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iPhone ... ·  2 天前  
王路在隐身  ·  小女孩的日记 ·  3 天前  
王路在隐身  ·  琉璃脆 ·  3 天前  
新世相  ·  忘了接财神的人,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70年前,重庆舰与人民海军的故事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9-04-23 19:02

正文

文 | 海燕



在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中,有这么一艘外国军舰曾经走入历史的视野:她来自英国,曾经在大西洋上经历了战火的考验,二战结束后,她迎来了新的主人,并成为了这个东方国家海军宝贵的主力舰船。在革命到来之时,她的舰员们响应了革命的号召,就地起义,冲向新中国母亲的怀抱……她,就是中国海军的“重庆”号轻巡洋舰。




20世纪30年代,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下,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了新一代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林仙/阿瑞托莎”级轻巡洋舰。本级舰一共建造了4艘:1号舰“林仙”号,2号舰“加拉蒂亚”号,3号舰“佩内洛珀”号以及4号舰“欧若拉”(又译“曙光女神”)号。“林仙”级轻巡洋舰安装了3座6英寸(152毫米)双联装舰炮、4座双联装4英寸(102毫米)口径高射炮和一座3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拥有着强大的作战能力。


1936年8月,作为“林仙”级最小的妹妹的“欧若拉”号(HMS Aurora)在朴茨茅斯造船厂下水,1937年11月12日竣工。


在二战中,“欧若拉”号拥有着丰富的战斗经历:1939年至1940年,她奉命前往挪威协助盟军作战,并在1940年参与了对德国海军战列舰“俾斯麦”号的追击行动。1941年以后,“欧若拉”号转战地中海战场,负责为英国运输船队护航。


表现“欧若拉”号活跃在地中海战场上的油画


在1941年11月8日晚上爆发的对德意军队“杜伊斯堡”号商船队的拦截作战中,“欧若拉”和姐妹舰“佩内洛珀”号以及2艘英国驱逐舰,与拥有2艘重巡洋舰、10艘驱逐舰护航的轴心国运输船队交战。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以“欧若拉”号为旗舰的英国舰队奋力战斗,以己方一艘驱逐舰轻微受损的代价,击沉了1艘意大利驱逐舰和7艘运输船,创造了地中海战场上的一次奇迹。由于她出色的战绩,德意军队给了她一个可怕的称呼:“银色恶魔”。


1942年11月,“欧若拉”号参加了支援盟军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行动”,在战斗中,“欧若拉”用自己的主炮击沉了1艘法国驱逐舰,重创2艘法国驱逐舰,战果丰硕。在1943至1944年,“欧若拉”一直在地中海战场上四处战斗,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地中海战区的作战行动。


作为碧蓝航线的指挥官,容许我加个私货:欧若拉老婆真好看(另:最近碧蓝航线在和战舰世界亚服联动,纸片人老婆+舰长=双倍的快乐)



结缘中国


二战结束后,逐渐衰落的大英帝国,已经无力承担庞大的军费。于是,包括著名的“厌战”号战列舰在内的大量战功赫赫的皇家海军军舰被出售或是拆解。“欧若拉”号也成为了待售舰船名单上的一员。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政府征用了停泊在香港躲避战火的6艘中国海关缉私船。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6艘缉私船全部损失。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遂向英国政府提出了赔偿要求。1945年8月,中英双方达成协议,将“欧若拉”号轻巡洋舰作为赔偿赠送给中国海军。


1946年11月9日,国民政府派出的600多名接舰官兵,以邓兆祥上校为领队从上海出发,一个月后抵达英国。在经历了一年半的接舰训练后,中英双方于1948年5月19日在英国朴茨茅斯军港举行了军舰交接仪式。在接收军舰前,出于对本舰的重视,蒋介石亲自从“金陵”、“大同”、“重庆”三个备选名中圈选出了舰名——“重庆”。“欧若拉”的舰名就此尘封于历史,她在遥远的东方迎来了以“重庆”为名的新生。


1948年5月19日,中英军舰交接仪式上,正在降下英国海军旗的“重庆”和“灵甫”舰官兵


1948年5月26日,重庆舰与英国租借给中国海军的“灵甫”号驱逐舰一同启程回国。1948年8月,重庆舰抵达上海,加入国民党海军。重庆舰一回国,就成为了当时中国海军吨位最大的军舰。蒋介石本人对重庆舰的到来十分高兴,亲自登舰视察,并在舰上与诸多军政要员召开了东北战区国民党高级将领会议,商讨东北局势。


登上重庆舰视察的蒋介石


经典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军政要员在重庆舰上与蒋介石一同召开军政会议


此时,红色的浪潮正在席卷中国的大地,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战场上遭遇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为了支援被包围在锦州的国民党守军,重庆舰在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亲自指挥下,开往葫芦岛附近海面,用舰炮轰击了在塔山的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阻击阵地。


在经过了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基本已经被消灭殆尽。即使拥有先进的坦克、飞机和军舰,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也已经无力挽回败局。认识到国民党上下已经腐败透顶的重庆舰的大部分官兵们,在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背景下,逐渐接受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思想和政策感召。在以“重庆舰士兵解放委员会”为主的中共地下组织、中共南京市委和中共上海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团结了包括舰长邓兆祥在内的一大批重庆舰的进步官兵,起义条件十分成熟了。


邓兆祥少将(1903-1998),广东高要人,是一位亲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三代海军的建设过程的海军将领,1949年2月25日,他率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吴淞口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起义”,带领重庆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行列,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1949年2月25日,重庆舰舰长邓兆祥率领574名官兵在上海吴淞口宣布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控制了舰上的一些思想顽固的国民党水兵后,重庆舰迅速驶出航道复杂的长江口,转向北上。经过25小时、 520海里的持续航行,重庆舰胜利到达山东解放区的烟台港,并受到烟台市军政机关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到达烟台港后,邓兆祥舰长(带大檐帽者)陪同解放军代表苏权一同检阅重庆舰仪仗队


3月24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给邓兆祥舰长和全体官兵发了慰勉电,热烈祝贺他们英勇起义。毛主席在电文中写道:“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而你们就将是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建设的先锋。”


被解放军接收后的“重庆舰”


另一方面,蒋介石收到重庆舰起义的消息之后大为光火。重庆舰的起义,使得国民党军失去了一艘可以阻止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的强力军舰,同时,蒋介石无法接受这样一艘强大的军舰落入共产党的手中。为此,蒋介石急令国民党空军从青岛起飞B-24重型轰炸机对“重庆号”实施轰炸,誓要将重庆舰送入海底。


3月18至19日,重庆舰遭受了国民党空军的连续轰炸,重庆舰舰体在轰炸中严重受损,6名官兵阵亡。眼见重庆舰无法继续承受高强度轰炸,根据中共中央保全“重庆号”的指示,在拆除舰上重要设备后,重庆舰于3月20日打开海底闸门,自沉于葫芦岛。在看到重庆舰已经沉没后,国民党空军终于停止了对她的轰炸,转向其他战场去了。


遭受轰炸后严重受损、自沉倾覆在港内的“重庆舰”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海军急需补充作战舰艇保卫海疆。人们依然挂念着在葫芦岛坐沉的重庆舰,开始商讨打捞重庆舰后修复再服役的方案。1950年2月,国家成立了“重庆”舰打捞委员会,配合苏联专家小组开展打捞工作。1951年4月28日,重庆舰的打捞工程正式开始。5月16日,“重庆”舰出水。6月19日,军舰被拖至大连船渠工厂(今大连造船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