线”。
由于《华尔街日报》对于“拉弗曲线”的广泛宣传,“减税主张”很快得社会各界的认同,拉弗教授随后成为里根政府经济政策委员会的一员,推动其供应经济学派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
1986年10月22日,里根签署税改法案,这一法案以降低税率、减少税级、拓宽税基、简化税制为指导原则,对原有税制进行了广泛的改革。
在他执政的8年时间里,
联邦政府征收个人所得税从70%下降至28%,公司所得税由48%下降至24%,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从70%大幅削减至28%。
美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后来所谓的“里根景气”,银行储蓄率自1984年达到最高水平,失业率连续呈现下降趋势,达到1973年以来的最低值。
同时,得益于税改中规定企业用于科研和开发的费用可以抵扣税费,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大量科研成果的涌现,为后来美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取得的突出表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里根是特朗普最喜欢的美国总统,拉弗是特朗普与其财政部长努钦最推崇的经济学家之一。
2016年,75岁的拉弗教授成为了特朗普竞选阵营四位经济顾问之一
,于是乎,特朗普的一揽子政策也亦步亦趋。
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5%降低至15%,减少了个人所得税级次和税率,把目前的七级税率减少到三级,分别为12%、25%和33%。
与现行个人所得税税法相比,
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目前的39.6%降低至33%
。
虽然减税政策在短期会造成财政税收的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可以起到“放水养鱼”的作用。通过减税,鼓励企业大量投资,吸引资本回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的工薪阶层收益,从全球抢人、抢钱、抢产业,达到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不但能够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活实体经济内生动力,而且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拉弗曲线”效应的显现,低税率反而有助于税收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