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心理学效应,想要快速取得陌生人的好感,你可以模仿对方的动作,原理是相似度带来的心理愉悦感。这里的“相似”,指行为和价值观,古代汉语的“不肖”同“不孝”,就是说,不像自己的儿子,就是不孝之子。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像自己的人呢?一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动,保持配合上的一致性;二是容易从对方获得正面反馈,对自己更有信心。
相似的人容易聚集在一起,这让大企业的员工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味道”,阿里有“阿里味”,腾讯有“腾讯味”,华为有“华为味”,央企有“央企味”,阿里在招聘中干脆设一个“闻味官”,由老阿里人担任。这个“味道”其实就是价值观、企业独特的文化、企业工作的一些潜规则。
从一些读者的咨询中,我发现,大部分身处执行层的年轻员工很难理解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价值观”的影响,是越往决策层走,才越明显,这与决策的一些特点有关。
有一句写决策特点的话,叫“灰度分析,黑白思考”。它的意思是说,在分析问题时,你需要很多层面,好的,不好的,有利的,不利的,都要考虑到,所以是有“灰度”的,但真正到了决策拍板时,你的选项非常有限,常常非黑即白。
这就导致不同的决策者,在同样的决策条件下,会做出相反的决定,特别是一个很复杂的决策,一念之间,就会“黑白”易界。
我们知道,企业需要经营的连续性,最怕“一朝天子一朝臣”,A在任是一套想法,B上任又全部推翻,另起炉灶。所以,最好的“决策效果”是“标准化”:不同的人处于同一个位置,面对相似情况,应该做到相同的决策,才能保持企业战略的稳定性。
如何才能保证“决策的标准化”呢?唯有价值观、公司文化、工作潜规则。
这就是优秀员工第三个标准:“可控制”。
企业文化越强势的公司,越是会在晋升中,淘汰那些“能力强但价值观与公司文化差异太大”的员工。否则,这些人就算到了高位,决策处处被掣肘,自己痛苦,公司也别扭。
就我的观察,很多优秀的员工直到晋升失败,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因为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多,一家优秀大公司,往往必须容忍底层员工的个性,所以很多公司表面上也会推崇“多元价值观”。
而且大公司都是有“文化自信”的,相信不管你多么有个性,早晚会被企业文化改造,改造不了的,早晚会被淘汰。
更重要的是,只有底层员工的个性化,才能保证“灰度分析”的全面性;但想要进管理层,必然保持价值观的统一,才能保证“黑白决策”结果的一致性。
所以有个性但价值观不同的员工可以用,但很难重用,除非公司本身面临变革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可控制性”的判断从你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自动进行”了,所有的上司、资深同事,都是“闻味官”,这个评估结果不会有书面结果,但会在各种绩效考核与印象中沉淀下来;它不会影响你的工作,但会影响你的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