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时间越久越好喝?细说铁观音 ·  18 小时前  
新周刊  ·  为什么现在酒店退房都不查房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跟着历史去漫游,来场中原小城的CityWalk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0-10 12:00

正文

潘安园,张景翔/摄

你有没有想过,去一座位于中原腹地的宝藏小城走一走?

黄河在这里流过,留下的不只是一片丰饶的土地,还有绵长的农耕时代孕育的文明;

这里离那些著名的古都也很近,面对保存至今的建筑与遗址,不禁让人回想起跨越千年的繁华与烟火;

这里曾是兵马厮杀的古战场,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就在这片土地上演;

这里还有风格迥异的主题公园,穿梭其中,你还可以感受一份独属于小城的“文艺复兴”。

2024年,首届三联人文风土季邀请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耿朔来到了这座河南的宝藏小城——中牟,实地寻访有关于黄河、三国、古都的历史记忆,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三趟历史文脉寻踪之旅。

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三位老师的脚步,去感受黄河之水如何滋养了这座小城,去探访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历史现场,去回望中原古代都城圈的热闹与繁华景象。


噫!这就是黄河

黄河,是这座小城的精神根基。从古至今,黄河水滋养了这座小城的绵延生长。依托于黄河发展起来的漕运制度,更是构建了古代先进的交通运输体系,使得中牟所在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中心枢纽,从古至今,蓬勃兴盛。
在这里,你可以来到黄河边上,看牛羊成群、大河流淌,赏夕阳、沐晚风;
你可以漫步街头巷尾,感受升腾的烟火气,体会小城生活的轻松与惬意;
你还可以走进博物馆,看到黄河文化的缩影,也能找到属于故乡的精神根基;
在这一期视频中,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作为游学领队,开启一趟黄河文化的探寻之旅,把黄河的变迁看作历史的舞台空间,带大家解读黄河背后的文化密码。


游学领队

辛德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 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旁涉中国古代政治史、地理学史、地图学史、水利史、出版印刷史、天文学史等学科领 域。主要著作有《简明黄河史》《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等。
● 中牟:古代漕运体系的“咽喉之地”

在古代,运输粮食主要靠漕运。而依托于黄河的鸿沟水系则是古代非常重要的漕运体系,在中牟境内,有一段古运粮河,根据辛德勇老师的分析,它很可能直接跟鸿沟水系相连。
鸿沟水系跟黄河分水的地方,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游览区那一带,那里有著名的敖仓,是古代囤积粮食的地方,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中牟县境内运粮河运的粮食,很可能在古代被运到敖仓去储存。中牟县北边临着黄河,鸿沟穿过中牟县境,再向下就到了开封。这样,中牟就起了关键的“咽喉”作用,是个枢纽,辛德勇老师比喻这是鸿沟上的“咽喉之地”。

黄河边的古敖仓遗址
● 中牟: 交通贸易发达,北宋名人王安石、苏东坡都曾来过

对于中牟县的重要地理位置,王吴军也提到,“因为中牟是开封的西边门户,也是京畿之地,像王安石、苏东坡这些在北宋开封城里生活的名人都曾经来到过中牟县。在中牟县有一个地方叫板桥驿,是当时从洛阳到商丘途中非常重要的官方驿站,是官方大道经过的地方。
中牟段黄河边的麦田。张景翔/摄
王安石还专门写过一首诗,题目就 叫做《中牟》,说明他肯定来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李商隐,也都在板桥驿留下过诗篇。而且当时北宋的宋陵是在巩义,北宋皇室成员去世之后,送葬的队伍也必须要经过中牟,仪仗很大,说明这条大道非常重要,是主干道才会经过这里。”

中都之“中”,可排场!

中牟位于中原古代都城圈之中。往西,是商代早期都城所在地郑州,以及繁盛的汉魏、隋唐古都洛阳;以东,是北宋的东京城开封。位于“王畿之地”的中牟,陪伴、见证了中原古都的兴衰更替,而古都的发展和变迁,也影响、反哺了位于都城圈里的中牟。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古老的箜篌城中,聆听千年古乐器的美妙音色;
你也可以去古代“富豪”家门口坐坐,遥想当年汴京城外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你还可以欣赏古朴秀美的宋代佛塔,感受古人的营造智慧与古典美学;
在这一期视频中,我们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耿朔,将带你开启一趟中原古都的漫游之旅,以朝代更迭为线索,从上古到中古时期,再到北宋,在时间和空间中旅行,看看位于都城圈中的中牟,见证了哪些繁盛的时代。


游学领队

耿朔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中国早期美术史和文化遗产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致力于考古文博和艺术史知识的公众传播及社会服务,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的文物活化、公众传播项目顾问;担任央视《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典籍里的中国》《考古公开课》《中国国宝大会》《一馔千年》《中国的宝藏》等多档文化艺术类电视节目的学术指导和出镜嘉宾。
● 古城:寻访中牟“土著乐器”箜篌的前世今生

箜篌属于中牟的“土著乐器”,在中牟韩寺镇古城村,有一座箜篌城遗址,这里相传是中国箜篌的发源地,现已建成了箜篌城遗址公园,留下的城墙遗址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牟县平安路小学箜篌社团的排练
根据中牟县箜篌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赵阳光介绍,“这个地方在上古时期被称为曲遇聚,一直有人生活在这里,明朝时被更名为邢铁寨,近现代被称为古城村。箜篌城的命名是相传黄帝乐师师延在这里造箜篌,于是这里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以乐器命名的城池。
师延相传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时期的人,中牟当地离轩辕皇帝故里新郑以及古都开封都是20公里的车程,很近。在地理环境上也有先天优势,在上古时期这个地方环境非常优美,有两大沼泽湖泊萑苻泽、圃田泽,竹林茂盛,生态环境很好,可以就地取材造乐器。除了箜篌,可能还有其他宫廷乐器,这就为朝廷制造乐器、排练歌舞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
● 瓦坡申家楼:中牟古代“富豪”家长什么样?

在中牟县的瓦坡村,有一栋老宅子叫“申家楼”。“瓦坡”这个地方在北宋时期,是都城开封城外一处大型娱乐场所的聚集地,这里水陆交通方便,是宋室皇亲贵族及文武大臣去巩县朝陵的必经之地,人们往返于此地歇息游乐,加上这里离当时京西最繁荣的商埠万胜镇也不远,来此经营的富商大贾也络绎不绝,于是不断兴旺。

瓦坡申家楼的建筑细节
随着金兵入侵、北宋迁都,百姓纷纷流散,瓦坡这个地区也逐渐衰落。明朝建立后,北方的移民来到这里生活,孕育出了富商大族,比如从山西来的申姓大户,当时雇用了许多佃农为其垦荒耕种,逐渐成为方圆百里的土财主。申家在当时修建了一栋四合院式建筑群,后来大部分被毁,目前仅存一栋两层的老建筑申家楼。

弄啥咧,曹操?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时代。诸侯纷争,英雄辈出,智谋与勇气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中,有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官渡之战”。这场决定东汉末年中国北方权力归属的战斗,这场曹操人生命运的重大转折,就发生在中牟。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黄河边的古战场遗址上,黄河水奔流而过,仿佛仍然可以听见当年战马奔腾的嘶鸣;
你也可以品尝那道发源于三国时期的美食,历史的痕迹与现代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流传至今;
走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你还可以坐在剧场中,曹操与袁绍的一场鏖战,在当代戏剧的解构下给出了全新解读。
在这一期视频中,让我们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一起,踏上一场三国重返之旅,跟随“官渡之战”胜利者曹操的视角,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昔日金戈铁马的历史现场。


游学领队

韩昇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史、东亚历史与国际关系、佛教史等。著有《隋文帝传》《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正仓院》《海东集:古代东亚史实考论》《遣唐使和学问僧》等,出版《九品官人法研究》《隋唐帝国与东亚》等译著,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 行走黄河边,理解“官渡之战”的胜负手
走在今天中牟段的黄河边,我们可以亲眼看到,堤岸两边都是一些泥沙状的土地,土质松软,历史上记载它还有很多的沙石,是种滩涂之地。将这个地方作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我们无法具体知晓当年的袁绍是如何做出这么一个选择,后来是不是后悔?因为这个地形明显对河北的骑兵是不利的,骑兵的战马在滩涂地上很难奔驰起来,但对于防守的曹操一方倒是很有利的地形。
在这个关键的地理位置,双方的决策与布局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历史的深意往往隐藏在细微之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其中的复杂。
夕阳余晖中的官渡古寺。张景翔/摄
● 漫步古战场,探寻“官渡之战”的遗迹
在昔日的官渡古战场上,还留下了一座官渡古寺。在关圣殿前,当地人为我们讲述了这座古寺的历史。这里为纪念关羽而建,以铭记这位曾在那场鏖战中,为曹操浴血奋战的名将。而那些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也在“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演义传奇中,被流颂至今。这些故事不仅是英雄的赞歌,更反映了人性与情义的深刻。
位于官渡古寺后身的“拴马槐
在官渡古寺附近,还散落着诸多与官渡之战有关的遗迹,在古寺后身有一株古老的槐树,相传曾为曹操拴马所用。在当地村民的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曹操亲临前线指挥战局,战士们在此策马而过的情景。而在由民间收藏家李书岭建立的官渡博物馆中,陈列着历经多年收集而来的古物:铜箭头、铁剑、陶器……漫步在展柜前,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厮杀的战场,千年的时间流逝,昔日的兵戈深埋进中原的黄土,讲述当年的故事。

编辑|尤帆 高一丁

排版|高一丁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